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被批在商不言商,228亿港口交易暗藏多少“非商业逻辑”?

绮山阅览过去 2025-03-29 04:27:29

文/编辑:小西

近期,国际局势变化莫测,然而就在这个敏感时期,香港首富李嘉诚却以228亿美元的价格把其旗下的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克里斯托瓦尔港等43个港口资产,出售给了美国贝莱德财团。

这样的操作意欲何为?商务部专家白明直接痛批李嘉诚这是“在商不言商”。

三问李嘉诚

“卖港口当然可以,但至少要符合商业逻辑。”​ 白明的这句批评,直接点破了这次交易的核心。

在国际大型资产交易中,公开招标是惯例。2021年西班牙港口运营商出售南美港口时,通过竞价将售价推高至初始估值的1.3倍。

而李嘉诚这次的交易,直接跳过了招标流程,仅与贝莱德财团单线谈判。摩根士丹利测算,若通过公开招标,巴拿马港口因控制全球6%海运贸易量的战略价值,估值或达250-280亿美元。

而李嘉诚仅以228亿美元成交,至少少赚20亿美元。更蹊跷的是,李嘉诚此前出售英国电网时溢价25%-30%,此次却自毁利益,完全不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

巴拿马港口是李嘉诚企业的现金流支撑重要之地。2024年,港口业务利润率达42%,占整个集团13.9%的收益,年现金流超18亿美元。

按行业标准,这类稀缺性资产估值倍数应达20倍以上,但此次交易仅为13倍,远低于2015年中资收购同类港口时的26倍。

贝莱德收购资金若按5%年收益计算,仅能产生11.4亿美元收益,远低于港口自身盈利能力。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用未来5年的稳定收益换取一次性套现。

交易公布次日,特朗普高调放话要拿回巴拿马控制器,必要时可以动用武力。更巧合的是,这与特朗普计划对中国货船加征20%关税的时间节点重合。

而贝莱德总裁芬克与特朗普关系很好,在交易前被爆他和特朗普秘密交谈。如此关键的战略资产,在敏感期低价卖给美国,真的只是商业行为吗?

美国控制后的三大风险

第一,美国可通过加收过路费、限制通行优先级,直接抬高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以一艘满载2万标箱的货船为例,若每趟加收10万美元,中国企业年损失或超20亿元。

第二,港口智能管理系统涵盖全球物流网络,美方可借此追踪中国货船动态,甚至预判贸易流向,为制裁提供情报支持。

第三,特朗普曾公开表态要武力控制运河,若美方借港口控制权制造事端,可能切断中国与拉美、加勒比地区的贸易通道,重创“一带一路”布局。

历史教训犹在眼前,2006年,迪拜港口世界公司收购美国六大港口时,美国国会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叫停,最终被迫撤资。而此次交易中,美方却对贝莱德收购巴拿马港口大开绿灯。

贝莱德集团作为全球最大资管公司,掌控着10.4%的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此次收购后,其物流霸权版图再下一城。贝莱德旗下“阿拉丁”系统已渗透全球70%的金融数据,结合港口运营权,可构建“物流-金融-情报”三位一体的控制网络。

结语

国务院港澳办罕见转载《大公报》评论,发出“莫天真、勿糊涂”的警告;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更痛批:“有些香港商人误信商人无祖国,但美国企业只会服务美国利益!”

反观华为宁可年损百亿,也拒绝向美国交出数据;而李嘉诚集团却将战略资产拱手让人。这种反差,恰如白明所言:“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当交易涉及国家安全时,必须守住底线。”

正如《大公报》所言:“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中国需要的不仅是会赚钱的商人,更是能守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家。



商人的“国家立场”是道德绑架,还是应有之义?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