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羡慕人际交往自如的人,因为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之一都是“以德服人”,“以德”就是“以德地制人、以德地制胜”的道理,也就是说,你拥有别人所没有的“德”。真正有德行的人,只会以德地制人和制胜,而不会自作聪明地以自私的方式获得别人的认可或欣赏,所以,有些人,你越是和他交往融洽,他就越是容易和你处成朋友,而那些看上去很容易和别人处成朋友、彼此间相互欣赏和认可的人,要么是他们真的没有德行,要么就是自作聪明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地位,想做好自己却做不好别人,这样的人,是不会交到真心的朋友的。
交友不深,不管有多么好的道理,时间久了就觉得没用;人脉不广,不管有多大的本事,时间久了就会很尴尬,所以还是交浅言深。交友,不要太过于执着于用道理去理解他。因为有时候,人们的道理往往是为了自保,而不得已而为之,当被道理摆布和操纵时,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失去平衡,就会开始争斗;但如果你执着于用道理来理解他们,就会让他们更加的反感和憎恨你的道理。你若执着于去理解他们的道理,就会和他们产生一种莫名的冲突,这种不被理解的交流往往也就是一种“你是我的剑、我是你的盾”的矛盾结果。
道理可以有用,而执着于执着于用道理来理解世人,就是一种自我的凌驾,这就不是交友该有的方式了。看清事实真相,就容易得罪人,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做人格局,你永远都无法理解;看清事实就是要先做人和懂人情世故,而在你看到这一切之前,是需要先把基础知识搞清楚的。做人要懂得两个概念,一个是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可轻易说伤害别人的话,另一个是识别人心的复杂和难,别轻易对别人动了心,一旦动了心,那伤害别人、处处得罪人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这就可以说是人情世故的智慧。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看透这两条“底线”,你会看透别人吗?“关系之外”底线一:别人都是朋友,你凭什么只做朋友?有一句话叫“关系之外,尽量少做朋友”,大意是,不要和对方太亲近,就和大路上的汽车司机一样,别太容易和他成为朋友。这个理论听上去似乎很荒谬,很像是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却容易被人利用的逻辑混乱的理论,但是细细想来,会发现这种“关系之外”的底线的确是极其重要的。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和别人形成相互利用和保护的关系时,是不够清醒的,就像那句话:“关系之外,你凭什么只做朋友”。所有的伤害和冲突,都可能从这里开始。你只在别人需要你时才去陪伴,在你需要支持时才去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