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越军如何使用火力,造成解放军较大伤亡?

秋柳浏览过去 2024-10-28 02:01:59

《对越反击战,越军如何使用火力,造成解放军较大伤亡?》

世人皆知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却鲜有人知这场战争中,越军的火力布置竟如此精妙。一份解密的军事档案显示,在芒街战役中,我军某部在进攻251高地时,遭遇了让指挥官始料未及的打击。当我军冲锋队伍抵达距敌400米处时,突然从四面八方射来密集弹雨,短短15分钟内就造成重大伤亡。这是怎样的火力配置?越军又是如何做到在山地丛林中形成如此严密的火力网?他们究竟运用了什么独特的战术,让我军在进攻时陷入如此被动?

一、越军火力布置的总体特点

1979年2月17日,在谅山战役中,我军第42军125师373团遭遇了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当时,该团在进攻东北162高地时,遇到了越军精心设计的环形火力网。

"轰!"一声炮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越军的一发炮弹准确命中了373团的指挥所,造成通讯中断。紧接着,越军就在高地周围布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环形火力网。

这个火力网并非简单的环形防御工事,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支撑点式环形防御体系。在162高地上,越军将火力点分成三个层次:山顶设置了4挺重机枪和2门82毫米迫击炮,形成远程火力支撑;山腰架设了6挺轻机枪和3具火箭筒,负责中程火力封锁;山脚下则布置了大量的自动步枪和地雷,构成近程火力网。

373团的一位参战老兵回忆说:"那天早上,我们刚爬到半山腰,就发现不对劲。越军的火力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位置来回移动,打完就转移,让我们根本摸不准他们的具体位置。"

越军在火力配置上有着独特的"五个结合"原则。在162高地战斗中,这一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将曲射火力与直射火力巧妙结合,迫击炮在山顶负责远程打击,机枪在山腰进行水平射击;远射火力与近射火力相互配合,当我军距离较远时,重机枪和迫击炮先行开火,待我军接近后,轻机枪和步枪再接力射击;明火力与暗火力交替使用,一些火力点公开设置,另一些则隐蔽在草丛和岩石后面;正面火力与侧后火力互为犄角,当我军正面进攻时,侧翼的火力点会突然开火,形成交叉火力;最后,他们还特别注重将火力与地形、障碍物相结合,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的掩护作用。

在火力密度的分配上,越军也显示出了高超的战术素养。以162高地为例,在正面进攻的200米宽的区域内,越军布置了近20个火力点,平均每10米就有一个火力点,形成了令人生畏的火力密度。在预判我军主要突破方向的区域,火力密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每5米一个火力点。

这种火力配置的重点性非常明显。在预判我军可能突破的三个方向上,越军都加强了火力配置。其中,正面突破路线上设置了3挺重机枪和2门迫击炮,两翼突破路线各设置了2挺重机枪和1门迫击炮,形成了重点突出、梯次配置的火力体系。

二、三层火力网的精密构造

在老山前线,1984年4月28日的一场遭遇战,让我军指挥员第一次完整地认识到越军三层火力网的可怕之处。当天,我军某部在进攻386高地时,遭遇了越军精心构筑的立体火力网。

这次战斗中,越军的火力配置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在山顶350米以上的区域,他们布置了4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和2门82毫米迫击炮,这些武器构成了第三层火力网。高射机枪不仅可以对空,还能够俯视打击地面目标,火力范围可以覆盖整个山坡。迫击炮则负责对我军集结区域进行火力覆盖。

在海拔280米至350米的山腰地带,越军设置了第二层火力网。这里是整个火力体系的核心区域。他们在突出的岩石后面和简易掩体中架设了6挺轻机枪,并配备了4具火箭筒。这些武器的射界相互交叉,没有任何死角。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们还在一些隐蔽的山洞中设置了移动火力点,这些火力点会不定时地改变位置,打完就转移。

山脚下220米至280米的区域是第一层火力网。这里主要由步枪手和冲锋枪手构成,他们利用灌木丛和岩石作为掩体。在一些关键位置,还埋设了绊发式地雷和诡雷。这一层的特点是火力点数量多、分布密,专门用来打击近距离目标。

