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关税战全面升级:三国联手反击!特朗普新关税遭全球围剿

绮山阅览过去 2025-04-04 04:28:07

文/编辑:小西

特朗普又搞大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布鲁塞尔与华盛顿的关税对抗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

随着欧盟对26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第一阶段措施生效,波旁威士忌、哈雷摩托车等标志性产品成为贸易战的首批“牺牲品”。

这场由美国单方面提高钢铝关税的争端,已演变为跨大西洋盟友间的全面经济博弈。特朗普宣称“美国优先”,而欧盟则以“对等反制”强势回应。

在这场看似势均力敌的较量背后,却导致了全球经济可能将要面临供应链断裂、通胀加剧、市场信心崩塌的连锁危机。

3月12日,特朗普以《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为法律依据,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并取消欧盟等贸易伙伴的豁免政策。消息一出就直接被欧盟斥为“以国家安全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

数据显示,欧盟每年向美国出口的钢铁占其总出口量的16%,其中德国、法国等国的汽车制造商首当其冲。美国汽车工业协会估算,仅钢铝成本上升就将导致每辆汽车生产成本增加300美元,最终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特朗普的强硬姿态背后隐藏着其中期选举的政治考量。肯塔基州的波旁威士忌、威斯康星州的哈雷摩托车被精准纳入欧盟反制清单,而这些产业所在的“铁锈带”正是特朗普的核心票仓。

通过关税保护本土钢铝产业,特朗普试图巩固蓝领工人支持率,同时以“极限施压”迫使欧盟在能源、数字税等领域让步。

面对美方挑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3月12日公布分阶段反制计划:

第一阶段:4月1日重启2018年针对美国钢铝关税的反制措施,对价值8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涵盖摩托车、船舶、牛仔裤等消费品。

第二阶段:4月13日扩大至农产品和家庭日用品,包括堪萨斯州牛肉、佐治亚州木材、乳制品等,总规模达180亿欧元。欧盟特别瞄准共和党关键州的核心产业,试图通过“政治疼痛”施压美国政府。

这种“成本不对称”策略被欧盟寄予厚望,美方关税预计造成欧盟60亿欧元直接损失,而欧盟反制规模是其4倍以上。

尽管反制措施看似强硬,但欧盟内部的经济疲态已显露无遗。2024年欧盟经济增长率仅为0.9%,2025年预期增速不超过1.5%。德国作为经济引擎,人均收入连续三年下滑,钢铁行业因能源成本高企和技术转型滞后陷入萎缩。

反观美国,其2025财年前5个月财政赤字已达1.14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关税战成为转移债务压力的“救命稻草”。

在民生层面,欧洲消费者正为贸易战付出代价。西班牙《国家报》调查显示,加征关税后,一台德国制造的冰箱在美售价上涨12%,而美国进口牛肉在欧洲超市的价格飙升18%。

更严峻的是,能源价格持续攀升,欧元区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被通胀吞噬,储蓄率居高不下,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全球产业链的“断裂带” 美欧关税战对跨国企业的冲击远超预期。宝马集团宣布推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工厂的扩建计划,转而向墨西哥转移产能;荷兰化工巨头阿克苏诺贝尔则暂停了在得克萨斯州的新材料研发项目。

半导体行业成为新战场,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阻止欧盟获取高端芯片制造设备,而欧盟则以限制稀土出口反制,导致全球芯片交货周期从20周延长至35周。

欧盟多次指责美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但WTO争端解决机制因美国阻挠法官任命已瘫痪多年。这场关税战实质上是多边贸易体系崩溃的缩影。

跨大西洋关系的信任危机 二战以来最紧密的盟友关系正出现裂痕。欧盟内部文件显示,法国和意大利坚决反对与美国全面对抗,担心农业补贴争端和能源依赖问题激化矛盾。而德国则主张强硬回击,其经济部长公开表示:“欧洲不能永远做美国的附庸。”

同时,北约防务开支谈判陷入僵局,欧盟27国中已有14国明确表示将削减对美军事依赖。拉加德主导的“战略自主”计划加速推进,包括建立欧洲独立支付系统、扩大可再生能源投资,试图摆脱对美元体系和美国液化天然气的依赖。

4月13日欧盟的第二阶段反制措施生效后,美国是否会对欧盟酒类产品加征200%关税成为焦点。西班牙媒体爆料,欧盟已制定“核选项”,若美方进一步升级,将禁止美国企业参与欧盟政府采购,甚至完全关闭部分市场。

若对抗持续,2025年或将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元年”。而历史早已证明:筑起高墙的国家,最终困住的只有自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