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最受关注的还真不是军衔最高的上将王陵基,因为此公已经垂垂老矣,生活自理能力几乎为零,就是打开大门让他跑,他不用半天就得跑回来:没有人帮他挤牙膏,没有人帮他刮胡子,他甚至不知道哪里可以吃饭睡觉,还不如回到功德林,那里起码有王耀武和杜聿明能帮他的忙,就连绰号“猛子”的徐远举,对王陵基也是客客气气。
徐远举对王陵基客气,那是有原因的:徐远举当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其实是兼职,他的真正职务全称是“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第二处少将处长兼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王陵基1943年就已正式晋升陆军上将,还是蒋系“中执委”, 在西南那一片,是妥妥的“土皇帝”,敲掉徐远举的饭碗甚至取下他吃饭的家伙,对王陵基来说都不是难事——王陵基打过老蒋耳光,跟张群陈果夫都是好朋友,而戴笠死后的军统变为保密局,权势已经大不如前,像徐远举周养浩那样的特务少将,在王陵基那样的老牌军阀面前只能夹紧尾巴。
徐远举不然惹王陵基,当然也惹不起杜聿明和王耀武:杜聿明在四十三名“首要战犯”中排名第三十四,第三十二是阎锡山,第三十三周至柔,第三十五是桂永清,第三十六是王叔铭,杜聿明前后这四位,读者诸君一查就知道他们在老蒋那边的地位有多高,而咱们今天的话题,则是在老蒋眼里,王耀武和杜聿明那一个更“可恨”?
王耀武被俘前是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山东军管区司令;杜聿明被俘前是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前进指挥部主任,在实际指挥“徐州剿总”作战期间,杜聿明还兼着“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也就是说,杜聿明同时在打两大战役,哪里危急,老蒋就会把病得只剩半条命的杜聿明派到哪里。
也正是因为老蒋的“重视”,杜聿明“消灭”的蒋军数量也最多——这个“消灭”也可以说是“断送”:辽沈战役老蒋的部队被打死打伤五万六千七百,被俘虏三十二万多,起义、投诚九万多;淮海战役,老蒋又损失了一个“剿总”前进指挥部、五个兵团和一个“绥靖”区的五十六个师五十五万多人。
蒋军兵败辽沈,杜聿明有很大责任,再战徐州,总指挥其实是杜聿明而非刘峙,这样两战下来,经杜聿明之手“送出”的蒋军足有百万之众,要是只看整数,恰好是一百万——这已经是老蒋当时过半的“精锐”了。
一百万就是蒋军半数精锐,这句话可能有人不理解:解放战争共歼灭蒋军八百万,一百万不是八分之一吗?
有这样的疑问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很好解释的:老蒋的部队是被歼灭一批再招一批,精锐打光了就上杂牌和抓壮丁,他兵力最多的时候也就三四百万,其中还有一部分根本就不听老蒋的指挥,比如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和阎锡山的晋绥军,就连北平和绥远的部队,也是“听调不听宣”,老蒋像调傅作义的部队去东北或南下,亲自出面做工作也不好使。
杜聿明间接辅助或直接全权指挥的两次战役(他们叫会战),百万蒋军土崩瓦解,老蒋是不是悔得噬脐莫及一会儿再说,咱们接下来看看王耀武这个精明人给老蒋造成了多大损失。
王耀武名为“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但是老蒋对任何人都不完全信任,在军事机构设置上也是叠床架屋,王耀武这个“山东军政一把手”,既要听两任参谋总长陈诚顾祝同的,也要听“徐州剿总”正副总司令刘峙杜聿明的,比如叶立三历史原型韩浚和李仙洲被俘的“莱芜战役”,王耀武判断准确电令李仙洲(黄埔一期,时任第二绥靖区副司令)赶紧回撤,但是李仙洲惧怕陈诚,在徘徊犹豫时被包了饺子,两个军七个师五万六千人三天之内被全歼,所以才有了王耀武那句“抓猪”的名言。
王耀武在内战期间表现消极,他既不赞成主动进攻,也不想死守济南,我们细看相关战报和回忆录,就会发现王耀武颇有希望老蒋早点战败、内战早点结束的意思,那样他就可以开着早就买好的美国拖拉机回老家种地去了。
王耀武真正指挥的大战,其实只有一个他不情不愿的“济南守城战”,当时他手里只有整二师(二一一旅、二一三旅)、七十三师(十五旅、七十七旅)、八十四师(一五五旅、一六一旅),以及十九旅、五十七旅、九十六军独立旅等九个正规旅,还有三、四、六、八四个保安旅,一个特务旅、一个青年教导总队(相当于旅),再加上特种部队也才十一万人。
作为“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手里居然连一个真正的军级作战单位都没有,您说他这个司令是不是太“穷”了?
