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甘肃,我军攻克兰州后,为何却一名团以上军官都没俘获

靖观新视角 2022-12-23 09:35:48

1949年8月25日,清晨的兰州,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划破天际,百炮齐发轰鸣炸耳,解放军从东西南三面冲击兰州城防,马家军抱着最后一丝侥幸负隅顽抗。

这场兰州战役是解放西北的重中之重,在彭老总的带领下,我军与马家军殊死搏斗,直到夜幕降临,自知大势已去的马家军疯狂逃窜至黄河铁桥。

仅仅几万兵马的马家军竟然敢与我三十万大军短兵相接,而兰州一役我军也付出了惨痛代价。

更令人意外的是,战争结束后马家军团以上的干部却都蹊跷的消失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墙头草”和红军结下的梁子

解放西北时,兰州战役是出了名的惨烈,马家军人虽不多,但却极其凶残,连彭老总都极其意外。

他原本以为拿下甘肃会无比艰难,但没想到兰州就让我军损失惨重。

跟我军对垒的就是长期盘踞西北的马家军,兰州战役并不是我军第一次跟他们打交道,上一次我军就吃了他们一个暗亏。

马家军的起源还要从太平天国说起,懦弱无能的晚清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派出了大部分军队,致使西北顿时兵力空虚。

马占鳌那时候只是甘肃河州莫尼沟的大阿訇,陕西和宁夏爆发回乱,他顺势起兵参与其中,凭借之前积累的名望,在乱军中当上了将领。

由于当地的民风彪悍,乱军又熟悉地形,马占鳌的这支军队很是凶残,甚至在太子寺一战中他重伤左宗棠及其部下。

除了骁勇,马占鳌这个人还极善谋划,他在西北得势后并没有拥兵自重占山为王,为了避免之后被清军名正言顺的“剿匪”,他力排众议直接归顺了清政府。

手握兵权的他在清政府捞了不少好处,在慈溪出逃的时候,他还派人为其护驾,备受赏识的马占鳌腰杆子更硬了。

有了明面上的身份,他光明正大的占据大西北,一直到民国成立他这派才逐渐没落,曾经的副将马海燕和马千龄崛起,后来马家军的势力又渐渐掌握在马步芳手里。

马步芳这个人阴险狡诈,当年蒋介石让孙殿英去西北瓦解马家势力,马步芳直接带着“四马”抗敌,孙殿英只能无功而返。

虽然跟国民党交过手,但意识到清政府已经是过去式,国民政府的腿比较粗,马家军很快就主动抱住了这条大腿,投靠了国民政府。

作为墙头草的马家军效忠谁就对谁死心塌地,他们成为一方军阀后,自然而然的贯彻国民政府“反共”的政策。

1936年底,我军刚结束长征,为了跟苏联联系上,徐向前带着红四方面军两万余人通过河西走廊往新疆进发。

这么多人要从马步芳盘踞的甘肃路过,熟悉地形又兵肥马壮的马步芳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打击中共的绝佳时机。

那时候他手上的私军和部队有三万余人,而徐向前带的红四方面军经历长途跋涉,弹药物资也不够充足。

在黄河边,马步芳带着马家军与红军正面交锋,这帮地头蛇极其狡猾凶残,我军腹背受敌溃不成军,被俘的战士下场凄惨无比。

马步芳为了震慑红军炫耀战绩,大部分被俘的红军战士被他活埋虐待而死,女红军更是被他肆意凌辱,送给一些部下拉拢人心。

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黄河岸,这场战争如同梦魇萦绕在徐向前的心头,他发誓必报此仇。

报仇雪恨大快人心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内大部分反动势力已经缴械投降,马家军依旧占领西北鱼肉百姓,解放西北势在必行。

5月9日,彭德怀司令带领西北野战军开启了解放西北的作战,拿下太原战役的胜利后,又上手收拾了胡宗南的部队。

下一站就是打兰州收拾马家军,毛主席一开始属意徐向前亲报此仇,无奈他因病卧床,便由彭老总担起了攻打兰州的重任。

马步芳一派的马家军闻讯马上开始加固防御工事,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他们建起了钢筋水泥碉堡群,还有暗道相互连接,地雷阵和铁丝网构建了坚固的防线。

