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彭德怀每月工资23元,他向组织写信:能不能多补助些生活费

鉴史忆往啊 2025-02-05 10:56:13
前言:

1969年,身处北京的彭德怀元帅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劳碌一生的他在此时也患上了疾病,更重要的是他每个月只能领到23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日常的开销。

百般无奈之下,彭德怀亲自向组织写了一封信,希望组织能够多补助一些生活费。

彭德怀元帅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什么晚年的生活会如此窘迫?组织看到彭德怀的请求信后又会如何处理?

攒下万元存款

彭德怀元帅的信件寄出去不久后,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就收到了这封信,他们声泪俱下的表示:“彭总一生都非常的简朴,如今他亲自写信求助,可想而知,他的生活已经很难维持下去了。”

正如工作人员说的那样,彭德怀元帅平常的生活非常朴素,从他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他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彭德怀勤俭节约的品质是从小建立起来的,正是因为亲身经历过贫困的生活,他才会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

彭德怀出生于1898年,他的家中的也曾有几间茅草屋,几亩农田,只可惜他的母亲很早就因为痢疾离世,他的父亲也身患哮喘,长时间卧病在床。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他们将家中的田地和物品尽数变卖,到最后只能乞讨为生。

彭德怀元帅在回忆录中提到:“那时候是最艰难的一段生活。”

13岁那年,为了补贴家用,彭德怀只能在煤窑里当苦工,每天拼死拼活的工作,却依旧无法满足家庭的开销。直到彭德怀参军之后,军队总会每个月发放5.5元的工资,这才勉强解决了生活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身为开国元帅,不仅能得到国家的额外补助,还能够买到市面上不常见的新鲜食材。

到了1955年的时候,彭德怀元帅每个月都能领到585元的工资。但他并没有被富裕的生活冲昏了头脑,每天吃的饭菜和普通家庭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会偶尔买一些酒解解乏。有时候饭菜没吃完,他也会让警卫员把剩饭留下来,等到下一餐的时候热一下再吃。

当彭德怀从朝鲜战场上回国后,每天都要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出远门也是常有的事情。组织看到他依旧开着一辆老式的汽车,不仅速度慢,坐起来也并不舒服,于是提议给他换一辆新款的轿车。

警卫员知道这件事情后,担心彭德怀会拒绝这项提议,专门向彭德怀介绍的新轿车的许多优点和功能。彭德怀却说:“这辆汽车还能使用,未必要换新的。再说了,世界上的好东西还有很多,总不能都给我拿来用吧。”

到了1959年,彭德怀被辞退,但是他的待遇却并没有因此降低,只是工资相较于以前少了很多。彭德怀移居到吴家花园后,自己开辟了一块田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民生活,反而使他攒下了更多的积蓄。

六年之后,毛主席委派彭德怀担任大三线的建设工作,他也因此重新复出。有了工作之后,彭德怀的工资却并没有提高,由于他从中央转移到了地方,工资也下降了不少。根据西南地区的情况,每个月能给彭总发放的工资仅有23元。

虽然彭德怀晚年的时候工资并不高,但是凭借着多年来的勤俭节约,彭德怀在自己的保险柜中存下了1万元积蓄,足够自己的晚年生活。

既然如此,是什么原因导致彭德怀写信提出增加生活费的请求呢?

钱要帮助有需要的人

彭德怀元帅虽然在生活上特别简朴,但是他却并不吝啬,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他总会出钱出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1957年,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水库的修建和完善,彭德怀知道自己的家乡用水特别困难,于是给湘潭地委写信说:“如果在乌石峰下的楠木冲修建一个水库,能够解决乡亲们用水困难的问题。”

水库工程启动后,彭德怀主动捐出了500元,帮助家乡的水库建设。水库建成之后,当地的大队打算在水库中养鱼,以此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彭德怀又亲自回乡查看,并且留下300元,为当地百姓提供养鱼资金。

不仅如此,彭德怀每年都会给家乡捐助100元,资助当地的贫困百姓,大力支持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1973年,彭德怀因病住进了医院,他的侄女彭梅魁带着一些慰问品前来看望他。

看到病床上躺着的彭德怀后,彭梅魁红着眼眶说道:“伯父,你的身体好些了吗?我从外地买来了一些平常吃不到的东西,有巧克力、麦芽糖,您快尝一下。”

彭德怀看着侄女将这些稀罕物拿过来的时候,疑惑的询问道:“这些东西都不便宜吧,你哪来的钱给我买东西呢?”

为了不让彭德怀担心,她心虚的说道:“我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有三十元,除了日常的开销外还能攒下不少,您就不用担心了。”

彭德怀对他的侄女非常了解,现在这种特殊的时候,她又怎么能找拿到这么高的工资呢?彭德怀虽然嘴上并没有说什么,但他还是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

彭梅魁回去后不久,她就被邀请到了北京卫戍区,工作人员将一个包裹递给她,里面有一些衣物和一封信,信中还夹着800元钱。读过信后,彭梅魁才知道,自己的演技根本没有骗过自己的伯父,这些东西也是彭德怀用来资助她生活的。

景希珍在彭德怀身边当了十多年的警卫员,彭德怀对他也格外的关照,他在生前还特意嘱咐自己的侄女:“景希珍在我身边带了这么久,从来到没有享受过任何好处,我死后组织如果退还了存款,你就拿出3000元交给他,不要让人家寒了心。”

生活困难的真相

彭德怀虽然经常给家乡和百姓捐钱捐物,但是真正让他生活出现巨大转变的原因,还要从1966年说起。

西南三线建设开展不久后,中国就迎来了十年的特殊时期,彭德怀也因此受到了牵连。

1966年年底,反动势力前往成都,将彭德怀带回了北京。回到北京后,彭德怀经常遭到批斗,能够拿到的生活费也越来越少。

不仅如此,反动势力来闯进了彭德怀在南京的住所,将他家中值钱的物品全部抢走,彭德怀存放在保险柜中的一万元积蓄也被洗劫一空。

由于生活上的重大变故,彭德怀被迫停止了对家乡的援助,可即便是这样,他的生活也很难维持下去,只能向委员会申请提高生活待遇。

幸运的是,彭德怀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委员会的一致认可,他们将彭德怀每月的补助提高到了100元,他的生活也有所好转。

总结

即便是到了人生的低谷,彭德怀都没有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以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恩人。

1979年,组织退还了彭德怀的存款,他的家人则按照彭总的遗愿,将其中的3000元拿出来交给的景希珍,又从剩余的存款中拿出了1000元捐给家乡,弥补此前中断的捐款。

时间会检验一个人的真心,很明显彭德怀元帅就是通过了检验的那个人。新中国成立前,他是奋战在革命事业前列的领导者,和平年代中,他又凭借着谦虚和淳朴的品质,赢得了中华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成为了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