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狼吃肉,群狗吃屎:成年人的生存真相藏在朋友圈里

大桃小桃的慢生活 2025-03-24 10:44:28

01 你朋友圈有2000人?其实挺可笑的

刷朋友圈,发现张总又晒了张酒局合影。五年前我陪他在城中村吃沙县时,他微信好友不到50人。现在他通讯录躺着2376个"兄弟",却连借三万块都要抵押房产证。

狼群只在捕猎时协作,狗群连拉屎都要互相闻屁股。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早就写在动物世界里——社交质量与人数成反比。我见过最蠢的行为,是有人把微信好友数当战利品挂在签名栏。

02 合群是弱者的慢性自杀

公司茶水间挤着聊明星八卦的,永远是月薪不过万的实习生;凌晨在烧烤摊吹瓶的,基本是五年没涨薪的老员工。群居动物的安全感,本质是抱团腐烂的遮羞布。

为什么说强者的独处是战略选择:

1、当五个人的意见在脑子里打架,最终执行的一定是最平庸的方案;

2、酒桌上的"内部消息"90%是二手谣言,剩下10%是过期情报;

3、每场应酬消耗的精力,足够处理三个紧急项目(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03 强者把决策权焊死在手里

去年有个创业者在破产前夜找我喝酒,手机里二十个未接来电全是"兄弟"。我当着他面删了通讯录里487个联系人:"你现在打借钱的电话,能接通超过30秒的不超过3个"。

独狼式生存法则:

1、把"我认识XXX"改成"XXX需要我"

2、真正的资源置换从不说"改天约饭"

04 你的秘密正在成为别人的筹码

上个月某公司总监被下属举报,证据是五年前酒后的牢骚话。这年头连夫妻聊天记录都能当呈堂证供,你还敢在酒局掏心窝子?

信息管控三板斧:

1、把手机当棺材,所有秘密躺进去就别再诈尸;

2、超过三个人的场合只说天气预报;

3、把"兄弟"当动词用而不是名词;

05 社交能量守衡定律

很多做私募的,每年生日只收两种礼物:寺庙禅修套餐和五星酒店房券。他办公室挂着字画:"人脉是会呼吸的痛,钱在卡里才安详"。

成年人的能量管理公式:(独处时间×专注度)÷无效社交次数=财富增长速率

06 独处是最高级的筛选机制

看着地铁口成群结队吃麻辣烫的年轻人,想起十年前教我炒股的师傅说过:"当你发现周围没人值得学习时,才算真正毕业"。

后记

昨天删光了所有行业交流群,退群前发了最后一个红包。看着屏幕上跳动的"谢谢老板",突然想起《动物世界》的经典解说:"当狼王开始清理族群时,说明旱季要来了"。

关上门,做自己的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