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到拾叁号球馆。
记忆中,没能进入季后赛的卫冕冠军,貌似只有一支——1999年的公牛。
1998-1999赛季,公牛当赛季仅取得13胜37负(缩水赛季),位列东部倒数第一,无缘季后赛。
而前一年,他们常规赛是62胜20负,与爵士并列联盟第一;总决赛也正好击败爵士,实现队史第2次3连冠。
当然这也不能怪任何人,那两个赛季的公牛,已经完全是两支球队。
1997-1998赛季,公牛主要成员是:
34岁的乔丹,场均28.7分5.8篮板3.5助攻1.7抢断0.5封盖;
32岁的皮蓬,场均19.1分5.2篮板5.8助攻1.8抢断1封盖;
36岁的罗德曼,场均4.7分15篮板2.9助攻0.6抢断0.2封盖;
33岁的哈珀,场均9.3分3.5篮板2.9助攻1.3抢断0.6封盖;
29岁的库科奇,场均13.3分4.4篮板4.2助攻1抢断0.5封盖;
28岁的卢克·朗利,场均11.4分5.9篮板2.8助攻0.6抢断1.1封盖;
32岁的史蒂夫·科尔,场均7.5分1.5篮板1.9助攻0.5抢断0.1封盖。
到1998-1999赛季,公牛主要成员则变成了:
30岁的库科奇,场均18.8分7篮板5.3助攻1.1抢断0.3封盖;
34岁的哈珀,场均11.2分5.1篮板3.3助攻1.7抢断1封盖;
27岁的布伦特·巴里,场均11.1分3.9篮板3.1助攻1.1抢断0.3封盖;
26岁的迪克·辛普金斯,场均9.1分6.8篮板1.3助攻0.7抢断0.3封盖;
33岁的马克·布莱恩特,场均9分5.2篮板1.1助攻0.8抢断0.4封盖;
30岁的兰迪·布朗,场均8.8分3.4篮板3.8助攻1.7抢断0.2封盖。
就,一个能堪大用的都没有;而且年纪还都老大不小了。
这大概就是所有王朝球队,或者可以说所有争冠球队不可避免的阵痛期。
核心成员总会老去、退役,长时间的出色战绩也让他们很难得到出色的年轻人——即便有,大概也会因为得不到机会而远去。
所以勇士管理层前几年的摇摆不定、既要又要,当然也是基于历史考量。
但显然,这世上的好事哪能都落在一个人身上。
1997-1998赛季结束后,乔丹第2次退役;
皮蓬转投火箭,罗德曼远走湖人,科尔奔赴马刺,卢克·朗利去往太阳……
过往几年的冠军班底,也就此消散。
公牛呢,自此迎来漫长寒冬——
1998-1999赛季,13胜37负,东部倒数第一;
1999-2000赛季,17胜65负,东部倒数第一;
2000-2001赛季,15胜67负,东部倒数第一;
2001-2002赛季,21胜61负,东部倒数第一;
2002-2003赛季,30胜52负,东部第十二;
2003-2004赛季,23胜59负,东部倒数第二。
一直到2004-2005赛季,公牛终于重返季后赛,常规赛47胜35负,东部第4。
这年他们拥有:埃迪·库里,洛尔·邓、本·戈登、辛里奇、钱德勒。
2年后,他们在选秀大会上,用9号签选中了诺阿;再下一年,状元签选中罗斯;
以及2009年,26号签选中吉布森;10年休赛期,签下布泽尔。
于是2010-2011赛季,公牛时隔13年再度登顶东部,罗斯成了史上最年轻的MVP。
也是这个赛季结束后,公牛用首轮30号签,选中了吉米·巴特勒——罗斯大伤后的球队一段时间内的新领袖,以及NBA现役最硬的男人。
就,球队的起伏是注定的,没有谁能永远高居山顶。
对小球市而言,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