这三层火力网的协同作用令人叹为观止。当我军部队刚进入战场时,山顶的迫击炮就开始了骚扰性射击。等我军推进到400米左右的距离时,高射机枪开始发威,逼迫我军不得不寻找掩体。当我军继续前进到300米范围内时,山腰的轻机枪群开始了点射,打击我军的重要目标。最后,当我军突进到200米以内时,山脚的火力点和地雷发挥作用,给予我军最后的打击。

在火力点的明暗配置上,越军也显示出了高超的战术素养。以386高地战斗为例,明火力点大约占总数的60%,这些火力点位置相对固定,主要用来吸引我军注意力。而剩下40%的暗火力点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它们或藏在草丛中,或隐在岩石后,在战斗中总是出其不意地开火。

远中近距离的火力层次也经过精心设计。远程火力覆盖500米以外的区域,主要由迫击炮担任;中程火力控制200米至500米的区域,由机枪群负责;近程火力则由步枪和地雷构成,负责200米以内的区域。这种层次分明的火力配置,确保了越军能够对不同距离的目标都能够有效打击。

当天的战斗中,我军某连在进攻时遭遇了这个完整的火力网。从进入战场到最后撤出,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4个小时,其间我军多次组织突击,但每次都被这个严密的火力网所阻挡。这场战斗生动地展示了越军三层火力网的威力。

三、特殊地形的巧妙利用

1979年3月初,在谅山战区的一场战斗中,我军某工兵连接到一项特殊任务:探查并摧毁越军在石灰岩溶洞中设置的火力点。这个任务的难度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当地的石灰岩地貌形成了大量天然溶洞,越军对这些溶洞进行了精心改造。在一个被缴获的越军工事图上显示,仅在230高地周围,他们就改造了15个大小不同的溶洞群。这些溶洞经过加固和扩建,成为了固若金汤的永备工事。

以230高地最大的那个溶洞为例,越军在洞口修建了三道防炮门,每道门都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厚度达到80厘米。洞内分为三个区域:前部是火力区,设置了两个机枪火力点;中部是休息区,可以容纳一个排的兵力;后部是弹药库,储存了大量弹药。整个溶洞的电力系统也十分完备,通过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支持昼夜作战。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溶洞之间还修建了秘密地下通道。在战斗中,越军可以通过这些通道在各个火力点之间快速转移,形成一个地下机动网络。当我军的炮火覆盖某个区域时,他们就转移到其他洞穴继续战斗。

在地方民兵与正规军的配合方面,越军也显示出了高超的组织能力。他们将当地民兵编入防御体系,负责情报收集和后勤保障。这些熟悉地形的民兵还负责维护通讯系统,在各个关键位置设置了观察哨,一旦发现我军动向,立即通过预先架设的军用电话线报告。

1979年3月5日的一次战斗充分展示了这种配合的威力。当天早上,我军某部准备对230高地发起进攻。然而还没等部队展开,越军就已经获得了准确情报。当我军进入射程范围后,藏在溶洞中的火力点突然开火,造成了较大伤亡。

通讯系统的布设也颇具特色。越军在各个溶洞之间架设了双路通讯线路,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架设在地面上,主要用来迷惑敌人;而真正使用的是埋在地下的暗线。这些通讯线路采用了特殊的防水技术,即使在潮湿的地下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

在一份缴获的越军通讯图上显示,仅在230高地区域,他们就布设了超过20公里的通讯线路,将各个火力点连接成网。每个重要的火力点都有两条以上的通讯线路,确保在战斗中不会因为线路被破坏而失去联系。

这种对特殊地形的利用不仅体现在溶洞工事上,在地面工事的构筑上也很有特点。越军充分利用当地的竹林和灌木进行伪装,在关键位置构筑了大量的散兵坑和交通壕。这些工事表面上看起来很简陋,但都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互相掩护,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

四、游动火力的神出鬼没

1979年3月15日,在老街地区,我军某部正在对425高地发起进攻。突然,从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打得我军猝不及防。等我军反应过来组织反击时,对方的火力点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越军著名的游动火力战术。

在这场战斗中,越军的游动火力小组编制非常灵活。每个小组通常由5-7人组成,携带1挺轻机枪、2-3支自动步枪和1具火箭筒。这种编制既保证了足够的火力密度,又不影响机动性。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机枪手负责主要火力压制,步枪手负责警戒和掩护,火箭筒手则专门对付装甲目标。

