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9日,在刘源将军的见证下,毛主席的外孙王效芝与薄一波的外孙女王伟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在婚礼上,刘源将军慷慨陈词:“我们必须力保先辈的成功!”
虽说王伟与王效芝都是伟人的后代,但提起他们的名字时,许多人颇为陌生。王伟与王效芝的姻缘还得从上一代人说起。
经历失败婚姻的李讷,终遇良人
李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自幼喜爱文学的李讷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解放军报》出版社工作,担任编辑,然而,由于李讷身份的特殊性,在担任编辑后没多久就被迫卷入了政治漩涡中。
1970年,李讷被安排至江西井冈山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参与劳动。在这一时期,李讷牢记父亲的教诲,积极劳动、不搞特殊,不管是什么脏活、累活,李讷都一一做好。
但此时背井离乡的李讷,内心难免会感到孤独,也正是在这段日子里,李讷认识了徐宁。
徐宁是普通工人家庭,李讷在与徐宁长期相处中,两人互生爱意。
李讷想与徐宁结婚,但遭到了母亲的反对,李讷只能写信给父亲。
毛主席收到李讷的信件后,便找人询问:“男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在哪个单位的,两人关系怎么样……”在了解了男方的家庭和为人后,毛主席便签下了同意二字。
在毛主席的同意下,两人在五七干校举行婚礼,婚后生下一男孩,名为徐小宁。
遗憾的是,李讷与徐宁的这段婚姻刚开始没几年便结束了,两人的三观存在巨大差异。
李讷谨记毛主席的教诲,心怀抱负,想要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徐宁的父母却十分反对李讷参加工作,在他们的传统观念看来,李讷应在家相夫教子,至于徐宁,因为不敢违抗自己的父母,对于李讷和父母之间的矛盾选择视而不见。
李讷此时心里很清楚,自己与徐宁并不合适,便主动提出了离婚,并且带走了儿子徐小宁,回到了北京。
这段失败的婚姻,给李讷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之后父亲的离世,更是让李讷的身体每况愈下。
这段日子对于李讷来说,无疑是艰难的,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讷也不曾忽视对徐小宁的教育。
李讷是姐姐李敏知道妹妹生活不易,经常省吃俭用地接济李讷,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也深知李讷的不易,时常帮忙照看孩子,李讷的日子也慢慢好转起来。
1983年,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和妻子韩桂馨见到李讷时,尤为难过。李讷从小是李银桥和韩桂馨带着长大的,两人早已把李讷看作自己的女儿。
李银桥和韩桂馨不忍心看着李讷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便给李讷介绍了王景清。
王景清是云南省军区怒江军分区的参谋长,比李讷大了十来岁,李讷在与王景清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两人的三观出奇一致,而且为人善良厚道,对于李讷的儿子徐小宁也是颇为照顾。
1985年,李讷与王景清结为夫妻,婚后,王景清对徐小宁视为己出,而徐小宁也感受到了曾经未有过的父爱,此后,徐小宁便改名为王效芝。
王效芝从服务员做起,深入群众之中
王效芝从小便深知母亲的不易,在李讷的教导下,谨遵母亲的教诲。
1988年,初中毕业的王效芝听从母亲的安排,进入了职业高中。在李讷看来,儿子应当深入人民群众,不搞特殊,早日参与到劳动中。
而进入职业高中其实并非是王效芝的本意,王效芝曾经的理想是进入大学深造,将来从事汽车制造师。
曾经有人问过王效芝,为什么不选择当初的理想,王效芝回答:“我不想让妈为难。”
王效芝从职高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餐馆做服务员,周围人几乎都不知道王效芝的真实身份。
在做服务员的这段日子里,王效芝先是从酒店迎宾员做起,接待客户热情周到,后来酒店经理看王效芝工作认真负责,又调任至酒店前台,各种琐碎的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
王效芝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也被一些同事笑话他是个老古板,对于这些言论,王效芝向来是一笑了之。
除了做好工作以外,王效芝向来待人友善,乐于帮助同事,但却不喜欢麻烦别人,除了一个例外。
虽说王效芝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并非是自己当初的理想,但仍然热爱汽车,遇到有同事去国外出差,王效芝便请求同事帮自己带一本汽车杂志:“如果有别人不要的汽车杂志,麻烦你帮我捎回来。”