仗着有坚固的堡垒和兰州易守难攻的优势,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大放厥词,让彭德怀提头来见。

面对才几万人的马家军,彭老总丝毫没有轻敌,他吸取之前的教训,精心策划了“钳胡打马”的策略。

用18兵团把胡宗南的残部困在秦岭,没有后援的兰州成为孤城,他再领着第1、2、19兵团,合围马家军,准备给他们“包顿饺子”。

为了试探马家军的防备部署,1949年8月21日,彭老总用“先试攻”的办法,带着一野对营盘岭、沈家岭、狗娃山等几处重点发起攻击。

那时马家军没有外援,加上之前已经被我军多次小规模削弱,实际兵力大概只有三万,可没想到一野动用了9个团打了一整天,愣是一块阵地没拿下,还损失过千人。

见此情况彭老总没有急于追加兵力,他命令全军停止进攻,仔细总结原因调整作战策略,还把兰州的军情电报给了中央。

敌军正面火力太猛,侧翼突破是否可行?还有碉堡和地雷防不胜防,如何突破这些防线成为战略重点。

8月23日毛主席发来一封电报,他并没有批评一野的失利,而是建议要几种3个兵团的火力一举拿下兰州,在此之前必须要部队休息一周恢复体力。

其实从开始打兰州,条件就越来越艰苦,军队前进迅速,自筹的粮食供给不上。

刚开始,来不及磨面粉战士们只能吃整麦,后来连土豆都供不上,战士们体力很难跟上。

加上陕西这边天气炎热,到了固关这边又突然变冷,巨大的早晚温差,军队内传染病盛行,每天患病人数激增直接影响战力。

彭老总拿着主席的电报着急的一晚上没合眼,战场上形势变幻莫测,如果真的休息一周唯恐生变,彭老总决定给各部队3天时间修整,然后总攻兰州。

在毛主席和朱司令都同意了方案后,彭德怀开始部署,决定让郑维山和王宗槐带着第63军攻打窦家山,189师主攻187师侧翼辅助,还留了188师当第二梯队。

为了便于指挥,即便知道马步芳狡诈善偷袭,彭老总还是执意把指挥所从大后方搬到了兰州城郊区,直面敌人的火线。

总攻发起前,兰州城阴雨绵绵,彭老总冒雨到了189师的阵地,亲自为大家总结试攻失败留下的教训。

窦家山被称为是兰州的东大门,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来,彭老总盯着郑维山军长:

“你手里有个红三团,该拿出来了吧!”

他提到的红三团前身是在百色起义中诞生的红七军,大部分都是广西人的红七军特别善于山地作战。

经过多年残酷战争,虽然大部分前辈都不在了,山地战的打法还是代代相传下来了,经过多年改编后,他们现在是189师的566团。

窦家山海拔2000多米与马家山相连,山势陡峭易守难攻,又被马家军建筑了不少暗堡和交通沟渠,山上还密密麻麻分布了不少地雷阵。

马步芳派了自己的主力82军的第100师的两个团,还有马步芳的警卫团青海保安第一团在这里。

这群亡命之徒血腥残暴,尤善近身作战,他们吹嘘“十万解放军也打不下窦家山”。

所以即使手上握着善于山地作战的566团,郑维山也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他仔细勘查阵地,和师长杜瑜华商议后,把突破点选在了地方的1号阵地。

