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姓的来源竟与石敬瑭有关!历史上那些被迫改“姓”的造反派

知历史 2019-04-30 12:04:07

一本《百家姓》传承了中国的姓氏文化,然而与之共同作用的还有各个家族的族谱,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有些姓确实来源相当奇特,比如“苟”。关于这个姓氏的来源有很多种,而我们今天要着重说的就是一种是来自于有着“儿皇帝”之称的石敬瑭。

无论是何种姓,从来源来说,除了分封以外,还有一种则是降罪,这在皇权时代是一种皇帝权利的象征。而还有一些则是由于“避讳”,其中就包括这“苟”姓。《齐东野语》记载,后晋高祖石敬瑭,姓敬者为避名讳,析敬为苟、文二姓。原本挺好的一个“敬”却活生生成了“苟”。

其实从石敬瑭的生平来看,他不仅仅是一个皇帝,同时也被也因为伙同契丹对付中原而被后人痛骂千年,为了与契丹更好的结盟,石敬瑭选择认比自己年龄还小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亲,按照中国的传统,其实石敬瑭也可以被叫做“耶律敬瑭”,从此,儿皇帝也就成为了卖国求荣的一种代称。

而宋代大家欧阳修在谈到他姓氏的来源时表示:“其姓石氏,不知得其姓之始也”。薛居正编写《旧五代史》则说石敬瑭是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而且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汉景帝时丞相石奋的后代,汉朝衰亡,关中京城动乱,其子孙后代流浪漂泊西部边远地区,定居甘州。

姑且不论他的姓氏从何而来,但是原本的敬姓却因这样一个皇帝而被迫改姓苟,不得不说,这才是真的哔了狗!

当然,除了苟姓以外,还有一些现在看来有些怪异的姓氏——薄、厉......这些姓氏不仅在现代不是一个好词,哪怕是在古代也不是一个好词。而他们的来源,大多是因为皇帝的降罪。就以薄姓来说,《说文解字》中就指出其是一种姓氏——汉文帝之母,薄氏。

实际上,薄姓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东还是其,有一个著名的造反派叫做梁冀。在他年龄不大的时候,家庭富裕,而他自己则不务正业,典型的纨绔子弟。但是这个人却非常有当官的能力,在家族势力的帮助下,他一步步终于走到了大将军的位置。然而,梁冀却被只有8岁的汉质帝朝堂之上公然嘲讽——“跋扈将军”,梁冀何时受过如此奇耻大辱,于是,他就一言不合毒死了汉质帝,改立15岁的汉恒帝刘志。然而,十几年后,汉恒帝联手几个宦官干掉了梁冀。除此之外,更是将其家族贬为“薄”姓——我对你讲义气,然而你薄情寡义。

历史上除了薄姓以外,这样因为得罪了统治者而被改姓的不再少数。

无论是何种姓氏,其实本身的来源可能性都是比较广泛的,无论是被迫改还是主动改,姓氏这个东西对于中国人而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