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4500万国企职工下岗,超越美国大萧条,怎么挺过来的?

陌上花开香 2024-12-28 14:35:52

在今年热播的电视剧《小巷人家》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时代主线——国有企业改革下的个体命运发展。

在剧中,苏州国营棉纺厂由最后的兴盛走向衰败,工人从有编制变成合同工再到下岗。

小巷里的厂职工们随着时代的发展纷纷被迫下岗,曾经的“铁饭碗”不再成为生活的稳固支撑。

没有工作的他们只能另外寻找出路,这些都是真实发生在我国90年代的故事。

因为诸多的原因,国有企业必须改革重组,于是便造就了独属于90年代历史隐痛的下岗潮。

据相关数据记载,1995年至2002年,国有单位的职工人数从10955万下降到了6924万人。

失业率达到了一个惊人程度,比三十年代的美国大萧条还要严重。

这么多人突然失去工作下岗在家,长期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整日又无所事事,按照常规发展,必定是社会性事件频发。

经济和政治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国家发展势必要进入相对漫长的停滞期。

然而中国的经济却正好相反,竟然在大量职工下岗的背景下进入了经济腾飞的阶段,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大家都是如何挺过来的呢?

国有企业在时代面前的尴尬处境

改革开放以前,国有企业的发展完全由国家负责。

无论是厂子盈利还是亏损,都是国家在买单,企业内部只用完成生产任务即可。

这样没有自主经营权的模式很显然非常不健康,只能解决一时的发展问题,而不能长期实行。

首先政府与企业之间绑定过深,完全没有权责分明,为了维持企业发展,两者之间只形成了“下达命令——完成指标”的单一模式。

完全忽视了市场的真正需求与价值规律,也就是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错轨,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来说相当致命。

其次就是当时购买东西不是有钱就可以,还要有“票”,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电视机也要电视机票。

而这种票比钱还难得到,好多人即使攒到了买肉买电视的钱,但是没票的话还是消费不出去。

消费需求也在计划之内,那么政企同样无法了解市场的真实需要。

以上两种问题简而言之可以说是当时的国有企业和市场之间有距离、有间隔。

市场的反馈无法直接传递给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长期只顾埋头生产则必然要被市场抛弃。

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内部实行公有制与终身制也是一个大问题。

当时家里只要有一个进厂的职工就意味着给家里上了一道稳定长期的保险。

终身雇佣、职工医院、子弟学校、子女对父母辈职位的继承等福利让职工们把单位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也当成了完全放心的退路。

在此种心态之下,难免会滋生不思进取的心理,整个国有企业从上到下都只做好完成生产目标这一件事。

因为完全兜底的情况存在,就会缺乏创新的动力,然而时代在发展,生产技术要跟上发展的脚步进行变化,不可能一成不变。

正是因为种种问题存在,才要进行改革开放,而该政策刚刚开始实行,就把原有的国有企业的问题暴露得更加彻底了。

在《小巷人家》中,主角黄玲和宋莹是非常优秀的纺织女工,他们所在棉纺厂也是苏州的优秀企业。

可当邻居一鸣带回外面的花样子请她们帮忙做的时候,她们才知道外面的审美有多么的新潮时髦。

而她们所在的棉纺厂是没有追赶潮流的创新意识的。

主角林工所在的机电厂也是如此,被采访时问到他们还在使用德国已经被淘汰的生产线时,大家的脸上都充满了尴尬。

长此下去,“中国制造”怎么走出去?外国制造走进来后对本土生产又是怎样的打击?清朝末年已经给过大家一个惨痛的教训了。

国企迫切需要改革

对于国有企业自身来说,最大的打击就是经济效益大大降低。

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生产指标由政府决定,一些地方领导为了在任时的政绩好看,所以盲目地向上级申请指标,完全不顾市场的需求。

而企业只能接受命令埋头生产,结果就是很多产品都是供给大于需求,产能过剩,东西却卖不出去,那就没有办法挣钱。

同时技术落后没有创新,也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私企、外企和进口商品都会对国有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另外它在国际出口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因为产品质量很难挣到钱,国有企业也就没有办法更新技术设备,如此便陷入了恶性循环。

可是除开职工的固定工资以外,国有企业还要负担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职工医院、职工学校等开支,这些都是压在国有企业身上沉重的开销。

所以90年代的国内存在着异常突出的三角债问题。

企业之间互相拖欠债务,收不回欠款,职工的工资也发不出来了,只能把企业卖不出去的产品暂时发给职工充当工资。

政府也意识到国有政府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不能放任这些问题继续恶化。

从编制到合同工的过渡还是太过温和,必须要下定决心对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更重要的是,该淘汰的必须狠下心来淘汰。

下岗潮后的绝地重生

可是这一系列的举措不可能无视所有的国企职工。

他们中的许多人将自己的大半人生都奉献给了国家,不能说下岗就让他们下岗。

他们的背后还有家庭,还有日常生活,没有工作的话,对他们来说如同天都塌了,政府不能违背契约精神。

况且从现实层面考虑,接近4500万人失业没有了经济来源,人们从心理上就会陷入恐慌,就像美国曾经的经济大萧条一样。

因为大量的人前往银行取钱导致银行倒闭,金融业崩盘,社会性事件更是频频发生,而美国当时的失业人员仅是1400万人。

因此无论如何,国家都要尽可能地对下岗职工负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对他们进行经济补偿,离开的员工都要发一笔遣散费,不能让他们走的时候什么也没得到。

有了遣散费就相当于给了失业人员一个找新生路的过渡期,而之后这些人要怎么办政府也在为他们积极地寻找办法。

对于很多在国有企业工作多年的人来说,离开原有的单位以后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很容易对生活失去方向与信心,因此政府鼓励他们参与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

在轰轰烈烈的下岗潮爆发时,同时全国也渐渐兴起了一股“下海潮”。

很多人就跑到沿海地区去经商,抱着一股破釜沉舟般敢想敢拼的心态站在时代的风口上去抓住机会,反而走上了发家致富的成功道路。

当然在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还是不敢冒风险,他们选择在家乡做一些小本生意。

有人凭借着自己的手艺在家乡摆个小吃摊,还有人和朋友组成团队在外面接活儿,而有高级技术的人才还会被私企高薪聘请。

不过自然不是每一个下岗职工都能迎来更好的发展,在改革之下必然会有“牺牲者”的存在,这是不能被忽视的事实。

只能说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在时代巨变之下尽可能地完成了一个平稳的过渡,没有让整个国家受到巨大的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稳稳前行,驶向了国际经济这边的汪洋大海,并逐渐站立于浪尖之巅。

参考资料:

1、【重返90年代之下岗潮】“铁饭碗”砸碎后,一代工人的沉浮与迷茫——界面新闻2021年08月19日

2、繁花背后有苦难:90年代的下岗潮——透过《繁花》看改革开放(三)——第一财经2024-03-04 14:39

3 阅读:1482
评论列表
  • 辉哥 29
    2024-12-28 17:34

    因为中国老百姓是最善良的人

  • 2024-12-30 14:15

    那时候下岗机会还是有的,房地产才刚开始起步,房价也是低的[静静吃瓜]总得来说那批人下海的成功率还是挺高的,实在不行开个小卖铺之类的总能过活,而且没那么多贷款,现在的人你瞅瞅[笑着哭]这个月不发工资,下个月估计连吃饭都要借钱了

    用户22xxx75 回复:
    那是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