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被陷害,两次中计破了色戒,去世后舌头烧不烂化成舍利子

安国说历史 2023-05-08 23:25:08

佛家有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是说,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缘结合而生,不需对世间强求。一切事物都将回到其本源之中。对于世事要保持空寂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现实中的虚妄,回归到本源。

可以说,这简单的一段话构成了佛学的基点,而翻译这一段话的人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人物,屡次破色戒,仍然被后世尊称为圣僧的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的名字是梵语的音译,而其意译则是童寿,活跃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是汉传佛教著名译师,《金刚经》、《法华经》、《中论》、《大智度论》这些著名佛教经典的汉文版本都是他翻译的。

一、西域圣僧

鸠摩罗什出生于龟兹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他的父亲是鸠摩罗炎,是天竺的国相之子,避位出家为僧。当鸠摩罗炎出家修行的时候来到了龟兹国。

也许是鸠摩罗炎才华横溢,长相出众。国王看上了鸠摩罗炎,想把他留在身边,于是强逼着他娶自己的妹妹耆婆为妻。

鸠摩罗炎拗不过国王,只好接受。虽然结了婚,但是鸠摩罗炎仍然每日诵读佛经。耆婆可能是受丈夫的熏陶,耳濡目染,对佛法也起了兴趣。耆婆生下鸠摩罗什和弗沙提婆后出家,意欲修成正果。

鸠摩罗什就在这样的家庭中出生,自然从小就接受佛学教育。当时的西域佛法传播十分广泛,这也影响了鸠摩罗什。所以,鸠摩罗什在七岁的时候就出家为僧,成为了一名小沙弥。

虽然鸠摩罗什年纪不大,但是聪颖非凡,记忆力惊人。他一天可以诵读上千部经典,并且可以将内容熟记于心。到他九岁的时候,鸠摩罗什和母亲一同前往其父鸠摩罗炎的家乡天竺北部的罽宾,向罽宾王的从弟和许多僧人学习佛教经典。

鸠摩罗什在天竺虚心求学了三年。这三年间,他日夜苦读,并且拜高僧为师。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鸠摩罗什的佛法也日益精进。

到了鸠摩罗什十三岁的时候,他来到了疏勒,这时他已经可以开坛讲座了。当时有名的佛学学者都前来与他讨论佛法,鸠摩罗什也为迷途之人传道解惑。

国王以及其周围的信众们看到这个沙弥年纪轻轻便有如此高的佛法造诣,都纷纷对他表示钦佩。鸠摩罗什的名声也渐渐在西域地区的佛教圈子之中传开。

鸠摩罗什在开坛讲佛的同时也并不忘记学习新的佛法知识。在当时,西域莎车国的王子须利耶苏摩才学超绝,吸引了鸠摩罗什。听闻有佛学大师的鸠摩罗什不远万里前往莎车国拜须利耶苏摩为师,开始研习大乘佛法。

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他又回到了龟兹王宫受比丘戒,从戒律。后于居留龟兹期间得大品般若经,又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秘奥。

二、屡次破解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佛学也日益发展,信徒群体不断壮大。许多僧人都旅历西域、天竺,以求得到佛法精要。

而当时从中国出发,游历西域各国的两位僧人僧纯、昙充,在龟兹的时候就听说这里有位叫做鸠摩罗什的年少沙门,精通大乘佛法。等他们回国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当时前秦的统治者苻坚。

苻坚听闻西域鸠摩罗什是具有大德大智的圣人,于是他便派遣使节到龟兹国请求鸠摩罗什来中国传播佛教,然而龟兹王怎么可能将自己国家的圣人拱手相让,于是拒绝。

对于求之不得的高僧,苻坚只能动用武力争夺。于建元十八年(382年),派大将吕光领兵七万伐龟兹。一是使龟兹臣服,扩大前秦的统治范围,二就是为了捕获鸠摩罗什。在两年的战争结束后,吕光俘获鸠摩罗什。

这时的鸠摩罗什作为一个战利品被吕光俘获。而吕光并不是一个信佛的人,看到鸠摩罗什如此看重戒律,便决心打破他的清规戒律。于是吕光胁迫鸠摩罗什娶龟兹王女阿竭耶末帝为妻。

鸠摩罗什自然是不愿意破坏戒律,然而吕光却给两人灌下了烈酒,并且把两人关在一个房间,鸠摩罗什因为饮了酒而意乱情迷,最终破了戒。

还没等到吕光带着鸠摩罗什回到长安,在淝水之战征伐东晋失败的苻坚去世,前秦也陷入分裂随即灭亡。这消息传到吕光的耳朵里,吕光随即下令盘踞凉州,并称凉王。而鸠摩罗什也被困凉州。

这一呆就是十八年,在这十八年里,鸠摩罗什完全失去了自由,没有离开凉州一步。而好学的鸠摩罗什在受困期间并没有放弃学习,他在这一段时间内已经掌握了中原话。

经历过如此事变的鸠摩罗什的命运已经很惨了,可是上天又给他开一个玩笑。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攻灭后凉,后凉的统治者吕隆出城投降。姚兴不同于吕光,是一个珍惜人才的人。姚兴重视儒学和佛学的发展,听闻此地有西域的高僧,姚兴兴奋不已。

于是,姚兴以国师请鸠摩罗什来到长安,并且鼓励他积极传播佛教。同时他也组织了信徒数千人,和鸠摩罗什一起进行经文的翻译工作。通过鸠摩罗什对佛学的推广,后秦出现了“公卿以下皆奉佛”的盛况。

然而,鸠摩罗什不知道的是,姚兴还有一个任务等着他。姚兴对鸠摩罗什提建议,让其纳妾。原因也很简单,鸠摩罗什的事业需要有人来继承,所以要留下“法种”。

而鸠摩罗什也只好接受,纳妾之后生了两个儿子。可姚兴还嫌不够,又逼迫鸠摩罗什娶了十名妓女。

普通僧侣看到,都纷纷想要娶妻生子。

鸠摩罗什看到这一情况,就召集诸僧,面前摆着装满针的钵盂。他说:“如果有人能像我一样吞这些针,便可以娶妻室。”

然后就拿筷子吃铁针,与普通吃饭没什么两样。诸僧都羞愧不已,打消了娶妻的想法。

三、舌烧不烂

在这之后的十年间,鸠摩罗什积极弘扬佛法,讲求真经,并且积极进行佛经的翻译工作。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公元413年,70岁的鸠摩罗什涅槃。而在他去世前,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今天在众僧面前发誓,如果我所传译的经文没有错误的话,火化之后,我的舌头也不会被焚毁。”

而众僧将鸠摩罗什的遗体火化后,全身都化作骨灰,唯有他的舌头没有被烧毁,化为了舍利。并还在今日接受着信徒的香火供奉。

结语:

鸠摩罗什一生坎坷,即使被称为圣人却难免受到强迫破除戒律。不过对于鸠摩罗什来说,他也许会觉得这一生并非虚度,虽然被关押了十八年,但是他却对中国佛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他屡次破戒,但他也敢于吞针明志,也可谓是无欲无求。也许正应了他翻译的那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也许就是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