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
今天周末,不读书了,跟大家聊聊天。
01
一个现象
最近因为解读的是一些女权主义的著作,发现评论区里好多男同胞容易炸。
其实大可不必。
你看我讲的主题是什么呢?
我说,家务劳动=无薪工作,这不正常。
论证过程也非常浅显:
首先家务劳动是工作,你看它是给社会创造了价值的。
家是给“市场”培养劳动者,并且收容从市场被退回的“伤残兵”的场所,而劳动者是市场的重要要素,因此培养劳动者的家自然非常重要。
家重要,家里的工作自然重要。
其次是家务劳动是无薪工作,它的价值不被社会所足够认可。
一个家政工日赚200,但如果她回到家干则一分钱都没有。
但这本身并不是多大问题,我们知道家是一个整体,夫妻俩都是给家庭做贡献的。
问题在于有的人不这么想。
他/她会觉得家庭主夫/妇是吃白饭的,是我赚钱“养”你的,时间一长,他/她就很容易变成《出走的决心》里姜武的那种样子。
所以不是说要给多少钱的问题,而是你得从心里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并且最好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因为不要去试探人性。
所以我说,家务劳动=无薪工作。
这个结论有问题吗?
没有对吧。
02
强者要大度
可是有的同志就炸了,觉得我在鼓吹“女拳”,“小仙女”们本来就飘了,我这文章下去不更得上天?
我还真没这影响力。
而且,至少在当前社会,男性仍是强者,强者就该大度一点。
前两天一朋友跟我说,她小孩班上发生一件离谱的事情。
一学生的妈妈跑到教室去打一个小朋友(小学生),旁边有另几个孩子劝架,结果她又转过头掐劝架孩子的脖子。
晚上还在群里叫嚣,说“我孩子被欺负为什么不来帮忙?”“劝架就该被打。”
在小学生面前,成年人是绝对的强者,即使只是一个女性也是如此。
强者无端欺负弱者,就会被社会所不齿。
甚至即使弱者挑衅强者,在大多数情况下,真正的强者也会一笑了之,谁会真的去跟小孩子计较?
男性在女性面前就是强者。
当今社会,谁要是打老婆,他就会被全社会看不起,这个道理谁都懂。
那为什么说到一些女性权利的事情,你就炸了呢?
心态还是不够强大啊,同志们。
03
家庭最重要的是平衡
另一方面,我说家务劳动=无薪劳动,为什么就有人觉得我是在鼓吹女性权利呢?
明明咱们大中国的女性的待遇已经很好了啊,家务都是男的做的啊。
有很多读者给我留言说,我自己就是又负责赚钱,再把钱交给老婆管理;又负责做家务、带小孩,你还要怎么样?
你看,这些读者就很有觉悟嘛,我要给你点赞。
甚至我觉得你做得有点过了,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你这样过于宠老婆会破坏平衡的,从长期讲也是不利的。
既然家务都是咱男同胞们做了,那我提出家务劳动=无薪工作的概念的时候,就是为咱们男同胞谋福利嘛。
怎么就炸了呢?
不应该啊。
还是说,你隐隐约约觉得这个概念我提都不应该提,最好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概念?
因为你做家务是任劳任怨,不希望自家老婆看到你的功劳?
那我也要批评一下你了,还是那句话,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你这样过于宠老婆会破坏平衡的,从长期讲是不利的哦。
还是说,其实你自己都不相信你说出来的那些言语,你认为家务劳动主要还是女性们完成的,因此千万不能提这些话题?
04
一点心里话
最后,我想再次分享我的看法:
对一个家庭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夫妻之间的平衡了。
只有夫妻关系和睦、平等的家庭,才能长长久久地走下去;
否则,即使哪一方一时占了上风,得了便宜,但又能怎么样呢?
首先,亲密关系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自一人生活,那会疯掉的。
一个人最重要、最长久的关系就是伴侣关系了,所以值得花一生的时间来维护。
那种看似斗赢另一半,实则关系夫妻关系破裂,同床异梦的,从长远看都是得不偿失的。
至少,长期生活在这种冷漠的环境下,自己都会减寿。
其次,任何一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成为需要被看护的人,成为弱者。
真正能在关键时刻看护你、照顾好你的人,只能是伴侣。
你真的认为养老院可以照顾好你?你真的任何孩子可以照顾好你?
那可真不一定。
如果你连对方的家务劳动都不能予以尊重,不认可其价值,那作为家务劳动之一的看护工作,你又怎么会尊重和认可其价值呢?
你又怎么指望在那个时刻,对象还愿意照顾你呢?
最后,那些PUA伴侣的人,你可能还等不到需要被看护的时候,就被伴侣抛弃了。
《出走的决心》里姜武演的那个角色,压制伴侣一辈子,最后不是成孤家寡人吗?
为什么?
社会是在进步的。
如果你还在故步自封,观念依然停留在几十年前,那你的伴侣关系大概率会在某一刻走不下去的。
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因此你看,作为男性我为什么读女性主义的著作,还分享给大家?
因为第一,它有道理;
第二,我不分享,其他人也会知道。
那不如积极拥抱新世界。
全文完,欢迎关注、点赞、在看,谢谢您!
参考资料:
上野千鹤子,《无薪主妇》
罗兰·米勒,《亲密关系》
您可能还想读:
上野千鹤子:为确保GDP的增长,请不要与自家保姆结婚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老白读书目录(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