这里是敌军两个团的结合部内有间隙,以566团配567团3营主攻抢夺1号阵地,然后让565团配合从这里直击3号阵地,567团作为第二梯队。

兵力布局好了,各级干部连夜开会部署熟悉打法,战士们抓紧挖战壕,炮军团配了78门各系火炮配合窦家山的部队强攻。

为了让炮兵的实力发挥到最大,大家冒着巨大风险抗炮、推炮上山,炮阵仅在敌军阵地百米开外。

随着25日早晨的三枚信号弹在空中炸落,炮声齐鸣,战争正式打响,炮兵先发制人炸毁敌军不少工事和火力点。

早就埋伏好的战士们马上冲出战壕,踏着刚刚炸出来的刨坑蜂拥而上,红旗在敌人的阵地上飘扬。

这样的气势如虹吓出了不少马家军,有部分马家军开始偷跑,却不料他们的督战队突然出现。

督战队队长当场就枪毙了几个逃兵祭旗,其余士兵只能不要命的反扑。

敌军妄图将我军刚刚打开的突破口封闭,却不料这些反扑的士兵正好暴露在我军炮兵的攻击范围内,被各种炮火炸的鬼哭狼嚎。

566团突击3连发挥善于山地作战的功能,直插敌人前沿阵地,十几分钟的功夫就占领了高地,战士们刚准备改建工事,敌军的炮火追着屁股就反攻过来了。

丧心病狂的马家军举着大刀就砍了过来,3连的战士们可不怕他们,又是一顿火力输出,副指导员苏权民更是身先士卒带着突击队就扑向敌人的大刀连。

凭借着十几支冲锋枪,苏权民硬是为后续部队杀出了一条血路,敌军的督战队急了眼又逼着溃逃的马家军反扑,苏权民陷入敌众我寡的危险。

3连的连长魏应吉顿时暴怒:“干掉他的督战队!”他带着3排的战士直奔督战队,督战队这群人眼看不妙,跑得比逃兵还快。

12点半,红旗被牢牢插在了1号阵地,敌军在窦家山的防御被撕开,在炮兵的配合下,2号3号阵地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我军收入囊中。

马继援被打的慌了神,他不甘心挫败,在电话中咆哮,指挥这群被迷信和奴役洗脑的马家军竭力反扑。

一场奇怪的仪式在马家军的阵营里开始,他们以土代水开始洗礼,“攻上去赏银元,逃跑的吃枪子”大刀敢死队在这诡异的气氛中红着眼上了战场。

这群人赤裸上身,高举白花花的大刀冲着我军砍来,杜瑜华和蔡长远早就知道他们还有这招,重新部署兵力,安排了8个营阶梯待命迎战。

一波远程炮火,马家军的大刀敢死队已经死伤惨重,在他们冲破炮兵封锁后,我军特意诱敌深入,让敌军误以为我军弹药不足。

就在他们洋洋得意以为能收割人头时,他们已经和我军只有50米相隔了,一营长张广友一声令下:“打!”

8个营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敌阵,一直到下午5点多兰州的东大门终于被189师打开。当年红军西行被马家军残害的部队中,就有郑维山担任政委的红八十八师。

回想只有7人生还的惨烈过往,战后郑维山以酒还祭黄河:“战友们,给你们报仇了!”

渡不过的铁桥

8月25日这天,在彭老总的部署下,第65军、第4军、第6军全军出击,在三大阵地对敌军发起总攻,原先是预备队的第三军也被派出抢占黄河铁桥。

郑维山在窦家山英勇作战的时候,第65军577团正在578、579、582团的助攻下,血战马家山。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夜幕时分,马家军的守军凶残无比,578团3连干部全部战死,战士们抵挡了敌人十余次反扑,最终拿下了马家山阵地。

第四军第11师在沈家岭苦战,第31团顺利突击到第二道防线,敌军却凭借一处暗堡死死的火力压制我军的进攻。

胶着的战势让我军伤亡不少,2连连长李应邦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炮火,为突击留出了宝贵时间,队员们含泪用炸药包攻破暗堡,抢占了阵地。

一整个营的编制打得只剩不到200人,团长王学礼带着第1营紧急支援,扛着机关枪冲在了第一个。

马家军顽强的负隅顽抗,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反扑,眼看着沈家岭要被敌军反攻,而我军的弹药不足了,王学礼拿起大刀带着战士们直接拼白刃。

泛着银光的大刀渐染敌军的鲜血,战士们为了保住阵地拼尽全力,敌军的一发炮弹直冲着王学礼而来,奋勇杀敌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即将而来的危险。

