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华字典》,可以说是人人皆知,它被称作“不说话的老师”,是中小学生必备的工具书,几乎是人手一本。凡是碰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对某些字词理解有争议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查一查新华字典,字典中给出的解答一般也被认为是最具权威的,几乎没有人会去质疑字典是否也会出现错误。
不过,日前有网友却在媒体平台上公开喊话,宣布要正式起诉新华字典,原因是他们发现新华字典中有一些字的释义存在问题。而且他们认为这些问题非常的严重,有的甚至可能已经涉嫌违法了。
新华字典这样的权威刊物真的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在网络视频中,这两位网友举了这么几个例子,比如说“玩”字的解释中,“戏弄”的解释里面出现了“玩弄女性”的举例;而对于“别”字的用法中,也有“腰里别着一支手枪”的举例;在“累赘”一词的解释中,也出现了“孩子小,成了累赘”的举例。
除此之外,这两个网友还提到了“倭”字在字典中的解释,认为“倭”解释为古代对日本的称呼,而没有“倭寇”一词,认为是对倭寇罪恶历史的抹杀,甚至是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之后,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表示支持,认为新华字典这样的广泛普及的工具书,就应该规范严谨,而且要考虑到思想性,一些明显不恰当举例确实不应该出现,小孩子看到“玩弄女性”这样的举例的时候,难免会疑惑,不理解。
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挑刺行为完全是属于“吹毛求疵”,既然是工具书,当然要对词语多包含的意思做比较全面的概括,在“玩”字的解释中,除了其他很多种意思之外,“玩弄女性”这样的用法也不是没有,为什么要单独拿出来说呢?“腰里别着一支枪”不仅是在字典中,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出现,这又有什么问题呢?
有些人甚至把这事提升到“毒教材”的高度,甚至揣测这事有意为之的渗透行为,动不动就是什么细思极恐,真可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就算是新华字典对个别词语的解释有歧义,需要改进,也需要有个完善的过程,哪里需要动不动就要扣上这么大的帽子?
而且新华字典1950年开始编辑,到1953年第一版发布,到现在前前后后已经发布过十几个版本,每个版本都会进行修订。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网友回家翻了自己家的字典,并没有找到上面两个网友所说的问题。
当然,《新华字典》作为中小学生最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当然应该严谨,其中的每一个字都应该反复推敲,每一个词都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恰当的释义无疑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有些家长看到之后都觉得不可思议,说如果孩子问起来该怎么解释呢?
《新华字典》每一版本的编写者及审核者应该认真对待,慎之、细之!出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不可怕,经过专家认真探讨之后逐步完善,修改就是了。新华字典当然也要与时俱进,今后肯定会现更新的版本,集思广益,逐步完善便是了。
现在还有正统!岳飞下来了,下一个是谁?大声说出来![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顺带把被删掉的词语“倭寇”让他加回来!
一群汉奸在作祟
先查汉奸吧
把倭寇这个词重新上上去!
早就该告它了!
正常的话应该不予受理,除非事闹大了
支持!
哗众取宠
义务教育的教材都能被定制,小小教材怎么就不能[得瑟][得瑟]
说不清楚了
找出奸细。枪毙五分钟
吃得太饱了
工具书当然要严谨才对!至于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正常不过了。这没有可比性。如果说以前的版本找不到此类例句,只能说明以前的版本没毛病。
鲁迅已经被踢出课本。
还有鬼子这个词也检查下
[得瑟]普通人写材料的时候标点符号错了都要被打回来要求严谨,编字典就是吹毛求疵。
问题是,现在的孩子有多少用新华字典的,用就算了,谁用新华字典还一点点的去看?这就是在找茬啊。名,利,为了啥?[得瑟]
细思极恐
倭是古代日本的代称,这有什么毛病?倭寇,本就是指从日本本土流浪在我国沿海的强盗,有何必要加回去?那我国还曾有过“越冦”“美冦”的说法,都加回去?加也应该加在“寇”字的释义下啊。就像“汉奸”,专指我们中华民族的判徒内奷,这应该在“奷”字的释义下而不应该在“汉”字的释义下,因为还有“美奷〞“日奷”“韩奸”等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有叛徒和内奷。
这是那个资本想搞新华书店[呲牙笑]
《新华字典》对中华文化截源断流,阉割肢解。现在我基本上不使用《新华字典》,为了追寻汉字本义,前段时间陆续买了三本古汉语字典和汉字源流字典。
吃饱了撑得
戏弄,戏弄女性,这个是组词释义没错啊。是你自己不懂字典,看成了玩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