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修订建言⑤:恢复和健全物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

彬哲说趣事社会 2025-03-04 10:57:55

去年11月15日,我曾以《物业探密⑥ 五“痛”倒逼尽快恢复物业从业资格制度》为题,和朋友们探讨过物业从业人员资质管理问题。现在《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在即,很多人也在呼吁,为了亿万业主的安宁生活,为了物业行业健康发展,请坚决恢复和健全物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

推行14年的资质管理制度被取消了

2004年2月24日,经建设部第2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并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是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制定,《办法》根据物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在管面积、注册资本等要素,将物业企业分为了一、二、三级。

然而,2017 年开始,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的逐步取消。物业管理行业的准入门槛随之大幅降低,物业服务企业接管项目不需要任何行政许可和资质要求,民事主体只需要有营业执照即可接管项目。

2018年3月8日,住建部正式发出消息,取消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杨国贤认为,回顾《办法》被执行的14年,在《办法》的约束和规范之下,物业行业一直处在规范、健康发展的过程之中,行业一直良性运转,很少见到全社会层面对物业的不满之声乃至呼吁取消物业的声音。

而在资质管理持续放松直至最终取消的2015年特别是2018年至今,物业行业的投诉与不满之声与日俱增,全社会似乎都对物业充满了怨气,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就是众多“六无物业公司”的搅局。我把那些新注册的“无专业人员、无适当注册资本、无管理经验、无名誉负担、无长远目标、无行业归属感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物业公司简称为“六无物业公司”。

是时候拨乱反正,恢复物业资质管理制度了

人们呼吁恢复物业资质管理制度,是因为现在的形势所迫,是因为现在具备条件,是因为现在国家有要求,鉴于以前多次和朋友们讨论过,而且社会上关于这一观点的阐述也很多,这里就不再展开啰嗦了。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业数量已达到37.5万个,较2018年末增长了59.8%。行业从业人员总数达到854.3万人,同比增长34.1%;行业营业收入高达1.696万亿元,同比增长87.1%。这些数据表明,物业管理行业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杨国贤会长分析说,这种增长差异表明,新注册的物业公司中,可能存在大量人员少于50人的小型物业公司。这些公司由于资源和能力有限,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导致投诉量上升。

进而不难发现,物业企业数量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物业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幅度。这种现象表明,有大量的、招聘员工数量有限的中小物业公司这一时期新注册成立,这些“六无物业公司”无疑是物业行业口碑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无物业公司”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业主的生活质量,也对整个行业口碑造成了负面影响。由于这些公司缺乏规范管理和服务意识,导致业主对物业行业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建议此次修订条例时,一定要恢复物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制度,并且 要根据当前形势,进一步完善,从源头上对物业服务乱象进行从严整治!

0 阅读:4

彬哲说趣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