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家来了个“混世魔王”,抓了鱼缸中的金鱼差点弄死

岁月如歌如梦 2025-04-27 10:48:23

【前言】

1933年的时候,黄有凤在红军学校学完了所有课程,然后就被派去了苏维埃灵石中央政府那边,在机要室干活。有天,机要室里的一位老同事喊他去给毛主席送一份重要的电报,黄有凤一听,立马乐呵呵地拿着电报就过去了。

走进办公室,一位个子很高的领导跟黄有凤点了点头,黄有凤心想这位大概就是毛主席了,心里一下子就绷紧了。毛主席先拿起了电报仔细阅读,之后问黄有凤,你是不是新来的那位同志。

毛主席跟黄有凤聊了起来,一问一答间,就把黄有凤的家底和过往都摸了个透。他笑着打趣道:“你小子可真有两下子,划过竹筏,干过工人,还编过竹篮子。说说看,你对现在这机要活儿有啥感想?”

黄有凤说:“我挺想去做机要工作的,不过我自己知道,文化程度不高,怕做不到位。”

毛主席说:“一边做一边学,在做的时候也要不断学习。我很乐意做你的老师,而且不收你一分钱学费。”

所以,每次毛主席碰到黄有凤,都会给他提点建议。记得有次,黄有凤送完电报正打算走,毛主席喊住了他:“黄有凤,你等一下,你这电报里有个字写错了。”

黄有凤心里一紧,赶紧查看,发现自己翻译真的出错了,脸上顿时火辣辣的。毛主席接着讲:“咱们干的这行责任重大,错一个字,说不定就会让好多人丢掉性命,所以啊,得时刻提着心,瞪大眼。”

之后,毛主席特意给黄有凤赠送了一本读音相同的字典,并且亲自指导他怎么用,还教他怎样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有一天夜里,黄有凤正在办公室里练习写字,毛主席悄无声息地就走了进来,说道:“我来瞅瞅你写得咋样了。”

一来二去,他俩渐渐就混熟了。

【黄有凤上了毛主席的担架】

1935年,在长征路上,黄有凤被调去做了毛主席的贴身参谋。因为部队老是行军,黄有凤就一直紧跟着毛主席,两个人一块儿经历风吹雨打,慢慢地结下了很深的革命情谊。

有阵子,毛主席身边人手不够,黄有凤不光得干机要参谋的活儿,还得照顾生活上的事儿。到了宿营地,黄有凤得打理房间,把地图挂好,把办公桌椅摆整齐,而且还得管收文件、接电话、听电报这些日常杂务,整天忙得团团转。

连着忙了好一阵子,吃得也不咋地,到了6月,队伍走到四川的时候,黄有凤就病倒了,得上了疟疾。队伍里医疗条件差,那时候也没啥好药能治,黄有凤只能硬挺着,他还生怕毛主席知道了会操心。

有一天,黄有凤累得实在不行,感觉身体都要垮了,于是就停下脚步歇会儿。毛主席很快就注意到了他的不对劲,问道:“黄参谋,你这是咋的了?”

黄有凤强打起精神,回了句:“没啥事。”话音刚落,她抬腿就继续往前走,可没想到,眼前突然一黑,身子猛地一晃,眼看就要摔地上。

毛主席动作敏捷,迅速扶稳了黄有凤,同时又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直截了当地说:“你这孩子,生病了咋不早点讲呢?”

接着,他就喊来了卫生员,让卫生员给黄有凤量量体温,然后又去拿了几片奎宁片。但这奎宁原本是留着给毛主席应急用的,用了可能就没了,所以黄有凤说啥也不愿意吃。

毛主席亲手把药递给了黄有凤,接着又拿过卫生员手里的水壶,看着黄有凤把药服下。他还不忘叫来自己的担架员,安排给黄有凤使用。

黄有凤一看这担架是毛主席特别用的,赶紧说:“主席,我吃了药,现在感觉好多了,真的不用躺这担架上。”

毛主席说:“别硬撑了,药哪会这么快见效,我这也用不上,你得赶紧养足精神,过几天咱们就得大会合了。”

黄有凤眼泪哗哗直流,毛主席赶紧上前搀扶她上了担架,随后她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之后,毛主席留在了延安,而黄有凤则奔赴了前线。到了1940年,黄有凤跟随着朱德回到了延安。毛主席特地找人跟他聊了聊,还很关心他的个人大事,问起了他的婚姻状况。

