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胜利者为何要烧杀抢掠?士兵为钱打仗,李世民都不敢制止

朴实历史 2024-12-13 20:40:14

烧杀抢掠:一场古代战争胜利后的“潜规则”

战争,从来不只是刀枪交击、你死我活的战场较量,更是一场人性和利益的博弈。古代战争尤其如此。每当胜利的一方攻破城池,随之而来的往往不是仁慈,而是烧杀抢掠。财物被洗劫一空,妇女被侮辱,城池化为废墟。为什么胜利者一定要让战火后的土地变成地狱?这背后,是冷酷的利益规则和严苛的权力逻辑在操控。

胜利者的“理由”

在古代,打仗是一门“买卖”,士兵们拼死在战场厮杀,图的不是忠君爱国,而是功名利禄。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没有军人职业化,军队中大多数人是为了发财、升官才提刀上阵。更关键的是,古代军法极为残酷,一旦战败,轻则被斩首,重则“株连九族”。只有胜利,才能活下去,才能得到回报。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每次战争胜利后,士兵们会变得疯狂。他们需要通过劫掠来补偿自己,既是为了迅速兑现战斗的成果,也是为了缓解长期紧绷的神经。更重要的是,这种“烧杀抢掠”的行为,往往是统帅们默许甚至鼓励的。因为他们知道,士兵不是为了道德而战,而是为了利益。

军法严酷,失败者无路可退

古代军队打仗最怕的不是死,而是“家破人亡”。在那个时代,士兵一旦投降,等待他们的往往不是活路,而是灭族。项羽打下秦军时,20万降军被坑杀;刘备治军时,黄权投降曹魏后,蜀汉内部立即讨论是否要按“杀全家”的律法处理他的家眷。

这种“杀全家”的威慑手段,让士兵和将领在战场上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如果输了,家人性命不保;但如果赢了,不仅能保命,还能拿到赏赐。于是,战争胜利后,抢劫和掠夺成为了士兵的“心理补偿”。在他们看来,这不是残暴,而是活下来的报酬。

战争的“工资”,靠抢来的

在讲究契约精神的今天,士兵的工资由国家发放,打仗只是履行职责。但在古代,军饷发放往往不及时,甚至根本发不下来。明代的戚家军,虽然工资高达1.5两白银,但这在古代是极少数的特例。大多数时候,士兵的收入只能靠自己解决,而战争胜利后的掠夺便是“工资”的主要来源。

明朝张良相就曾在奏折中直言,士兵们抛家舍业出征,图的就是钱粮。更有统帅坦白,士兵们肯冲锋陷阵,不是因为忠义,而是因为“离家越远,军饷越高”。在这样的逻辑下,烧杀抢掠成为了制度性容忍的行为。换句话说,战争胜利后,士兵们“拿回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是统帅们用来激励士兵的潜规则。

心理上的释放与宣泄

战争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在战场上,士兵们随时可能丢掉性命,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时间的紧张和恐惧,会让人变得麻木甚至疯狂。战争胜利后,烧杀抢掠便成为了士兵们释放压力的一种途径。

唐太宗李世民在攻打白岩城时,原本承诺士兵们胜利后可以“屠城分赃”。但当城池投降后,他突然改变主意,决定宽待降军。这让麾下的将领愤怒不已。大将徐世绩甚至带着几十名甲士上书,请求兑现承诺。李世民最终不得不下马道歉,并用国家财库的财物补偿士兵们的损失。

这段插曲让人感叹:哪怕是“天纵之君”,也无法完全扭转战争的冷酷逻辑。士兵们心里很清楚,他们是在用命换钱,而不是为了仁慈而战。

统帅的默许与“诱饵”

战争需要士气,而士气需要利益。古代的统帅们深谙其道。为了让士兵们拼命,他们会明确告诉士兵:攻下城池后,可以随意掠夺。在这种利益驱动下,战争变成了一场“掠夺经济”的循环。

历史上,曹操、郭威、赵匡胤等名将都曾用“城破三日大掠”的手段,激励士兵攻城。比如郭威攻破汴京后,不仅纵火,还默许了士兵的大规模抢掠行为。而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常遇春,就因为擅长用这种手段,屡次在战场上奏捷。

对于士兵这种利诱意味着战斗有回报。而对于统帅这是一种成本最低、却最有效的激励手段。无论是曹操还是李世民,他们都知道,士兵的忠诚,往往建立在利益之上。

民族主义兴起前,战争没有“道义”可言

在现代,人们常常用道义和正义来评判战争。但在古代,战争只是权力和利益的游戏。没有民族主义,没有人权观念,甚至连“战争规则”都不存在。在这样的时代,烧杀抢掠被当成一种“正常”现象。

即使是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他的军队在攻城掠地时也会放纵士兵抢劫。历史上,北宋平定后蜀时,虽然后蜀已经投降,但宋军依然在成都大肆掠夺,导致百姓苦不堪言。这种行为看似残暴,实则是当时战争逻辑的体现。

历史的残酷与无奈

战争从来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古代的士兵不是为了理想和信仰而战,而是为了活下去,为了能给自己和家人一条生路。在那样的时代,战争胜利后的烧杀抢掠,既是利益的兑现,也是心理的释放。统帅们默许甚至鼓励这种行为,因为他们明白,没有利益驱动,就没有人愿意为他们拼命。

有人说,战争是人类文明的伤疤。它揭示了人性中最冷酷的一面,也让我们看到,在权力和利益面前,所谓的道义和仁慈往往是最先被抛弃的。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