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家庭悲剧
2014年10月21日晚上,山东聊城市高唐县的街道上飘着凉爽的秋风。刘玉香为11个月大的女儿范子萱准备了温水浴缸,为她洗去一天的疲劳。范子萱在水中踢动着小腿,刘玉香轻轻地用浴巾给她擦洗。突然,范子萱的表情变得痛苦,开始哭闹起来。
刘玉香先是尝试着分散她的注意力,拿起一只小黄鸭玩具在她面前晃动,然而这次的哭声与往常不同,带有一种刺耳的尖锐。范光生听到女儿的哭声,从客厅匆匆走进浴室,看到刘玉香正试图安抚正在大哭的范子萱。
范光生接过女儿,轻轻抱在怀里,尝试用温柔的声音哄她,但范子萱的哭声仍然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他轻轻地拍打着她的背部,希望能给她带来安慰。就在这时,范光生注意到范子萱屁股上有几个不寻常的红点。
他仔细观察这些红点,轻轻地按了按,范子萱的哭声突然增大。刘玉香也注意到了这些红点,她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范光生决定立即带范子萱去医院,他们匆忙地将孩子从浴缸中抱出。
医院急诊的惊人发现
范子萱被紧急送到医院后,医护人员立刻安排她进行了一系列必要的检查。医生根据情况判断,需要通过X光片确定异常情况的具体原因。在放射科,医护人员轻柔地将这个年仅11个月的孩子安置好,动作小心翼翼。机器启动后,X光片逐渐显现,工作人员在屏幕前察看影像的过程中突然停住了动作,随后目光变得严肃起来。
在显像设备上,孩子体内的钢针清晰可见。这些钢针散布在骨盆、腹腔以及臀部等多个部位,长短不一,排列混乱。医生目测后迅速确认,这些钢针的数量竟然多达12根。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一例外感到震惊,无法理解这样恶劣的情况为何会发生在这样一个年幼的婴儿身上。
根据医生的详细检查,发现钢钉总数达到了16根。早在被送往医院之前,范子萱的身体内已经有4根钢钉被人取出,但具体是何时、由何人操作尚无明确答案。这些钢钉的位置极为复杂,部分已经深入组织,甚至靠近重要器官和神经。医生分析,遗留的12根钢钉中,有一些可能存在较长时间,伤口周围已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这无疑给后续的取出手术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寻找真相的艰难过程
随着警方调查的推进,案情逐渐聚焦在熟人作案的可能性上。范子萱年纪尚小,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中,而家里的环境又相对封闭,外人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她。警方认为,作案者必定是与家庭关系密切、能够轻松接触孩子的人。
范光生和刘玉香回到家后,反复回忆过去几个月里曾与孩子接触的亲友,从平时经常来往的亲戚,到偶尔串门的邻居,他们尽可能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两人对每个人的行为和接触孩子的时间进行了梳理,试图找到某些异常之处。由于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亲人来探望孩子,每一个被提及的名字都像是一种刺痛。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关系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刘玉香的母亲、兄弟姐妹甚至婆家的一些亲属,都被纳入了怀疑的范围。大家原本亲密的互动变得疏远,连平时最常帮忙照看孩子的范子萱的奶奶,也无法避免被怀疑。警方对奶奶展开了初步的审查,包括她与孩子相处的日常细节、是否有过异常举动等。但这一线索很快被排除,因为奶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虽然多,却并未表现出任何可疑的迹象。
调查工作持续进行,警方发现每一位亲属在案发时间都有相应的活动记录,尽管有些人行迹值得注意,但都缺乏直接的证据支持。案情进入了僵局,所有看似合情合理的推测都无法突破现有的线索,警方的调查工作陷入停滞。
舅妈的自杀与疑团
2014年10月25日,范子萱舅妈刘洪云的服毒自杀成为了整个案件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天,警方接到报警,刘洪云的丈夫刘玉飞匆忙向警方报告妻子在家中服毒的消息。他在电话中描述妻子的情况异常紧急,并表示并未与妻子发生任何争吵或矛盾。警方迅速赶往现场,刘洪云的家中一片凌乱,她被发现时已失去意识,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但最终不幸身亡。