王耀武的跟杜聿明、邱清泉、李弥、黄维等人都是中将,但是在这几个中将里,偏偏是“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手里的兵最少,看来他跟杜聿明还真不是一个档次的——王耀武就是把手里的兵全都丢了,也只有杜聿明送走的十分之一而已。
在杜聿明手里折损了百万大军,王耀武只损失了十一万人,从这方面比较,王耀武和杜聿明还真不是一个档次的,他们能指挥的军队,同样不在一个档次:王耀武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二十万人(五万多在莱芜被李仙洲送掉了),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就是老蒋自己指挥,也守不住孤城济南,而且可能丢得更快。
从拥兵数量到损兵数量,从这两个方面比较,王耀武跟杜聿明都不在一个档次上,造成这两个差距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他们二人的资历也不在一个档次上,这一点王耀武在《特赦1959》中说得很清楚:老蒋用人,论资排辈,讲裙带关系,靠姐夫上位(这句话不知道沈醉听了会作何感想),宁肯用庸才蠢材也不用将才(叶立三的意思)。
王耀武是黄埔三期的,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的,王耀武能成为“封疆大吏”,在老蒋看来已经是“破格重用”,杜聿明再不济,也是老蒋的“开山弟子”,黄埔三期一千二百三十三人,黄埔一期六百四十五人,黄埔一期生基本都参加过老蒋的北伐,而三期生毕业后主要是参加东征:1926东征陈炯明时,杜聿明是学生团(团长张治中)第一营第三连中校连长,王耀武是第一师三团四连任少尉排长。
如果仅从资历、带兵数量、损兵数量三个方面比较,王耀武确实比杜聿明低了不止一个档次,甚至只能跟邱清泉、李弥、黄维等人相提并论,在资历方面,王耀武甚至可能还不如黄维——黄维虽然被称作“书呆子”,但毕竟也是黄埔一期的。
王耀武在三个方面跟杜聿明相比都不是一个档次,如果只比战略眼光和指挥能力,谁的档次会更高呢?《特赦1959》中战犯管理所所长王英光(历史原型为姚伦,电影《决战之后》总顾问,刘安国的历史原型文强是顾问之一)和政委贺春年那番问答很客观:“王耀武是封疆大吏,影响主要是在华东华北,杜聿明是战区司令,影响在全国,王耀武仅仅丢了山东,而杜聿明丢了东北不说,还丢了整个中原,作为军人,杜聿明比王耀武更失败。”
老蒋为何宁肯用身体欠佳的杜聿明,也不用身强力壮的王耀武?这个问题,我们也得从两个方面找答案:第一,杜聿明比王耀武资历深,第二,杜聿明比王耀武听话。
我们细看相关史料就会发现,杜聿明在老蒋面前是“没主意”的,而王耀武则总是有自己的想法。
杜聿明在《淮海战役始末》中承认:“我心中忐忑不安,觉得上了蒋介石的当,并认为蒋介石、顾祝同是完全听信郭汝瑰这个小鬼的摆布,才造成这种糟糕的局面。我想质问郭汝瑰为什么不照原定计划将主力撤到蚌埠附近,正在犹豫不决之际,见顾祝同等人都同意郭汝瑰报告的这一案,觉得争亦无益,一个人孤掌难鸣,争吵起来,反而会失了蒋介石的宠信。”
郭汝瑰制定淮海战役(蒋方称徐蚌会战)计划,一份送老蒋,一份送西柏坡,当然是要把蒋军往死里坑,杜聿明看出问题却不敢争论,就怕老蒋不高兴,而王耀武发现陈诚瞎指挥后,直接给李仙洲下了跟陈诚相反的的令,奈何李仙洲这个黄埔一期生,跟他的同期同学杜聿明一样“唯上”,这才错失了逃跑的良机。
不管老蒋说什么,杜聿明都无条件服从,而王耀武则会飞到南京去跟老蒋讨价还价,读者诸君可以试想一下,老蒋会更喜欢谁?
杜聿明先败于东北,再败于中原,王耀武只是丢了济南,按理说老蒋应该更恨杜聿明才对,但是我们却发现他骂王耀武比骂杜聿明还狠,这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有趣的问题:如果把王耀武和杜聿明互换位置,辽沈淮海两战蒋军失败是必然,能侥幸逃脱的是会更多还是更少?如果只给杜聿明十一万杂牌军,他在济南能守几天?
当然,让王耀武取代杜聿明是不可能的,因为王耀武不管是到了辽沈还是淮海,都指挥不动那些黄埔前几期的中将司令、中将军长,第一批特赦的第六兵团中将司令官卢浚泉和最后一批特赦的十二兵团中将司令官黄维,都不会听王耀武的。
老蒋任人唯亲,还让前线的“剿总司令”和兵团司令、军长甚至师长都挂中将军衔,大家肩膀头齐论弟兄,互相拆台踢脚下绊子,谁当指挥官结果还不是一样?
不管是红军还是抗战时期,王耀武都比杜聿明强太多了。谭家桥,红十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方志敏刘畴西被俘,粟裕侥幸逃脱。万家岭、上高、雪峰山,飞虎军打的日寇溃不成军,抗日名将啊。
华东应该交给王耀武,华东地区的主要将领他还是能指挥的动的,李天霞,张灵甫,邱维达,韩俊,这几个都是老部下没问题,李仙洲和他关系也很好,胡琏在抗战后期曾是他的第四方面军一员也问题不大,黄柏韬忠于老蒋又是杂牌出身不会抗命的,可能就邱清泉有点难缠
老王抗战指挥过湘西会战,比济南战役规模大多了
老王不管是战略还是战术,眼光都是很高的。
王的战略洞策力比杜强多了,知进退才能打赢
用老王的话,最差结果也是杜的那个结果。
王耀武不会和杜聿明一样盲目服从,在缅甸他可能和孙立人一起去印度了,在徐州他应该不会跑出包围圈又听老蒋的回去救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