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从沛县起兵到建立汉帝国,刘邦用了7年时间,击败了一系列实力强劲的对手,其中最值得他敬畏、敬佩的,莫过于西楚霸王项羽。不过,除项羽外,刘邦还对另一位对手很是敬佩,对于他的死甚是惋惜,而后世的司马迁、诸葛亮、苏轼等大人物也对其推崇有加。这位让刘邦等人折服的豪杰,便是齐王田横。
田横,生年不详,是战国末期齐国王族后裔,在陈胜、吴广于大泽乡举起反抗暴秦的旗帜后(前209年),便跟随兄长田儋、田荣在狄城(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南)起兵复国,并推戴田儋为齐王。不久,田儋在与秦兵作战时败死,田荣遂自立为齐王,并任命田横为将军。田横是一位天生神将,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富有谋略,在他的指挥下,齐军仅用了1年多时间便尽占三齐大地。
田横是天生神将,曾两度恢复齐国
等到秦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大封诸侯,田荣因为当年背叛过楚国、导致项羽的叔父项梁被秦兵杀害,因而被削夺王位,并遭到讨伐。田荣战败后逃往平原,结果被当地人杀害。其后,项羽烧毁荡平齐国都城临淄的城郭,所过之处大加屠戮,令齐国百姓恨之入骨。田横见有机可乘,便收募起数万散兵,然后利用项羽跟刘邦鏖战荥阳的机会,再次得以收复齐国大小城邑。
田横再次恢复齐国后,拥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并自封为相国,凡国内所有军政要务均由他一人专断,俨然“无冕之王”。等到楚汉相争的局势愈发明朗化后,田横曾听从刘邦使者郦食其的游说,准备率众降汉。但就在此时,汉军统帅韩信却偷袭齐国,攻破其都城临淄,并迫使田广、田横逃往。在逃离临淄前,田横误以为被郦食其出卖,于是将其烹杀。
楚汉战争形势图
田横逃出临淄后,与楚国结为同盟共抗汉军,结果在高密遭遇惨败,连齐王田广都沦为俘虏(一说被杀)。田广被俘后,田横再度挑起兴复齐国的重担,并自立为王。不过,面对着汉军极为凌厉的攻势,田横连战连败,最终在嬴下(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被彻底击溃,被迫逃奔占据梁地的大军阀彭越。田横兵败逃亡后,齐地的城邑大都不战而降,刘邦也就因势立韩信为齐王。
等到汉朝建立后,彭越因曾经力助刘邦消灭项羽而获封为梁王,自然不可能再收留田横。因此,田横便率领500多名死忠之士逃入海岛,计划一旦天下有变,便重新杀回去。然而,刘邦此时已知晓田横的行踪,考虑到若不将他招抚,恐怕后患无穷,所以便命使者前去劝降。刘邦宣称若田横肯听从招安,那么将会被封为王侯,但若抗命不行,必遭大军的征讨。
田横与追随他的500壮士
田横想到自己虽然可以做到誓死不降,但代价却是要500多名死忠之士跟着他殉葬,心中便大为不忍,于是思量再三后,决定跟着使者到洛阳朝觐刘邦。然而,等走到距洛阳只有30里的尸乡时,田横竟以沐浴为借口,在驿站中自杀身亡。据跟随田横的两位门客叙述,主公之所以自杀,是不愿意向昔日跟他平起平坐的刘邦俯首称臣,加之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在朝为官,自己于心有愧。
据门客讲述,田横在临死前曾叹息道:“皇帝之所以召见我,不过是消除隐患,并且想看看我的相貌如何,如今这里离洛阳只有30里,如果把我的头颅割下来,你们骑快马献给皇帝,想来容貌不至于发生变化,而你们也可以因此而免死。”说完,田横便拔刀自刎。使者闻言大惊,但事已至此,也只好带着两位门客,捧着盛着田横首级的盒子去向刘邦复命。
田横自杀
刘邦见到田横首级、听完使者的汇报后大惊,于是流着眼泪对朝臣们说:“田横三兄弟由平民起身,最终都在齐地称王,难道不足以说明他们的贤明吗?如今他又为了保全部下们的性命,又不愿委屈自己自己的心志,便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真是了不起啊!”说完,刘邦当场进拜两位门客为都尉,并下令在尸乡为田横大起坟墓,用诸侯王的标准隆重地安葬他。
(田横)遂自刭,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高帝。帝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为都尉,发卒二千人,以王者礼葬田横。见《史记·卷九十四》。
刘邦画像
让人没想到的是,两位门客在田横下葬的当天,便在故主的坟墓前挖了两个足以容身的深坑,然后在里面自刎而死。刘邦闻讯后大惊,连连称赞二人是义士,随即又下令招抚尚在岛上的其他门客,全部要求他们入朝为官。然而刘邦没想到,500多位门客在听闻故主自杀的消息后,竟然也全部自杀殉主,无一人入朝为官或独活。消息传到洛阳,刘邦震惊、感动不已,下令厚葬这些义士。
田横与五百门客同生共死的事迹,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引起普遍的赞叹、钦佩。例如,司马迁便感慨道:“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圣,余因而列焉”(见《史记·卷九十四》);诸葛亮在游说孙权时,也以田横为例,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见《三国志·蜀书·卷五》);而苏轼也不无感慨地评论道:“与其受韩信之诛,岂若死田横之节也哉”(见《东坡全集·卷一百》)。
田横岛上的田横雕像
如今,田横当年寄居的岛屿已被命名为田横岛,在岛内最高峰田横顶上,不仅竖立着他的巨型雕像,还建有周长30米、高2.5米的“五百义士墓”,每年还有大量闻名而来吊唁的人群。可见,历史虽然穿越千年,但深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忠义气节却依然没有消失,依然时时引起共鸣。
参考书目
司马迁(西汉):《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班固(东汉):《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司马光(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