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战时期的简陋飞行器到现代化的空中力量,军用飞机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航空技术的飞跃进步和其在战争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如今,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机已成为衡量一国空中实力的重要指标,为此大家对于各国的空中力量也十分好奇。
美国权威军事媒体WDMMA就对此进行了一场大排名,其中美国军用飞机有13423架,俄罗斯有4063架,相互之间差了整整一个数量级!
那么,我们的军用飞机又有多少架呢?

在当今全球的空中力量版图中,美国空军凭借其庞大的战机数量与先进的技术水平,稳居世界领先地位。
如今,美军战机数量高达13423架,这一数字涵盖了空军、海军、陆军以及海军陆战队的各类飞行器,占据了全球战机总量的四分之一。

美军现役战斗机数量为1511架,轰炸机132架,特种作战机313架(包括著名的A-10攻击机),直升机213架,运输机677架,加油机555架,侦察预警机247架,教练机1541架。
值得一提的是,美军拥有3678架F系列战机,这一庞大的机群能够随时补充前线可能出现的损耗,为其持续作战提供了坚实的装备保障。
从主力机型来看,美军的第五代战斗机阵容堪称豪华,178架F-22A“猛禽”作为重型空优战机,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空战中拥有显著的技术代差优势。

其先进的隐身技术、超机动性以及强大的航电系统,使其成为了空中的霸主。
而F-35“闪电”系列则有116架,其中以空军型F-35A为主,这款战机兼顾了三军通用性,能够满足不同军种的作战需求。
在第四代战斗机方面,F-16C“战隼”数量多达789架,并且在不断升级,持续更新至第五代航电系统,战斗力不容小觑。

F-15系列也有428架,包括218架F-15E攻击鹰和210架F-15C空优型,它们在制空作战和对地攻击任务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战略威慑力量上,美军现役主力B-2“幽灵”隐形轰炸机虽然性能卓越,但维护成本高昂。

而正在研发中的B-21“突袭者”则备受瞩目,其计划替代B-2,旨在进一步强化核打击与穿透能力,有望在未来成为美军战略威慑的中流砥柱。
然而,美军战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像F-15、F-16等机型平均服役时间超过20年,部分甚至是冷战时期生产的,老化问题严重。
A-10攻击机由于替代计划(如“穿透型制空平台”OA-X)资金不足,不得不被迫延长服役。
F-22更是因为零件停产导致维修困难,近年来多次发生坠机事故,F-16在训练中也频发机械故障,这些都暴露了美军后勤保障体系存在的缺陷。

在冷战时期,为了与美国争夺制空权,苏联倾尽全力研发出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战机。
其中,米格-15在朝鲜战争中大放异彩,凭借出色的性能让世界见识到苏联航空工业的实力。
而米格-25更是以3.2马赫的惊人速度,打破了高空侦察的限制,成为当时航空技术的一座巅峰,令西方世界为之侧目。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的航空遗产,然而,由于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航空研发一度陷入停滞。
整个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航空水平长期停留在苏联时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但自90年代末起,俄罗斯空军开启了现代化进程,积极投入研发资源,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2017年,俄罗斯成功推出第五代战斗机苏-57,这款战机具备出色的隐身能力与先进的航电系统,重新确立了俄罗斯在全球先进战机领域的地位。
如今,俄罗斯空军总数达到4063架,在全球排名第二,虽与美国的庞大机群存在差距,但依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空中力量。

从细分类型来看,战斗机有912架,其中主力为苏-35和苏-57;支援飞机197架,运输机410架,教练机487架;直升机数量最多,达1758架,占总数的43.3%。
在军种分布上,空军作为主力拥有3694架战机,占总数的90.9%,承担着主要的制空作战和战略打击任务。

海军航空拥有384架战机,侧重海上侦察与反潜任务,为俄罗斯海军的远洋行动提供空中支持。
俄罗斯主力机型性能卓越,苏-57被称为“隐形杀手”,其雷达反射面积低于1平方米,不仅具备强大的空战能力,还能兼顾对地打击与电子战任务。

与美国的F-35相比,苏-57在机动性与火力上占据优势,不过隐身性能稍逊一筹。
苏-35“超级侧卫”配备矢量推力发动机,能够实现著名的“眼镜蛇机动”,在叙利亚战场的实战中,苏-35展现出了出色的对地支援能力,精准打击地面目标。

尽管俄罗斯空军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金短缺、技术更新速度相对较慢等。
但凭借其深厚的航空底蕴和不断进取的研发精神,依然在全球空中力量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航空工业基础薄弱,在苏联的援建下,逐步搭建起航空工业体系。
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援助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还为我国培养了首批航空技术人才。
到了80年代,中国航空工业实施“两个跨越战略”,大胆跳过二代机的研发阶段,直接向第三代战机发起冲击。

1986年首飞的歼-7,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战机的开端,尽管歼-7在当时性能有限,但它是我国航空工业迈向自主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如今,中国战机实力已不容小觑,公开统计显示,中国拥有各类战机3259架,涵盖空军、海军、陆军航空兵。

考虑到部分机型可能因保密需要未被计入,实际数量或许更为可观。
空军作为空中作战的核心力量,拥有1966架战机,其中战斗机1215架;轰炸机120架,主要为轰-6系列;运输机238架;加油机仅有3架伊尔-98。

海军航空兵拥有436架战机,其中战斗机182架,包括苏-30MKK和歼-15。
苏-30MKK具备强大的对海、对地攻击能力,而歼-15作为我国首款舰载战斗机,让我国航母战斗群具备了更强的作战能力,轰炸机30架,能够对海上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陆军航空兵以直升机为主,拥有857架,其中751架直升机中包含直-10和直-20等先进机型。
直-10作为专用武装直升机,火力强大,为陆军提供了有效的空中火力支援;直-20通用性强,可执行运输、搜救等多种任务。
在先进战机领域,2017年列装的歼-20无疑是我国空军的王牌,虽然具体数量未公开,但有人推测在200架以上。

歼-20速度超越俄制苏-57,隐身性能对标美国F-22,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特点,是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杰出成果。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尽管与美国在战机数量和部分技术上仍存在差距,但在先进战机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要空中力量。

环球网——2016-05-23《日媒:中国拥有3000多架飞机 战机虽多却有硬伤》

环球时报——2018-09-18《美称中国战机数量仅比美少20% 美空军想扩军却没钱》

人民网——2018-10-26《美媒估算2030中美俄战机数量 中国有500架五代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