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肾移植新进展!我国猪肾移植患者术后已超过30天,状况平稳!

尔曼的笔记 2025-04-21 12:16:33

据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美联社报道:世界上第3例接受猪肾移植的患者,也是目前猪肾移植后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已经于4月4日切除猪肾,恢复透析。

图源:美联社报道▽

非常遗憾!这位患者就是之前和大家介绍过的Looney——又出捷报!接受猪肾移植后,患者重获新生!

患者目前情况介绍

Looney在2024年11月25日接受猪肾移植,术后恢复良好,截至到4月4日,她已经在猪肾移植后存活了130天,也是目前移植后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而切除猪肾的原因是由于身体出现了排斥反应。

Looney的主治医生Robert Montgomery表示,引发排斥反应的原因正在调查中。

可能和感染后减少了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有关,剂量减少后,由于身体免疫系统重新活跃,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对猪肾的排斥。

医生认为,相对于使用更高剂量的免疫抑制剂来保留猪肾,切除猪肾的风险相对更小,权衡利弊后,为Looney进行了猪肾移除操作,目前她已经重新进行透析,恢复良好。

Looney说:“虽然结果并不如人意,但我在与猪肾相处的130天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可以帮助和激励许多其他人战胜肾病。”

图源:美联社报道▽

这说明,尤其对于异种移植来说,如何在预防排斥反应和预防感染之间权衡,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我国猪肾移植取得突破

我国的猪肾移植研究也在迎来突破和进展!

此前,3月6日,中国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在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指导下,完成了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猪肾移植,此次手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自主实施,目前接受移植的患者术后已超过30天,状况平稳。

这位接受猪肾移植的患者今年已经69岁,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服药30余年,8年前进入尿毒症期。

但由于没有合适的配型肾源,只能维持透析。又因为长期透析引起并发症,先后发生脑梗、心梗,病情雪上加霜。

在经过学术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器官移植委员会等审核通过后,西京医院进行了这场猪肾移植手术。

在多个科室紧密合作下,术中移植肾脏血流灌注良好,随即产生尿液,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图源:空军军医大学公众号▽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三天血肌酐已降至正常水平,由术前的706umol/L已降至90umol/L。

截至4月9日,移植患者术后已超过30天,移植肾功能稳定,血肌酐维持在66-110μmol/L,24小时尿量稳定在1800-2600ml,生命体征平稳,肾功能良好,西京医院宣布患者出院。

这也标志着我国在猪肾移植中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进展。

猪肾移植面临的困难

异种器官移植想要解决器官短缺的现实难题,然而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目前猪肾移植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受者抗移植物的免疫反应。

我们都知道“眼里容不得沙子”,一旦眼里进沙子,我们马上会难受得想各种办法把沙子弄出去。移植排斥反应也是如此,移植器官本不属于我们身体,一旦免疫系统识别到这是一个外来肾脏,免疫系统便发动攻击想把它弄出去。

而异种肾移植的来源是猪肾,跨物种,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还会更大。

虽然研究人员在移植前,已经对猪肾进行基因改造,改造和删除了猪的异种抗原、灭活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插入物,然而,术后患者仍然需要使用非常强效的免疫抑制剂来降低排斥反应。

强效免疫抑制剂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预防异种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但也会压制人的正常免疫,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如严重感染、癌症等。

猪肾移植最长存活患者Looney 也正是因为在减量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出现了排异问题而导致移植肾失去功能。

只有解决免疫排异、强免疫抑制方案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其他伦理问题后,异种移植才能常规用于临床。

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致敬参与研究的肾友先行者们、医生和研究者们,感谢你们为了改善肾脏病预后做出的所有努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