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陨落的三位唐朝名将:其中两位死于自己人之手!

情怀历史如风 2024-08-01 23:51:00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值得注意的是,安史之乱中,有三位唐朝名将陨落,其中两位更是死于自己人之手。

一、高仙芝

高仙芝(?—756年1月27日/1月24日),高句丽贵族,唐玄宗时期将领。众所周知,巅峰时期的唐朝,海纳百川,有多位其他名将的将领得到了重用,其中自然包括了高仙芝。

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高仙芝出身于武将世家,自幼习武,武艺高强。高仙芝早年随父在安西任职,但未受重用。后来,高仙芝被夫蒙灵察提拔重用。公元741年,高仙芝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公元747年,唐朝和西南吐蕃等交恶,唐玄宗派高仙芝出征攻打小勃律。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高仙芝多次出征,使帕米尔以南地区得以平定。这些国家的归顺,有效地遏制了吐蕃的前进,中国的影响扩展到里海以南。高仙芝深得玄宗信任,成为了英雄,并有常胜将军的美誉。对于这样一位屡立战功的名将,晚年被李隆基征召到朝廷,加特进,兼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员。

不过,高仙芝后来又领导怛罗斯之战,惨败而归。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场战役的失利,自然成为高仙芝不光彩的一面。但是,高仙芝不会想到的是,他的惨败远不止于此。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退守潼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考虑到安禄山士气正盛,坚守不出的策略是十分合理的。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值得注意的是,唐玄宗冤杀二人,可谓是自毁长城,安禄山趁势在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二、封常清

封常清(?-756年),唐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人。封常清年少时,曾随外祖父流落在安西胡城。外祖父死后,封常清无所依靠,过着清贫的生活。三十多岁时,封常清投到安西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的麾下从军。并自荐到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麾下任侍从。自此之后,封常清的才能得到开了施展。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封常清随高仙芝征讨达奚部叛乱,因功授任叠州戍主,并任四镇都知兵马使判官。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任河西节度使,奏请封常清为判官。天宝十一年(752年),封常清升为安西副大都护,摄御史中丞,持节充安西四镇节度、经略、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天宝十二年(753年),封常清率军进攻大勃律国,迫使其归降。

天宝十四年(755年12月)十一月,封常清奉命至洛阳征讨安禄山,战事失利,随高仙芝退守潼关。到了天宝十四年(756年1月)十二月,唐玄宗听信边令诚谗言,杀害了封常清。值得注意的是,常清临死之前,仍对唐朝忧心忡忡,他对李隆基说:“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樱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

三、哥舒翰

哥舒翰(?-757年),安西(今新疆南疆库车)人,突厥突骑施人。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哥舒翰常年客居长安,初为陇右节度使王忠嗣衙将,屡从征战,勇冠全军,累擢右武卫将军,副陇右节度、河源军使。天宝六年(747年),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使。次年,于青海击败吐蕃,兼河西节度使,封西平郡王,为左仆射平章事。

不过,在立下赫赫战功后,哥舒翰因为身患疾病,所以在长安居住下来。安禄山叛乱时,哥舒翰被唐玄宗任命为兵马副元帅,统军二十万,守潼关。可是,因为遭到杨国忠的猜忌,哥舒翰放弃坚守的策略,主动和安禄山的叛军作战,结果失利,并被囚禁在洛阳。

等到公元757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兵败撤退时,将哥舒翰杀害。朝廷后来追赠他太尉,谥号为武愍,也即哥舒翰的结局同样是令人同情和惋惜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