刘洪云是家庭中熟悉的亲戚之一,她和范子萱一家平时的关系看似正常,虽然不算亲密,但也没有明显的冲突或矛盾。就在几天前,她还与其他亲属一起参与过案件相关的讨论。
警方在接到自杀报告后,对刘洪云的家展开了详细的现场勘查。他们试图寻找刘洪云选择极端方式结束生命的原因。家中没有明显的争斗痕迹,生活物品摆放得相对整齐,这一切看起来像是一个提前计划好的举动。
就在她服毒前不久,刘洪云曾与记者和亲属一起讨论范子萱体内的钢针取出情况。根据当时在场的人描述,她当时站在家门口,没有与人有过多交流,但在记者提到取出的钢针可能成为重要证据时,她突然问了一句:“那针要是取走了,还能有指纹吗?”记者简单回答后继续采访,而刘洪云则站在一旁,表情没有太多变化,只是默默听着。
自杀发生后,这一细节被重新提起,引发了警方的注意。她对钢针指纹问题的关注,似乎与案件本身有某种联系。警方开始对她的背景进行深入调查,包括她过去几个月的行踪和与范子萱家庭的互动。调查发现,刘洪云在此期间曾多次到访范子萱家中,每次停留时间不长,但她与孩子的接触机会是存在的。
她的自杀动机虽然未留下直接说明,但她对钢针的异常关注,以及她与孩子的接触机会,都使她成为了警方重点调查的对象。她的离世让案件更加扑朔迷离,也让亲属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痛苦之后的重生
10月28日清晨,范子萱的手术如期进行。医院为这场手术集结了包括骨科、普外科、小儿外科在内的多个科室的专家,所有人都为这个年仅11个月的孩子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从手术室门关闭的那一刻起,时间变得尤为漫长。医生们面对的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案例,钢针的位置分布广泛,且部分深入到骨盆和腹腔深处,稍有差池就可能对孩子的神经或器官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
手术开始后,主刀医生通过影像定位技术,首先处理相对表浅的几根钢针。这些钢针虽然位置不深,但因为靠近肌肉组织,拔出的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以避免撕裂伤口或引发进一步的感染。每拔出一根钢针,医生都会进行止血和消毒处理,确保不会有任何遗漏。
随着手术的深入,难度逐渐增加。腹腔内的一根钢针因为紧贴重要的血管,成为手术的最大挑战。医生通过手术导航设备多次确认位置后,小心翼翼地分离周围组织,最终将其成功取出。这一过程中,手术室内的气氛始终紧张,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全神贯注,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高度配合。骨盆深处的几根钢针也是难点之一,它们已经嵌入骨骼附近,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及脊柱神经或引发骨损伤。主刀医生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将这些钢针完整取出,避免了对骨骼的进一步伤害。
整场手术持续了近四个小时,当最后一根钢针被成功取出时,手术室内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孩子的生命体征始终稳定,这让医生们倍感欣慰。
术后的恢复期,医护团队为范子萱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因为手术创口较多,孩子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抗感染治疗,并且通过营养补充来促进身体恢复。护理团队每天都为她检查伤口愈合情况,确保没有任何感染迹象。
十年过去了,范子萱已经从当年的婴儿长成了一个阳光健康的少女。她的身体没有因早年的不幸留下任何明显的伤痕或后遗症。她在学校里与同龄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玩耍,和大家一样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在操场上,她奔跑的身影与其他孩子没有任何不同,脸上总是带着灿烂的笑容。
如今,范子萱已经习惯了校园生活。她喜欢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也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在课间,她会跑到操场上踢毽子、跳绳,仿佛那个早年受伤的孩子从未存在过。她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称赞她是一个开朗又有爱心的女孩。
参考资料:[1]张飞.观察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