1941年那会儿,毛主席特别支持黄有凤,让他在延安成了家,还亲自帮忙筹备婚礼宴席。黄有凤的大喜之日真是热闹非凡,不光毛主席到场祝贺,朱德和他老婆、王稼祥夫妇、任弼时夫妇还有好多同志都来了,一起庆祝这个大喜事。

1943年那会儿,黄有凤家迎来了头一个宝贝,是个小姑娘,他们给她起了个名儿,叫黄玲玲。不过这孩子来得早了点儿,身子骨有点弱。这事儿传到毛主席耳朵里,他二话不说,就让警卫员把自己那份牛奶拿去给孩子补补身子。

黄有凤拎着那罐牛奶去找毛主席,到了跟前却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毛主席见状,笑眯眯地说:“咱们现在日子好过些了,我在陕北吃的那些饭菜,都挺合胃口的。得把孩子好好抚养大,这样以后才有盼头嘛。”

毛主席直接把奶罐递给了黄有凤,黄有凤了解毛主席的脾气,就没再客气地推让。之后,毛主席还往他家送了些大米和白糖,小玲玲也就这样慢慢长大了。

【毛主席邀请黄有凤到中南海做客】

新中国成立后,黄有凤就被派到了东北地区任职。到了1955年,他又被召回北京,在保密单位上班。那时候,毛主席日程紧凑,忙得不可开交,所以他们俩一直没能碰上面。

1956年夏天,毛主席心里惦记着黄有凤,就让秘书叶子龙拨了个电话,请黄有凤一家来中南海玩一玩。黄有凤和他老婆有两个闺女,大闺女黄玲玲是1943年在延安出生的,二闺女黄莉莉则是在1953年在东北出生的。

黄莉莉出生在一个没有战乱的好时代,生活过得挺滋润,再加上爸妈特别宠她,所以她性格很开朗,胆子也大,就像个小霸王似的。一家四口都穿上了新衣服,开开心心地去了中南海,去见毛主席。

他们到的时候,刚好毛主席没在家,只见两个小孩在丰泽园里跑来跑去地玩耍。丰泽园这个地方挺大,两个孩子又是头一回来,所以玩得特别开心。

毛主席回来那会儿,刚好碰上一群孩子,他便问:“你们几个是哪家的娃娃?都叫啥名字啊?”

俩小孩光顾着玩耍,谁也没搭话。黄莉莉对院子里浴缸里的金鱼特别感兴趣,二话不说就伸手进去,捞起一条小金鱼来。小家伙手劲儿大,没轻没重的,小金鱼几下子就奄奄一息了。

黄有凤夫妻俩见状,连忙上前阻拦,并把孩子拉到身边教育了一番。黄莉莉意识到自己闯祸了,立刻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毛主席看到后,和蔼地说:“没事儿的,跟孩子好好讲讲就行了。”说着,他还轻轻摸了摸黄莉莉的头顶。

说了好一阵子话,眼瞅着就到吃午饭的时候了。黄有凤心想,可别耽误了毛主席用餐,就打算走人了。毛主席见状,连忙说:“咱俩好久没聚聚了,不如就留下来,一块儿吃个饭吧。”

然后,毛主席吩咐手下人把饭菜挪到了屋外的遮阳棚下。吃饭时,黄莉莉瞧着对面的伯伯,觉得他跟天安门城楼上挂着的那幅毛主席画像特别像,就稚声稚气地开口问:“伯伯,您是不是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毛主席,还是毛主席的亲戚呀?”

毛主席乐呵呵地一把把黄莉莉抱进怀里,笑着说:“莉莉啊,给我来首歌怎么样?唱完了,我就告诉你那事儿。”

黄莉莉立刻哼起了一首童谣,毛主席笑着说道:“我呀,是小版的毛主席!”这话一出,满桌子的人都忍不住乐了起来。

之后,黄莉莉又去了中南海好几次,每次去毛主席都会笑着说:“你又来探望小毛主席啦!”有好几次,毛主席碰见了黄莉莉,还主动拉着她说话,瞅瞅她写的阿拉伯数字。

后来,黄莉莉长大了,该去上学了,她去中南海的次数就变得稀少。不过,那些在中南海里玩耍的快乐时光,她一直深深地记在心里。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