谁才是最强AI人才培养国?日媒报道:美国40%AI人才是中国大学生

三叔侃科技 2025-02-12 13:23:21

几乎是一夜之间,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再次席卷全球……

它就是Deepseek的出现。

2024年12月26日,DeepSeek宣布上线并同步开源DeepSeek-V3模型,其中包括长达53页的训练和技术细节。

当它以仅2000个GPU芯片训练出性能超越GPT-4o的大模型,将训练成本压缩至只有557.6万美元时,几乎所有的AI科技公司都震惊了。

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Jim Fan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公开发表推文表示:“我们正身处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一家非美国公司正在延续OpenAI最初的使命——通过真正开放的前沿研究赋能全人类。看似不合常理,但最有趣的结局往往最可能成真。”

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到这家年轻的中国公司时,不免也发现了一件事情。

这家公司的员工规模只有140人左右,且平均年龄只有28岁,该公司成员大多毕业于北大、清华、中科大等国内顶尖院校……

中国大学生真的这么强吗?

而事实上至少在AI领域,中国大学生可谓是独一档的存在。

有这么一项调查,来自美国保尔森基金会 (Paulson Institute) 下属的麦克罗波洛智库 (MacroPolo)。

他们将2022年和2019年在AI国际顶级会议“NeurIPS”上发表论文的作者作为顶级研究者进行了分析。

调查所在机构后发现,2022年谷歌和斯坦福大学等美国企业占据了前10名中的7个机构,中国则紧随其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进入了前10名。

从这一点上来看,美国的AI好像强上不少。

不急,我们往下继续看。

近日,日媒发布了一篇名为《AI研究美国一强的真相,人才来自中国》的文章。

文中指出,在美国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专门研究AI的顶级研究人员中,毕业于中国大学的人数最多。2019年为27%,但2022年达到了38%(彼时从美国大学毕业的研究人员占比37%)。

日媒更是用“支撑美国研究能力的‘幕后英雄’就是中国”来描述这一现状。

今后中国大学生支撑美国AI发展的格局,会不会继续保持下去呢?

咱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还是2022年。

《2022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应届留学生规模同比增长8.6%,与此同时回国求职留学生数量也创下了新高。

报告中指出,自2020年以来,在中国国内求职的海归数量明显增长,回国求职的应届留学生数量增多。与2021年相比,2022年应届留学生规模同比增长8.6%。

从回国求职留学生的留学国家分布来看,英国占比最高,为41.4%,其次是澳大利亚(20.3%)和美国(9%)。

是什么让这些留学生选择回国呢?

调研显示,决定回国的留学生中,58%认为“国内生活更加便利”,40%因“更认同国内的文化环境”决定回国,32%认为“国内就业机会更多”,22%认为国内经济活动会加速复苏,能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没错,通过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不断推出吸引人才计划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生在学业完成后选择回国。

咱们再来看一下DeepSeek这家年轻的中国公司是怎么留住、对待人才的。

梁文锋曾在采访中表示,留住年轻人才的方法主要是“高薪”和“算力管够”两条路。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DeepSeek的薪资水平对标的一直是国际定价机构,甚至还要高,DeepSeek开出的应届工程师薪酬已经等同于业界同等岗位的“总监/经理”的薪酬。

最后简短的说一下,个人对于留学生是否回国创业、就业的一些看法。

与之前的老前辈相比,如今90/00后成了留学是否海归的主力,他们的侧重点更在于自我的兴趣以及能否实现自我价值这一方面。

个人始终认为,走出去没有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能否回得来,就是需要多方努力的事了。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够与国家科技、经济各方面发展保持同频那自然是一件好事。

这需要走出去的中国大学生再次回来适应国内的创业、就业环境,与此同时我们本土也要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以及对其价值认同。

华为5G首推、tiktok风靡全球、DeepSeek黑马冲锋,这一切的一切也都在向世人证明,中国已经在开启发展的新篇。

而在这一新的篇章里,我们乐意也非常希望走出去的中国大学生能与祖国来一次更加宽广、更加热情、更加令人歌颂的双向奔赴。

0 阅读:266

三叔侃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