游动火力小组的战术运用也很有特点。在425高地战斗中,越军至少派出了3个这样的小组。这些小组不固守一地,而是在预先踩点的几个阵地之间来回转移。每个阵地停留时间不超过10分钟,打出一个弹夹就立即转移。他们还特意选择在我军换班、吃饭或补给时发起突然袭击。

4月2日的一次遭遇更让人印象深刻。当天下午,我军一个运输连在途经某片竹林时,突然遭到猛烈射击。子弹打得竹子纷纷折断,场面十分惊人。等支援部队赶到时,越军的游动火力小组已经撤离。经过现场勘查,发现他们在竹林中预先设置了多个简易火力点,每个点都准备了备用弹药,可以快速占领和转移。

这种快打快撤的战术给我军带来了极大困扰。在芒街前线,有一个连队在三天之内就遭遇了12次游动火力的袭击。这些袭击虽然持续时间都不长,但每次都能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心理压力。

越军的游动火力还特别注重心理战术的运用。他们经常在夜间采取"三三制"战术:即每隔三小时发动一次袭击,每次持续三分钟,连续打三个点。这种战术虽然造成的实际伤亡有限,但能够严重干扰我军的休息,造成持续的心理压力。

在对付我军工事的战斗中,游动火力小组还会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他们先用火力吸引我军的注意力,当增援部队抵达时,又从另一个方向发动突然袭击。在一次战斗中,我军某工兵排在修筑工事时遭到袭击,增援部队赶到后,又有两个方向突然开火,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这些游动火力小组的通讯联络也很讲究。他们不用无线电,而是采用哨音、信号弹等简单有效的方式。在夜间作战时,还会使用荧光棒做暗号。这种通讯方式虽然原始,但不容易被发现和干扰。在425高地的战斗中,三个游动火力小组就是通过预先约定的信号弹颜色来协调行动的。

五、战后的经验总结

1979年5月,在某军区的一次战役总结会上,与会指挥员针对越军火力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老山战役指挥部提供的一份详细战例最为典型。

这份战例记录了1979年3月16日发生在353高地的一场遭遇战。当时,我军某团在进攻该高地时,遭遇了越军完整的火力体系。战斗发生在清晨5点30分,越军首先使用82毫米迫击炮对我军发起轰击,随后在不同位置暴露出12个火力点。这些火力点并非随意设置,而是经过精心布置:在正面设置4个,两翼各设置3个,后方预留2个机动火力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火力点的开火时机非常讲究。当我军距离越军阵地500米时,迫击炮率先开火;推进到300米时,重机枪和高射机枪加入战斗;到200米时,轻机枪群开始射击;最后在100米的近距离上,自动步枪和手榴弹发挥作用。这种层次分明的火力配置,造成了我军的重大伤亡。

针对这种情况,我军逐步调整了应对措施。在此后的战斗中,采取了"三三制"突击战术:即把突击力量分成三个梯队,每个梯队再细分成三个小组。第一梯队负责火力侦察和压制,第二梯队趁机迂回穿插,第三梯队则伺机抢占制高点。

1984年的莲花山战役中,这种新战术取得了明显效果。4月15日,我军某部在进攻681高地时,就采用了这一战术。突击前,侦察兵发现该高地上有越军火力点11处。我军随即派出三个突击梯队,采取新战术发起进攻。第一梯队使用重机枪和迫击炮对越军火力点进行压制,第二梯队从东北方向展开迂回,第三梯队则利用第一梯队的火力掩护,直插高地后方。这次战斗最终以较小的代价夺取了高地。

这场战争对现代山地战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是强调了火力配置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山地复杂地形中,如何合理布置火力点成为各国军队研究的重点。其次是提升了对立体防御的认识,越军的三层火力网模式被多个国家借鉴。

此外,这场战争还推动了军事装备的改进。比如,为了对付山地工事中的火力点,我军后来研制了一种专门的反工事武器。而在通讯设备方面,也开发出了更适合山地作战的设备,这些都是从实战中得到的经验。

在战术训练方面也有重要启示。比如,如何识别和处置敌军的游动火力点,如何在山地地形中进行立体攻防,这些都成为后来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1986年,某军区还专门编写了《山地进攻战斗教材》,其中就总结了大量实战经验。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