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公示,旅游强省如何打造

熟人蜀事啊 2024-06-07 03:26:25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中国道教发源地、古蜀文明发祥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盐业文化,酒文化源远流长;三国文化,红军文化,巴文化精彩纷呈。

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千米,辖21个地级行政区,其中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55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105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183个县级区划。街道459个、镇2016个、乡626个,合计3101个乡级区划。2023年末,四川省户籍人口9071.4万人。

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四川省分属三大气候,分别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总体气候宜人。

世界旅游目的地一般是指能够对地区经济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具有国际知名的品牌形象、世界级的旅游吸引物、国内国际游客出入便利的海陆空交通体系,以一流旅游接待设施、一流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赢得游客高满意度的旅游地域。

本规划采用“世界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规划建设标准参考进行规划编制。该指标体系借鉴了世界旅游组织、协会、论坛、联合会和国内科研高校关于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研究成果、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结合国内外建设实践梳理形成。体系主要包括经济贡献度、知名度、吸引度、开放度、舒适度、满意度6个维度。

规划基础: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四川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包括五级旅游资源1864处,以及众多的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等。代表性旅游形象全球知名:四川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和旅游胜地,拥有如国宝大熊猫、九寨沟、稻城亚丁等全球知名的旅游形象,以及川剧、蜀绣、彩灯等传承千年的文化。

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基础坚实:四川在新时代成为中西部首个旅游总收入破万亿的省份,文化旅游业发展速度快,总体实力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旅游环境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四川自贸试验区蓬勃发展,国际班列运营效能提高,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多,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数量居中西部第一。多重机遇交汇叠加:国家重大战略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为四川提供了强劲的战略动能,同时,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格局重构,家庭游、休闲度假等新兴旅游方式成为重要驱动力。

目标定位:

总体定位:将四川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巴蜀文化凸显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围绕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一省四地:即建设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省”,并具体打造以下四个方面的旅游目的地:

国际一流的大熊猫生态旅游目的地;

世界知名的巴蜀文化旅游目的地;

安逸四川生活体验旅游目的地;

全球极高山最佳山地旅游目的地。

品牌定位:确立“熊猫家园”、“古蜀文明”、“天府之国”、“安逸四川”作为四川省的旅游品牌,以提升国际辨识度、关注度和影响力。总体目标:分两步实施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计划。到2027年取得重要突破,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空间格局:

一核引领:成都作为发展的核心,对标国际一流,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名城,引领全省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五区支撑:在“十大”品牌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以下五大区域的建设,形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支撑:

大九寨区域

大峨眉区域

大贡嘎区域

大香格里拉区域

大遗址区域

七道串联:在“四廊”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以下七条世界级旅游风景廊道,实现区域间的串联:

大熊猫生态旅游风景道

藏羌彝文化旅游风景道

国道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

蜀道三国文化旅游风景道

南方丝绸之路文化旅游风景道

大巴山旅游风景道

嘉陵江旅游风景道

品牌打造:

四大国际旅游名片:

熊猫家园:利用四川作为大熊猫最大原生栖息地的优势,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品牌。

古蜀文明:展示古蜀文明的神秘独特性,打造文化旅游高地,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天府之国:突出四川的繁荣、美丽和休闲特性,构建天府旅游名片。

安逸四川:围绕四川安逸的生活方式,塑造“安逸服务”品牌,展示四川的幸福感和生活哲学。

品牌内涵的彰显:

弘扬生态文明,传承古蜀文明,彰显巴蜀文化,以及阐释安逸四川的精神内涵,通过这些文化价值的国际化传递,提升品牌的文化深度和吸引力。

国际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树立:

强化“安逸”作为四川国际旅游的总品牌形象,利用大熊猫作为中国符号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安逸”熊猫吉祥物,成为四川旅游的沟通世界的形象使者。

构建国际旅游品牌矩阵:

推出十大必游品牌,构建以“安逸”熊猫形象为统领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包括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山地户外旅游等多样化的旅游品牌。

创新国际旅游品牌传播渠道:

聚焦“安逸”形象,提升品牌传播的社会化效果,实施国际精准营销,完善线上线下宣传平台,实现四川品牌形象的全球化传播。

品牌传播与市场推广:

通过各种国际旅游展会、文化交流活动、新媒体合作等多渠道推广四川旅游品牌,增强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旅游精品建设: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以成都为核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发展旅游都市型、国际化和综合性的特点,打造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等。

培育世界级景区:

推动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高品质旅游资源转化,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

建设五大世界旅游目的地集聚区,包括大九寨、大峨眉、大贡嘎、大香格里拉、大遗址等区域。

推出世界级旅游线路产品:

推出多条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如“九黄峨乐”世界遗产之旅、“熊猫家园”国际生态旅游之旅等,满足国际游客的需求。

4.培育符合国际旅游需求的新业态:

发展研学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南国冰雪旅游、乡村度假旅游、数字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建设世界级旅游风景道:

编制风景道建设规划,推出国道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大熊猫生态旅游风景道等七条世界级旅游风景道。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航空枢纽,构建通达全球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

构建“快旅慢游”交通网络,优化国内航线布局,建设便捷舒适的高铁高速旅游圈。

建设高舒适度旅游基础设施:

打造便捷的国际化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如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旅游咨询点等。

提升国际化旅游服务品质:

建设国际化旅游服务设施,提供国际化旅游服务,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持续提升四川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

旅游开放合作:

做大做强入川旅游:

优化国内旅游宣传营销,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精准推送。

实施文化和旅游消费提振行动,通过让利、普惠等方式吸引游客。

拓展旅游消费领域,发展夜间消费和文化旅游创意产品。

大力发展入境旅游:

实施入境旅游提振行动,激励市场主体“引客入川”。

扩大旅游开放领域,增加过境免签国家数量,优化国际旅游消费环境。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优化国际宣传推广平台,打造四川文化旅游宣传推广综合平台。

实施客源地精准营销,建立四川文旅海外营销推广中心。

扩大区域交流合作:

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加强与港澳台、西部省份、国际友好城市以及四川国际直航城市间的旅游合作。

加强国内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共建区域文化和旅游品牌。

国际交流合作计划:

与国际旅游组织进行交流合作,参与金砖国家绿色旅游联盟事务。

与境外旅游类新媒体和独立旅游资讯供应商合作,提高四川旅游目的地的推荐次数。

优化国际旅游营商环境:

构建国际旅游投资服务优势,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完善旅游市场信用监管体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旅企业:

提升四川文旅龙头企业能级,促进重大文旅项目招引建设投运。

培育一批知名旅游服务企业,支持旅游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

构建更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强化综合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居民和游客满意度。

保障旅游消费安全,优化旅行社、旅游景区等行业防控措施。

这一规划体现了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国际合作与区域协同共进的全面考量,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四川省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为全球游客提供独特而丰富的旅游体验。

2 阅读:1159
评论列表
  • 2024-08-18 07:47

    来个千里地道直通青藏[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