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后抚养了86个革命后代,将帅之子都叫她娘,自己痛失4个孙子

红色风云录 2025-01-11 15:38:40

2003年,总投资250多万元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正式建成。开馆当天,不少开国将帅的孩子长跪在王换于的铜像前,纵情地呼喊着“母亲”:“如果没有以王换于为代表的沂蒙母亲的养育呵护,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1888年,一个孩子降生在沂南县一户贫苦的王姓人家。父母一看又是个女孩,干脆连名字都没取。等这个孩子长到19岁的时候,父母只要了两袋高粱,就将这个女孩嫁到了邻村一户于姓人家,从此这个女孩被唤作“于王氏”。

抗战全面爆发后,沂蒙山区在共产党的组织下掀起了抗日热潮。于王氏虽然没读过书,但思想却并不守旧,很快被党组织看中,作为积极分子培养。1938年,年过半百的于王氏加入了共产党,给她填写名册的干部了解她的经历后,给她取名王换于,意思是婆家用两袋高粱换来的。

活了大半辈子,不但加入了共产党,还有了名字,王换于工作起来更加积极。在她的带动下,家里的孩子们也先后入党,他们家也一度成为党和部队领导开会碰头的落脚点。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换于这个小脚农村老太太,靠步行往返4000多里的山路,为党组织送出了70多封重要情报。

1939年,徐向前带着指挥抗战的首脑机关住进了王换于家,随他们而来的还有27个抗战将士的儿女,最小的孩子出生不过只有三天。这些孩子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一个个黑瘦黑瘦的,王换于看了直心疼,便向徐向前提议,把孩子们分到村里各家去抚养。

王换于的想法和徐向前不谋而合,因此王换于就挑起了照顾抗战将士子女的重担,很快27个孩子就被安排到村里各家,王换于自己也留了7个孩子在自己家。

自此之后,每当听说敌人要去哪个村“扫荡”,王换于就赶快跑去将孩子转移。后来敌人“扫荡”的次数多了,王换于就带着儿子到山上挖了两个大山洞,只要敌人一来,就带着孩子们躲到山洞里。

有一次,王换于去看望一个寄养在村民家的半岁婴儿,结果发现孩子瘦得不像样,便抱回了自己家,交给正在哺乳期的二儿媳喂养。当时二儿媳的奶水连一个孩子都不够,王换于就劝说二儿媳:“这个孩子是烈士后代,咱的孩子没了还能再生。”

在王换于的带动下,两个儿媳对革命后代尽心尽力,对自己的孩子却疏于照顾,最终王换于的四个孙子先后夭折。

从1939年开始,王换于抚养了86名革命后代,过后这批孩子又被陆续领走。1947年,蔡畅在第一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王换于事迹的专题报道,王换于的名字自此名扬中外。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被王换于照顾过的孩子们,经常赶来沂蒙山区看望王换于,有的还将王换于接到身边团聚。

1989年,101岁的王换于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老妈妈,在中央、省、市有关部门支持下,王换于百年老屋的旧址上,建起了王换于纪念馆,迟浩田亲自题写了馆名。

王换于这个普通的山东农村妇女,和中国革命永远紧紧联系在一起。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