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癌,肛门先知?医生:肛门若常有4种不适,警惕癌症在靠近

忆彤评健康 2025-04-15 06:14:32

老王,今年55岁,是个地道的北京出租车司机。每天清晨,他准时起床,泡一壶浓茶,点根烟,穿上那件有些褪色的绿色夹克,开着车穿梭在首都的街头巷尾。老王身体一直硬朗,年轻时能扛着百斤麻袋爬五楼不带喘,退休后还常跟老伙计们打太极、搓麻将。可最近半年,他总觉得肛门有点“不对劲”。起初,他没当回事,觉得可能是“上火”或者“痔疮”闹的,毕竟上了年纪,哪能没点小毛病?

可渐渐地,老王发现,肛门的不适越来越频繁。时不时有种坠胀感,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里头;大便时偶尔还会有血迹,鲜红的,滴在马桶里格外刺眼;更烦人的是,排便总觉得排不干净,每次上完厕所还得再蹲一会儿。最让他不安的是,最近肛门附近老是瘙痒,抓也不是,不抓更难受。他开始有点慌了,半夜刷短视频时,看到一个医生科普:“肛门异常,可能是癌症的信号!”老王吓得一激灵,烟都忘了抽,赶紧点开视频反复看。

这事让老王坐立不安。他想起自己有个老同学得了结直肠癌,早期也是肛门不舒服,拖到晚期才查出来,手术化疗折腾得人不人鬼不鬼。老王越想越怕,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医院挂了消化科的号。医生听完他的描述,皱了皱眉,安排了肛门指检和结肠镜检查。结果还没出来,老王的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了。

像老王这样,因为肛门不适而开始警惕身体健康的人,其实并不少见。肛门,这个我们平时羞于提及的部位,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敏感”。它不仅是我们消化道的“出口”,还是身体健康的“哨兵”。医生常说:“体内有癌,肛门先知。”这话听起来有点吓人,但真有科学依据吗?肛门异常,身体的“报警器”

一、为什么肛门能“预知”癌症?

肛门是消化道的末端,连接着直肠和结肠。这些地方正是结直肠癌的好发区域。据**《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2023年的数据,结直肠癌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中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且发病率还在上升。更可怕的是,早期结直肠癌**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肚子痛、便血严重时,癌细胞可能已经扩散了。

肛门之所以能“报警”,是因为它对直肠和结肠的异常变化特别敏感。比如,肿瘤长在直肠或结肠末端,会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坠胀感;肿瘤表面破溃,可能导致便血;癌细胞还可能刺激肠道黏膜,改变排便习惯,甚至引发瘙痒。所以,肛门的不适,有时候真是身体在“喊救命”。

不仅如此,肛门的异常还可能跟其他癌症有关。比如,前列腺癌、卵巢癌或盆腔肿瘤,也会通过压迫或转移,引起肛门的不适。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张涛教授曾说:“肛门是身体的‘晴雨表’,别小看它的信号,及时检查能救命。”

二、肛门这4种不适,可能是癌症的“前兆”

老王的不适,其实已经有了不少“线索”。医生总结了肛门常见的4种异常信号,提醒大家要高度警惕:

便血,反复且颜色鲜红或暗红便血是很多人忽视的症状,以为是痔疮就掉以轻心。可结直肠癌的便血,往往和痔疮不同。痔疮的血通常是鲜红的,滴在便纸上或马桶里,而结直肠癌的血可能混在粪便中,颜色偏暗红,甚至像果酱一样黏稠。老王一开始以为是痔疮,可便血越来越频繁,还伴着腹胀,这就不是简单的小问题了。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指出,超过50岁的成年人,如果反复便血,必须做结肠镜排查癌症风险。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上完厕所,总觉得排不干净,肛门像被什么堵着?这是直肠癌的典型信号。肿瘤在直肠里越长越大,会压迫神经,引起坠胀感,甚至让人觉得肛门有“异物”。老王就常抱怨,蹲厕所的时间越来越长,排便后还得“再努把力”,这让他特别烦躁。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李医生提醒:“排便不尽感持续超过两周,尤其是伴有体重下降、乏力,赶紧去查!”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正常人排便有规律,可如果突然便秘几天,又莫名其妙腹泻,甚至一周内两种状态轮番上阵,千万别不当回事。结直肠癌可能堵塞肠道,导致粪便通过受阻,引起便秘;肿瘤刺激肠道黏膜,又可能引发腹泻。老王的排便习惯这半年就乱了套,早上拉稀,晚上又便秘,搞得他饭都不敢多吃。《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研究显示,排便习惯改变是结直肠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40岁以上人群尤其要警惕。肛门瘙痒,反复发作肛门瘙痒听起来有点尴尬,但它可能是癌症的“隐形信号”。肿瘤分泌的黏液或炎症物质,会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老王就老忍不住抓,抓破了还流脓,抹点药膏也不管用。医生检查发现,他的瘙痒跟直肠的异常病变有关。301医院肛肠科专家王教授说:“肛门瘙痒如果超过一个月,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做肛门镜或结肠镜,别拖!”

三、别慌!这些情况也可能引起肛门不适

当然,肛门不适不一定就是癌症。老王一开始也吓得不行,觉得自己“完了”。可医生告诉他,很多良性疾病也会引起类似症状,比如:

痔疮:便血、坠胀、瘙痒的“头号嫌疑人”,但通常血是鲜红的,且与排便直接相关。肛裂:排便时撕裂般的疼痛,血迹常附在粪便表面。肠炎:腹泻、腹痛常见,肛门可能有灼热感。肛周脓肿: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能引起瘙痒或坠胀。

不过,医生特别强调:“自诊很危险!”老王这样的“老司机”,觉得自己“见多识广”,差点因为拖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肛门不适超过两周,或者症状反复发作,赶紧去医院,别自己当“神医”。

四、如何远离“癌症危机”?

老王最后确诊了直肠息肉,幸好是良性的,但医生警告他,如果再拖,可能恶化成癌。经历这次“虚惊”,老王彻底改了生活习惯,也开始跟朋友们“现身说法”,分享防癌经验。医生给的建议,其实也很实用:

饮食清淡,多吃粗粮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建议,每天吃至少30克膳食纤维,比如燕麦、红薯、芹菜,能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致癌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老王现在每天早上一碗杂粮粥,午餐必有绿叶菜,肠道舒服多了。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有家族史的要更早。老王现在每年体检必查肠道,医生都夸他“觉悟高”。美国胃肠病学会(AGA)数据显示,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90%,晚期却不到20%。戒烟限酒,远离致癌物老王戒了30年的烟,酒也只在逢年过节喝点。《英国医学杂志》(BMJ)研究表明,吸烟和长期酗酒会显著增加结直肠癌风险。运动起来,增强免疫力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太极、骑车,能降低癌症风险。老王现在每天打一小时太极,精神头儿比年轻时还好。

结尾:从老王到你,健康从“肛门”开始

老王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人的健康盲区。肛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可能藏着生命的秘密。便血、坠胀、排便不尽、瘙痒,这些信号看似普通,却可能是身体在“求救”。别像老王刚开始那样,觉得“忍忍就过去了”,更别因为害羞而拖延就医。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忽视。

健康,不是等失去才去珍惜。从今天起,关注自己的肛门,听听它的“悄悄话”。多吃蔬菜,少熬夜,按时体检,癌症就不会轻易敲门。老王现在逢人就说:“身体的事,拖不得!肛门一有问题,赶紧查,别怕丢人!”希望你也能像老王一样,把健康攥在自己手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