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女子的名字历经千年依然闪耀。
她出身于楚地,成长于汉朝,却最终远嫁异族。
她的选择,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更影响了两个强大民族之间的关系。
这位女子是谁?她为何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
——【·历史背景·】——
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后宫,后自请出塞和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为民族友好事业而献身的第一位女性,留下了“昭君出塞”的千秋佳话。
秦汉以降,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特别是北方匈奴民族的争与和一直都是当时的主旋律。“战争”与“和亲”一直都交替于汉朝处理与匈奴关系的政策之中。
由最早的“白登之围”示弱于匈奴,再到武帝时期对匈奴的全面反击,汉朝廷对匈奴的关系的变化不仅仅是基于国力的强大与否,更是在武帝时期“大一统”思想的确立,树立了自汉以后中国数千年的文化脉络。
武帝之后,匈奴内部亦内乱频发,对于仍旧强大的汉王朝也心存忌惮之心,呼韩邪前后三次来朝寻求和平,并在第三次提出和亲的要求。
《汉书》有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昭君便是在这种背景下毅然和亲出塞了。不同于之前的和亲的“怀柔”“羁靡”。“昭君出塞”标志着汉、匈两民族共同追求和平的美好夙愿。
——【·历史意义·】——
从宣帝时呼韩邪附汉到王莽篡权后重新挑起边境冲突,中间六十余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这六十年的和平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昭君的无畏举动。
昭君为了国家远离了故土,这种爱国主义情怀与当时汉朝的整个历史背景不无关系,相去未远的史书上仍是斑斑血迹,汉武帝时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
大将卫青出云中击败了匈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几万人自陇西两次出击。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卫青、霍去病各将再次北击匈奴。一系列的战争造就了英雄的史诗为后人称道,但是战争换来和平的代价也使得两族人民生灵涂炭。
昭君身在宫廷虽不一定透彻了解和亲于两族的意义,但对于当时汉匈关系的重要性,对汉匈友好的政治意义也有一定的认识。
明代诗人汪循《明妃》云:“将军杖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死战生留俱为国,敢将薄命怨红颜。”
把王昭君与卫青、霍去病的功绩并提,认为王昭君承担了同卫、霍出征一样的重要使命。
将军的死战,美女的生留,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同等意义的贡献。诗人认为,昭君出塞为国家为民族赢得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定生活,这样,她足可以无忧无怨了。
诗作代昭君立言,写出了她对自己所承担重要使命的高度思想认识和她甘愿为国家为民族做出重大牺牲的高尚情操。
——【·性格与楚文化·】——
不论是将士们出生入死保家卫国,还是王昭君以一己之力换来边疆六十年的安宁,都是汉朝子民为了民族做出的努力。
当时的人也非常认可昭君和亲这一举动,与昭君同时期的易学家焦延寿还曾赋诗:“昭君守国,诸夏蒙德。既类异同,崇我王室。”
(《萃之临》)又有:“长城既立,四夷既服,交和结好,昭君是服。”(《萃之益》)对王昭君做出了高度赞扬。
王昭君以一介宫女的身份作为和平的象征也给匈奴民族带去了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汉文化。这种具有时代意义的一次壮举,为后世歌颂称道。
她自愿请命的这一行为也于她的性格不无关系。《后汉书》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由此可见昭君是自请求行的。而且她之还是自愿请行,这是由于“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那么,她的“悲怨”,分明是对着皇帝而发的。
在这里简略的记述中,其实就已覆藏着一个可以估摸到的气性高远的坚强性格。
昭君家处南郡秭归(今兴山县),兴山位处楚国腹地,对于生长在此的昭君来说,荆楚文化必然对其影响深远,楚文化对王昭君的思想观念与性格形成产生的影响,是决定王昭君一生行为取舍及其历史地位的决定性基础。
楚文化自古便有“不服周”的叛逆精神,这也是楚文化的鲜明个性。
昭君也正是在楚文化的影响下,对于备受冷落的命运,她没有选择隐忍而是自请离开,哪怕只身入匈奴也毫不畏惧。
除此之外,峡江地区独有的地理风貌赋予了这里的人们勇敢执着的性格特征。南郡地貌复杂多样,崇山峻岭,峡谷交错。
这里的人们只能依靠着山河生活,物质生产活动是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特征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在此长大的昭君善良质朴,忠厚勇毅,她克服地域气候差异,过着与家乡迥异“穹庐为室兮毡为房,以肉为食兮酪为浆”的生活,并扎根草原,繁衍子息。
——【·历史评价·】——
入胡地,“从胡俗”,呼韩邪死后,其儿子按照“父死,子妻后母”的收继婚风俗,欲娶王昭君为阙氏。
“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阙氏”。“复珠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
即使是要在嫁给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情,昭君最后也是遵从了匈奴习俗嫁给了新一任单于,巩固了两族关系。
昭君与屈原的出生地同属大巴山余脉,屈原对昭君的深刻影响不言而喻。
屈原的爱国情怀、坚贞不屈的高尚人格等美好品质都与王昭君后来的思想和行动有很多相通之处。
王昭君从小就养成了坚定顽强、正直不阿的性格。数年的深宫之苦,使她饱受煎熬,认清了宫女的悲惨命运;他选择了摆脱命运的桎梏,实现自我的价值。
历来文学作品中都更倾向于将昭君塑造成一个悲剧形象,然而遵循史料,贴近历史人物王昭君,其爱国主义情怀及坚韧勇毅的性格特点令人为之动容。
——【·文化影响·】——
观其成长背景,不难分析昭君这些性格特点的成因,当年楚国由一弹丸之地发展成为问鼎中原的泱泱大国,这一壮举路程塑造了楚人文化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也成就了楚人鲜明的爱国情怀。
正是这样自强不息的楚文化传统,也促使了自幼深受熏陶的王昭君拥有超出个人情感的藩篱,毅然选择出塞和亲,这种家国情怀实现了汉匈之间和平相处的局面。
甚至昭君之后,她的后人也频繁活跃在汉匈之间为缓和民族矛盾奔走努力。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一个“和”字,王昭君选择远嫁匈奴也充分显示了汉匈两族期望和平的心愿。
真是这种追求“和”的理念,也决定了王昭君在出塞之后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她以实际行动展现出的诚意,从而得到了匈奴上下的普遍欢迎和赞颂。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格影响了王昭君的一生,也培育了她不因个人得失而计较的家国情怀。
虽然只身远赴匈奴,在苍茫的塞外朔漠中这位汉家儿女的巾帼风范依然影响不凡。
这也是为什么千年之后王昭君仍受家乡人民与边疆人民爱戴的原因,并成为将荆楚文化与草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