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孙中山原配,为其生养三孩后被寄休书,她只回了一个字

春柏聊历史 2023-02-16 15:31:13

1914年,宋庆龄在姐姐宋蔼龄的推荐下成为了孙中山的秘书,帮助他处理函电,起草文稿以及管理经费等事宜。二人在朝夕相处中产生了革命情谊,宋庆龄为孙中山的伟大品格所钦佩,两人互相爱慕也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与宋庆龄结婚前,孙中山派自己的侍卫长邓卓如及儿子孙科给自己的原配夫人送去了一封休书。夫人非常平静,她问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情况后就表示同意离婚,并让儿子孙科递来一支崭新的钢笔,在信上写下了一个“可”字。

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就是卢慕贞,她对邓卓如说:“我学识浅薄,实在帮不了孙先生什么,有宋女士做他的贤内助,我也就放心了”。当年10月,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卢慕贞还给二人写信祝福。

卢慕贞是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十八岁时就嫁给了孙中山,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虽然二人的结婚是包办婚姻,但卢慕贞是一个传统的女性,她对孙中山是全心全意的爱和付出。

既然如此,她为什么又能够平静的接受丈夫与其他女子的结合呢?难道她的内心真的一点波澜就没有吗?

1867年,卢慕贞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她的父亲早年在美国檀香山谋生,与孙中山的大哥孙眉相识,都是侨商。正是因为这层知根知底的关系,卢慕贞才与孙中山在父母之命下结为了夫妻。

孙中山不是一个被婚姻束缚的人,他长年在外奔波,为革命奔走呼告,与妻子卢慕贞是聚少离多。

卢慕贞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丈夫整日在外,她也毫无怨言,而是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孝敬老人、侍奉汤药、拉扯孩子,将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成了朝廷通缉的要犯,为了不被株连,卢慕贞还带着儿子孙科、长女孙娫和公婆杨氏、嫂子谭氏前往檀香山避难。

在流落檀香山的日子里,卢慕贞对儿子孙科开始了启蒙教育,为他请来家庭教师。在卢慕贞的严格教育下,孙科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革命的失败,孙中山之后又前往欧美流亡,与妻子和家人天各一方。直到1903年,孙中山才回到檀香山与阔别七年的家人团聚。

孙中山在外一心进行着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卢慕贞则为其守护着大后方,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尽着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支持着丈夫的革命活动。

看着年迈的母亲和已经逐渐长大的孩子,孙中山知道妻子付出了太多,他也十分的内疚,对其深情地说道:“这些年你辛苦了,为我侍老抚幼,我很感激”。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一跃成为了首任临时大总统,卢慕贞也苦尽甘来的成为了第一夫人,按理说她的好日子也来了。但卢慕贞却并不适应聚光灯下的生活。

卢慕贞认为自己不擅政治,不喜应酬,不会交际,对丈夫的帮助十分有限,再加上她小时候裹脚,是“三寸金莲”,行动十分不便,所以也常常有自卑之感,认为与孙中山一起公开露面有损他的形象。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卢慕贞感到精神压力巨大,有了退意,最终在南京住了不到一个月就回到了广东老家。

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孙中山也几经沉浮,忙于革命事业中。尽管与卢慕贞相处时间不多,但他仍然非常关心妻子,时常送钱送物或者派人回乡慰问。

孙中山与宋庆龄相识相爱后,还专门征求发妻卢慕贞的意见。卢慕贞的内心必然是痛苦的,但她却胸怀宽广,十分大度,将痛苦深埋在心,丝毫没有犹豫的就同意了离婚。

离婚后的卢慕贞与孙中山仍然时常有书信往来,孙中山也关心着她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卢慕贞与宋庆龄也关系很好,二人还于1924年在广州合影留念。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拉着儿子孙科的手说道:“这辈子,我对不起你的母亲”。这是孙中山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对卢慕贞这些年为自己无私付出的愧疚之情。

孙中山逝世后,远在澳门的卢慕贞得知这一噩耗后,还请人代笔写下了悼念文章,盛赞孙中山是“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人格”。

2 阅读: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