王效芝之所以会如此喜爱汽车,归根到底是因为自己的母亲,过去家里经济拮据,当看到别人可以搭乘着汽车去往各个地方时,王效芝便也想让母亲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希望能够为母亲买上一辆车,搭载着父母去旅游。
也正是因为怀抱着这样的希望,王效芝工作时总是极为卖力。
虽说酒店的工作并不难,但王效芝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王效芝因为工作表现优秀,被调去酒店的销售部,从事销售工作,这份工作对王效芝而言是个挑战。
王效芝的学历并不高,而酒店的销售部几乎都是大学生,王效芝明显感觉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有时在酒店遇到了外国顾客,王效芝不会英语,没办法和外国顾客进行交流,这让王效芝倍感受挫。
再三思考下,王效芝决定辞去酒店的工作,自费上学。
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王效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埋头苦学。曾有人想帮王效芝引荐进名牌大学,但王效芝直接拒绝了:“不行,我都没参加考试,怎么能去呢,到时候会给人留下话柄的。”
王效芝从没忘记母亲李讷对自己的教诲,不搞任何特殊待遇,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件事。
经过长久的学习,王效芝已经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同时还自学了不少知识,此时的王效芝决定要下海经商,做出一番事业。
改革开放之初,王效芝与父母一同来到了深圳考察,在深圳,王效芝见识了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非常憧憬,同时也发现了对外贸易的风口。
王效芝在与李讷商讨经商一事时,李讷对此感到忧虑:“现在不是经商的时候,做生意是要资本、经验的,这些你都还没有。”
王效芝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决定在多了解、学习之后开始从商。
此后不久,王效芝就开始下海经商,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外贸行业做出了一番成绩。
李讷对于儿子的成就自然是颇感骄傲的,但同时也操心着儿子的将来。
在李讷看来,王效芝性格木讷老实,长年来一直专注于工作,却从来没考虑过自己的终身大事,于是就开始为儿子物色对象,希望儿子未来能有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不想让王效芝步了自己当初不幸婚姻的后尘。
而在王效芝看来,除了工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直到三十岁时,都未曾考虑过自己的婚姻大事,整日埋头于工作中,闲暇时就陪伴自己的父母。
王效芝至今还记得童年时期,母亲拖着病体,独自抚育自己的不易,如今王效芝事业有成,只希望能尽自己所能报答父母,对于婚姻一事,在王效芝看来,随缘就好。
后来,刘源从李讷那里得知了想给王效芝安排相亲一事,刘源便帮着一起介绍对象。
刘源向李讷介绍了薄一波的外孙女王伟。
王效芝与王伟在刘源的撮合下,两人一见如故。
王效芝与王伟同为革命家庭,三观一致,而王伟性格同样低调谦逊,对很多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王效芝可以说是志同道合的一对。
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王效芝与王伟携手步入婚姻。
在婚礼上,刘源作为这对新人的见证人,在婚礼上致辞:“我们必须力保先辈的成功,优秀的思想和惨痛的教训同样珍贵,吸取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光大真理,扬弃错误,这才是真正的好后代。”
在婚礼上的这段致辞,王效芝与王伟也在将来把这个道理传授给了自己的孩子。
王效芝与王伟婚后,生育了两个女儿,对于女儿的教育,仍然是传承着长辈们的教诲。
在平常的生活里,王效芝除了忙于工作以外,便是陪伴家人,而且王效芝格外重视对女儿的思想教育,时常告诫自己的两个女儿,要保持谦逊低调。在清明节时,王效芝还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回到韶山,纪念先祖。
王效芝像当初母亲教育自己一样,教育自己的后代,优良的传统美德就是这样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参考资料:
光明网,毛泽东小女儿李讷的婚事
中国青年网,刘源与毛泽东的后人们
天下韶山网,毛主席外孙王效芝携家人清明期间回韶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