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叫停空气监测!

陆不弃 2025-03-13 10:34:30

当地时间3月4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终止“全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驻外使领馆将不再发布空气质量数据。该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依托全球80多个美国使领馆的监测站点,向公众提供实时空气质量信息。然而,由于“预算限制”,这一项目如今被特朗普政府叫停,实时数据已于4日全面停止更新。尽管美国国务院表示,历史数据仍可在环境保护署(EPA)网站上查询,但实时数据的中断意味着该项目事实上已陷入瘫痪,未来能否恢复仍存变数。

美国国务院将项目终止的原因归结于“预算限制”,但这一解释难以服众。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大幅削减海外及环保支出,对环保议题一贯持保守态度,甚至曾多次试图削减环境保护署的预算。这次终止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与其政府整体环保政策收缩的趋势完全一致。批评者认为,该项目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其数据对公众健康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价值。美国国内环保组织指出,这一决定不仅损害了全球环保信息共享,也使美国在国际环保事务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驻华使领馆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长期以来备受关注。2008年,美国驻华使馆率先开始监测并发布北京的空气质量数据,随后扩展至广州、上海等地。这一做法一度引发争论,外交部曾表示,外国驻华使领馆无权在中国境内开展环境监测和数据发布。如今,美国国务院终止全球空气质量监测,意味着这一长期争议告一段落。然而,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一决定不仅削弱了全球环境数据的透明度,也让美国政府在国际环保事务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美国终止该项目后,空气质量监测的责任将更多转移至各国政府和地方机构。然而,在一些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的国家,缺乏独立的环境数据可能导致公众对空气质量状况的认知受限。美国提供的监测数据曾是多方比较的重要参考,如今这一信息源被切断,未来如何填补这一空白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美国的环保政策近年来经历了大幅波动,环保议题成为两党激烈博弈的焦点。从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大规模削减,到拜登政府试图恢复部分环保政策,再到如今特朗普回归后的再次收缩,这一系列举措反映出美国在环保事务上的反复摇摆。环保政策已经不仅仅是科学和环境问题,更成为美国政治斗争的一部分,政党轮替直接决定了国家环保政策的方向。终止全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只是其整体政策方向的冰山一角,显示出美国政府在国际环保事务中的不稳定性。

终止这一项目还可能影响美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公信力。美国政府一直倡导全球气候合作,并曾多次要求其他国家加强环保措施,而自身却不断削减相关预算,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势必影响国际社会对其环保承诺的信任度。在环保事务中,美国本应扮演领导者角色,如今却主动削弱自己的影响力,甚至让位于其他国家,这种政策反复无疑将使美国在国际气候谈判和环保合作中的地位受损。

此外,美国国内的环保组织和科研机构对这一决策表示担忧。他们认为,终止该项目不仅影响国际社会,也对美国自身的环境研究和政策制定造成影响。空气质量数据的减少,将直接影响空气污染模型的建立、公共健康政策的制定以及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减少环境监测投入无疑是对科学治理的倒退。

未来,随着环保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政府是否会在环保政策上找到平衡,仍然有待观察。若特朗普政府继续削减环保预算,美国可能会进一步弱化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角色。而若未来政权更迭,环保政策是否会再次出现剧烈反转,也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无论如何,这一决定已经给全球环保合作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影响深远。

0 阅读:0

陆不弃

简介:风起云翻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