爆炸的瞬间,王学礼应声而倒,壮烈牺牲,战士们眼睁睁看着团长倒地,但他们不能停下,他们要斩杀更多的敌军为他报仇。

13小时的激战,歼灭敌军5000余人,我军终于攻占了沈家岭,这场战斗我军也付出了3000人死伤的巨大代价,除了王学礼,三十团的政委李锡贵也献出了生命。

第6军17师攻打的营盘岭时,阵前的一道人工峭壁阻拦了我军的进攻,三次爆破都因为敌军的火力压制无法抵达爆破点而失败。

为了不再给敌军苟且偷生的机会,7连的指导员曹德荣抓起三个炸药包直面敌军炮火。

他用自己的身体铸成了爆破的支撑点,在战友的泪目中壮烈牺牲,也打开了敌军阵地的缺口。

在这场鏖战中,涌现了无法列数的英勇时刻,战士们在冲锋号中如流水一样围歼敌军,三面红旗7次在敌军阵地反复起落,每一次伫立都是战士们用生命扶起。

一直到第八次,红旗终于没再倒下,“云中炮阵”营盘岭这块硬骨头被解放军啃下来,疯狂的敌军依旧坚持困兽之斗。

在皋兰山的第6军面对反扑的敌军,战士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又把他们打趴下,血染的兰州,不败的解放军!

马继援大为震撼,他放出的狂言被自己打脸,23日他就曾向马鸿逵求援,但对方满口仁义却按兵不动。

他不知道的事,彭老总早知道他要求援,而64军正堵着马鸿逵,自顾不暇。

马继援

在25日我军发起总攻前,早就把指挥权转移给了副军长赵遂,自己带着随从秘密往西逃跑,对马家军的战士们却丝毫没有透露,只准备了战败撤退的方案。

在他的撤退计划里按照离黄河铁桥的远近安排好了撤退路线,从最远的第100师到最近的248师,能撤多少都行。

但他没想到自己的撤退计划到了25号变成了马家军的逃跑计划,兵败如山倒的马家军根本不管建制,抱头鼠窜。

马家军的上层将领早就知道马步芳和马继援无心恋战,只有在黄昏前过了黄河铁桥才能逃出生天,所以这一整天黄河铁桥上都是逃敌。

在兰州各处作战的马家军,打着打着却发现高层指挥官们都不见了,战士们心里不住的犯嘀咕,但也只能蒙头打仗。

等到马家军全面战败,残部面对唯一的逃生通道黄河大桥,剩下的马家军根本不听指挥,每个人都想着赶紧上桥乱作一团。

彭老总部署要给马家军包饺子,这黄河铁桥是唯一的缺口,自然早就在他的战略部署中。

为了拿下铁桥他连预备队都没留,直接让第三军全力从兰州西关迂回,控制西关拿下黄河铁桥。

到了25日晚上10点,浩浩荡荡的敌军已经在铁桥附近聚集,迂回到此的第3军第7师已经埋伏好,全部的火力集中对着桥面,不让一个敌军能够过河。

在强大的火力压制下,勉强上了桥的敌军也是死路一条,残敌为了求生已经疯魔,不少人甚至想泅渡黄河,最后被滔滔黄河水淹没。

兰州之战一直打到8月26日中午,歼灭敌军2.7万人,俘虏1万多人,蒙在鼓里的马家军士兵致死都没等到他们将领许诺的增援。

很多人直到一个多月后在战俘营才知道,团级以上军官早就跑路了,才知道这么多年助纣为虐,信错了人、做错了事。

1949年9月5日,47名逃到青海的马家军军官无路可走主动归降,兰州一役我军伤亡近九千人,跟敌军不同的是,团以上干部都没有逃,还战死了13人。

马步芳带着马继援在老蒋的帮助下从重庆逃到了台湾,如果低调做人或许能苟且偷生,但1961年他竟然强娶了自己15岁的亲侄女。

这件事被台媒曝出后,马步芳彻底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此时的他正担任所谓沙特办事处的大使。最终1975年,马步芳在台湾去世。

马步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马步芳带着马家军在兰州横行多年,他的覆灭是有历史必然性的,解放军进兰州城时,百姓们自发夹道欢迎,这是民心所向最好的证明。

全体指战员的英勇无畏换来了兰州战役的胜利,身处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盛世,我们绝不能忘却他们的付出和牺牲。

铭记兰州战役的精神,传承先辈的革命意志,如今的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守护如今的安宁和平,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1 阅读:388

靖观新视角

简介: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