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侠之宇宙的七零后:内核尚在,不死不灭

萨尔浒红鱼儿 2025-03-13 15:10:27

港剧《射雕英雄传》1985年在内地播出,掀起了一场既堪称“空前”又可谓“绝后”的收视狂潮,有人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可以说毫不夸张,甚至塑造了整整一代人耽于幻想、崇尚侠义的内心世界。

在我看来,七零后(包括六零末、八零初)的思想性格,受当时改革开放初期文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影响甚深,敢于反思的伤痕文学、彰显个性的朦胧诗、自由反判的“痞子文学”,尤其是极易被青少年所接受的港台流行文化,武侠、言情、古惑仔,江湖义气、侠骨柔肠,浪迹天涯、诗酒人生......

物质主义蜂拥而至,精神追求如饥似渴,纯情与滥情交互,高尚与卑劣并行,诗歌与厚黑学各得其乐,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安无事......这一切糅合猱杂,侵入并浸透这代人的成长历程,搭建起他们三观大厦的七梁八柱。

那是一个最浪漫的时代,也是一个最沉重的时代。那个时代里,理想尚在,情怀未死。

如今,看到网上的爽文短剧,我实在是反感,完全不买账,就是因为我们这代人,曾经吃过细糠......

然而,仿佛是一个预言和谶语:饰演黄蓉的翁美玲猝然离世永远留在了26岁;文学作品里不再会出现血色的黄昏;言情片的狗血情节遭到了群嘲;被推向神坛的顾城杀妻自戕;三毛、琼瑶等那一代文艺少女的精神教母选择了自尽离去;构筑了武侠世界的金庸也在后疫情时代到来前隐入他黄金时代的余光......

曾经伴随我们成长的那些美好虚幻的桃源,都早已成为古老的遗迹,所谓武侠世界的爱恨情仇,终究不过是一场成人童话。岁月的杀猪刀加上命运与现实的拷打,早已让我们梦想破碎、面目全非。

但是,无论是曾经的文艺青年,还是下海扑腾的初代暴发户,无论他们如今是成熟端方的社会中流砥柱,还是依旧在三餐四季中摸爬滚打风尘仆仆,虽然人生际遇都不是爽文,未曾得到过命运之神的额外眷顾,没有武功秘籍,没有旷世奇遇,但是,在这一代人的内心最深处,依然或多或少留存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浪漫主义精神内核——

江湖已远,内核尚在,不死,不灭。

作者碳素笔手绘:永远的蓉儿

0 阅读:0

萨尔浒红鱼儿

简介:浮光掠影,鸿爪雪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