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已经抵达中国。这次布林肯的访华之旅开启之前,在美国就有不少政客和媒体声称,布林肯将会与中方讨论中俄在某些领域合作的问题。换句话说,美国一些人想从中国这个方向,削弱俄罗斯的经济收益,进而影响俄罗斯在俄乌战场的军事能力。
最近一段时间,中俄全面合作正在步入全新阶段,两国在粮食安全和能源领域的深入融合发展变得更加密切。在经贸关系上,中俄积极开展各领域全面经济融合合作,双方在能源、粮食和大宗商品领域的“背靠背”务实合作也正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中俄两国贸易额高达2401亿美元。这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粮食成为俄罗斯对华出口的重中之重,2023年上述大宗商品出口占俄罗斯对华出口的75%。俄罗斯在我国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领域的主导性地位正在凸显。
据统计,去年俄对华出口原油总计超过亿吨,俄罗斯联邦也因此一跃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
有分析认为,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产品进口国和消费国之一,中国为寻求油气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直在拓宽油气资源供应渠道。鉴于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油气资源供给渠道的多元化,能够大幅度降低中国能源安全风险,减少受制于人的危急情况发生。
与此同时,中俄之间陆续修建大型油气管道工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对马六甲、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苏伊士航线等海上能源通道的依赖,中俄能源管道合作,进一步降低了我国在能源通道上面临的风险干扰。
总体上来说,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激烈的国际政治博弈严重冲击了俄与欧洲国家之间的油气能源合作,迫使普京政府不得不加快“战略东移”,加快开展与印度、中国等亚太国家之间展开更密切的能源合作,俄罗斯油气出口开始从“全面倒向欧洲”向亚太地区逐步倾斜,这一态势上的重要变化让普京当局下定决心要改善和加强与中方的能源合作。从近期中俄几个大型能源合作项目上可以看出,俄罗斯有关方面一改过去“拖沓推诿、三心二意”的行事作风,开始高度重视中方相关需求,一再表态要全力保障对华供应,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看到,2022年9月,俄罗斯与德国之间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俄罗斯通往欧盟的天然气管道暂停使用。而中俄两国天然气贸易额开始逐年递增。2023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800万吨液化天然气,同比增长23%,在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家排名来看,俄罗斯位列第三,占比18%左右,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卡塔尔。
有舆论认为,回顾中俄之间的合作历程,中俄能源合作总是在俄罗斯陷入困局的时期出现较大进展。当下国际政治博弈局势对俄方极为不利,为了避免被西方国家完全封锁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俄罗斯调整能源合作的方针显然势在必行,欧美国家的“极限施压”导致俄罗斯油气工业面临严峻考验,而这时也正是中俄油气合作的历史机遇期。
总体上来说,中俄两国继续巩固全方位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在北极能源通道、“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和清洁能源重点领域的长期合作,推动实施若干个战略合作项目,积极拓展双方各种合作形式,加强中俄之间极地能源开采、页岩油等能源技术和设备领域的合作,共同维护两国和全球能源安全,继而促进全球能源开采技术提升,稳步实现能源转型和节能减排,有利于中俄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中俄粮食安全合作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众所周知,中国人口基数大,粮食问题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量始终稳居世界第一位,保持了高水平的粮食自给率。
但是,我国粮食安全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粮食质量、来源和价格的要求逐步提高,国内外粮食价格差异以及国内粮食种类供需不平衡等因素,使得我国部分粮食品类仍然需要进口。
特别是我国居民对肉蛋奶等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用于饲料用途的谷物产品,以及用于食用油加工的大豆、玉米等粮食进口开始逐年增加,为了保证我们基本口粮耕地面积保持稳定,从国外进口粮食成为一种分散粮食安全风险的必然。
虽然俄乌冲突导致两国粮食产量、化肥供应和出口受到严重限制,进而推动国际粮食价格飙升,但是鉴于中俄之间的大量陆路通道,粮食的总体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粮食可谓得天独厚,今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了创纪录的1.25亿美元粮食。根据统计数据,俄罗斯对中国大麦、小麦和燕麦均有大幅度增长。
综上所述,中俄两国在粮农领域存在较大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的全面粮食贸易合作,不仅可以提高中国粮食供应和基本口粮生产的稳定性,而且对于拓宽中国粮食安全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网络
中俄携手必破美国霸权
中俄互补性强,应加大力度合作
资源优势 地域优势 人才优势,将使两国为世界经济与金融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