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为了杀鞑子,发明了月饼?正史告诉你:假的

边白说文史 2021-09-21 17:12:1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不知不觉中,今年的中秋节如约而至。

除了春节,中秋是一年中团圆之情最为浓厚的日子。鉴于中国人的吃货本性,每逢佳节都会有相应的食物,承载人们感情的仪式。

中秋吃月饼的传统,已然延续千年。不过有一说一,现代流水线生产的月饼,好似成了单纯的礼品,口感十分一般,远远不如小时候吃的手工月饼。

不同于元宵节吃汤圆这样的传统,你想起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人们对月饼的来历,一直都是非常模糊的概念,只知道该吃,却不知道为什么该吃。

最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朱元璋起义兵驱除鞑子的故事。

很多朋友想必都记得,我们小时候吃的老式月饼,在最下面都会贴着一张用来吸油的纸。当孩子问的时候,博学的家长就会顺势跟孩子讲古。说当初月饼是为了杀鞑子发明的,那张纸是用来写信号用的。

这是怎么个事情呢?

话说元朝建立之初,虽然军力天下无双,却完全不懂治国。最主要的是不把汉族百姓当人看,动辄打骂抢掠,不用负任何责任。有疯狂的,竟然建议杀光所有汉人,把土地都用来做牧场。

虽然最终被阻止,可元朝治理天下的方法也可见一斑。所以在统治了短短几十年后,元朝就呈现出分崩离析之势。于是天下英雄群起而动,无数路烟尘吹响了推翻元朝的号角。

不过,刚开始的起义军都会遭到残酷的镇压,直到有一个强人领袖出来。这个人想必国人都知道,那就是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

他的军师刘伯温,在后世的各种传说里,也是神仙般的存在。

相传朱元璋想要召集各路豪杰,在中秋节那天对元朝发起总攻,但又怕消息被截获,计划遭到破坏。于是命人做了很多饼子,在饼子里放上纸条,写着:

“中秋节、杀鞑子,迎义军。”

而后让百姓们帮忙传递。

汉家百姓早就对元朝怨愤盈天,自然乐意帮忙,于是这些饼子被百姓们传到各路起义军手里。得到消息的起义军,在中秋节那天一同出击,不久之后就把元朝赶回了大漠。

建立大明,当上皇帝的朱元璋,有感于这饼子的功劳,就经常在中秋时做饼子摆宴。这一天又是中秋节,所以这饼子就被正式命名为“月饼”。

这个故事听起来相当精彩,可毕竟是故事。推翻元朝的过程,也并没有那么容易,而是险象环生。各路起义军更是没有那么团结,勾心斗角互相提防才是常态。

那么月饼真正的来历,到底是什么呢?

月饼跟中秋节是分不开的,而中秋节的起源十分久远。在上古时代就有记载,最后在汉代的时候完成普及,定型于唐朝。

在上古时代生活的人们,对各种天象十分崇拜,圆月就属于特殊天象,所以中秋节最早之前叫“祭月节。”最终把时间定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然而这个日子在每年农历八月的日子都不一样,圆月经常不会出现。

聪明的老祖宗们,就把日子调到了八月十五。

既然是祭祀,自然就需要贡品,月饼就是古代人们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时间一久,就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这个说法虽然可靠,但文字记载不多。关于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的《洛中见闻》。

里面说在中秋节举行的曲江宴上,唐僖宗让人送月饼给新科进士们吃。所以考证认为中秋节吃月饼是从唐朝开始,又经北宋传至民间,最终在明朝成为全民习俗。

虽说是全民习俗,可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巨大,饮食习惯也大不相同。所以各个地区的月饼口味也大相径庭,其中不乏一些黑暗料理。

比如广西的螺蛳粉月饼,月饼皮跟正常的无异,可馅料却是用酸笋、米粉、豆角制成的。如此霸道的创意,让韭菜月饼直接选择认输。

再如四川的藤椒牛肉月饼,馅料集合了主流的火锅料,诸如牛胸肉、牛百叶、牛蹄筋、牛舌、牛肚等等。不过那味道,也的确是绝了。

河南朋友也不甘落后,费尽心思地做成了胡辣汤月饼。汤和饼的完美融合,哪怕是黑暗料理,我也特别想尝尝了。

以上只不过是奇葩月饼的一小部分,也正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正如八月十五的那轮圆月,照在所有人的心头,哪怕有人不能回家,也知道自己跟家人同在一轮明月下,同时寄托着相思之情。

中秋节,吃的是月饼,咽下去的却是相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