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馆
《东北也有一座古都皇城,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关于沈阳历史的前半段,馆友们可点此观看
天眷盛京
明代,东北地区的民族关系一如既往的错综复杂。
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首领的后裔。明时,女真族主要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部分。万历年间,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他以祖、父的“遗甲十三副”为基础起兵,经过数十年的战争,相继兼并了海西女真部,又征服了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女真,建立了金国。为了跟前面辽金时期女真建立的金国区分开来,历史上又称之后金。
建州的西边直通沈阳,所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的其中一个考虑便是,沈阳离老家大本营更近,有助于稳固人心,必要时可以逃跑保存实力。加之有明一代,沈阳的经济地位在缓慢上升,实属潜力股。
于是,在努尔哈赤与大臣们就迁都问题争论三天后,后金的君臣上上下下,离开了东京城北上,第二天就到达了沈阳。这一天是后金天命十年三月二十二日(1625年4月28日),这个日子对沈阳来说很重要。
▲ 金中都宫苑复原图
自此沈阳作为东北中心的地位就确立起来了,由两千年来的军事城堡一跃而为两代帝王之都,由单纯的军城性质变为政治和军事中心。
这边后金刚刚搬到沈阳落脚,那厢大明见努尔哈赤撤离辽阳,以为辽东局势已定,胜利在望,就立马将孙承宗召回去了。此后孙承宗的下场严格遵循了悲情英雄的命运,遭阉党排挤,被迫解甲还乡,无奈看着日渐沉沦的辽东徒然叹息:手提孤剑向边州,木叶萧萧又早秋。最后在家乡保卫战中,以身殉国。大明死结,早已无人能解。
迁都沈阳后,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后金政权,努尔哈赤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但同时对于汉族人实行“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不论贫富,均皆诛戮”的压迫政策,残杀了100多万辽东汉人。又大规模编立农奴制拖克索,使大多数辽东汉民沦为封建农奴;怀疑汉官,疏远汉官,戕害汉官,加剧了辽东的动乱,大大破坏了辽东地区的生产,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统一、进步、发展,以及杀戮、抢掠、破坏,光明与黑暗,并存在这片土地上。金碧辉煌、新兴霸业之下,是尸横遍野、残屋破瓦,农田变成荒地,平民成为奴隶。有马鞍上的得意,就有马刀下的冤魂,马上马下的生命,本该平等,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
沈阳迎来了希望与壮观,也必然见证绝望与悲情。任何一座崛起的城市里,都尘封住不堪挖掘的血泪往事。
一年半后努尔哈赤在沈阳去世,沈阳的都城里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领导者——皇太极。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承袭汗位后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不断扩大势力。比之努尔哈赤,皇太极更为高瞻远瞩、豁达大度、知人善任,毅然纠正了努尔哈赤晚年的失误,缓和了满汉之间的矛盾,又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习俗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
皇太极下令改国号为清,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改年号为崇德,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隐讳女真和金,减少触及汉人的隐痛而诱发民族意识,减少反抗。此外,皇太极又下令将官名和城邑的名称都改称满语,沈阳更名为Mukedun,汉文译作“天眷盛京”,意为清王朝起家立业的龙兴重地。而满清的老家赫图阿拉城则被称为“天眷兴京”。
▲ 皇太极影视形象(图 |《孝庄秘史》©)
将都城称为“京”,是与明朝的北京、南京一样,要从名号上提升沈阳的政治地位,进而显示后金的政治独立性。使用满语则是为了强调文化上的民族独立性,处处彰显清朝的无上权威。
变身为一座都城后,沈阳的建设得到了相应等级的提高。后金不仅修建了恢宏的新皇宫,还拓建了以皇城为中心的城池。新建的盛京城比原来沈阳中卫城的规模扩大了很多,原十字形街道变为井字形街道,四座城门也改为了八座城门。井字街内店铺林立,百货云集,商业气息浓厚。皇太极还下令在城的四周,修建了东、西、南、北四塔、四寺,意让四塔四寺护佑人民,确保“奉国安民,五福斯来”。
盛京皇宫,即现在的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另外一个是北京故宫。虽然沈阳故宫的面积仅为北京故宫的十二分之一,亦远不及北京故宫富丽堂皇,但忠实记录了清王朝从初期到鼎盛的过程。
沈阳故宫的正门叫大清门,修建于皇太极时期,取自国号大清。当年很多明朝降将从这座门进入,受到了皇太极的接见。现今,大清门外上方的匾额“沈阳故宫”四个字,同北京故宫神武门上“故宫博物馆”五个字,都是上世纪郭沫若写的。
大清门进门右侧就是太庙,是沈阳故宫唯一一处全黄色琉璃瓦顶的建筑,里面供奉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五位皇帝的玉宝玉册,折射出他们五位对大清的影响之大。今天可以看到沈阳故宫有别于北京故宫的全黄琉璃瓦,俗称“一堂皇”,宫殿的顶瓦采用的是黄琉璃瓦绿剪边,也就是黄绿色相接,这是后期清军入关后才换的瓦,表示比北京皇宫低一个等级。而太庙不换瓦,也不能换瓦,是因为祖宗无论在哪里都是祖宗,不能降级。
沈阳故宫里的标志性建筑有大政殿、十王亭、崇政殿、凤凰楼、文溯阁等。大政殿神似蒙古包,是个八角殿,努尔哈赤与八旗诸王、大臣在这里议政,皇太极则在此举行重大典礼、重大活动。皇太极继承汗位、顺治继承帝位都在这里。十王亭分列在大政殿两侧,是与皇帝共同议政的左右翼王,以及八旗旗主的办公场所,体现了满清八旗制度的文化特色。崇政殿,正对着太清门,是皇帝临朝理政,接受官员朝贺,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皇太极在崇政殿执政17年,顺治执政1年,后迁都北京。之后崇政殿主要用于祭陵典礼。
崇政殿后是凤凰楼,是皇帝后妃观景纳凉、举行宴会的地方,也是皇太极经常看书的地方,还曾在这里召集王公贝勒读书讲史。凤凰楼有三层高,且建在3.8米的高台上,是清代沈阳最高的建筑。登凤凰楼可鸟瞰全城,可观日升月落,因而有“凤楼晓日”的美誉,为“盛京八景”之一。
图 | 沈阳故宫博物院 ©
在凤凰楼上向城西北眺望,有一座石拱桥飞驾于蒲河之上,沟通了盛京通往关内的必经之路。这座桥叫永安桥,可以说是皇太极时期盛京建设史上的壮举,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飘摇,迄今仍存。清朝入主中原后,有四位皇帝十次东巡,都从永安桥上通过,经盛京御路入城。
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康熙爱新觉罗·玄烨第二次东巡时,还曾专门停在永安桥西,看道上雨后消尘,两旁杨柳初绿,摇曳在轻寒的风中,触景生情,忆起十年前他初次东巡到盛京来时的情景:
夹路飞尘宿雨消,十年曾此驻龙镳。
春风城阙知非远,几处轻寒变柳条。
——康熙《过永安桥口占》
后来,乾隆皇帝东巡经过永安桥时,见头上满天晨星,桥下蒲河水清亮,一时感慨万千,也写过诗纪行:
夕阳落照园,晓行晨星多。
霜华积野草,秋水增寒波。
驾言渡石桥,石桥何峨峨。
愧非马相如,今日复来过。
——乾隆《晓过大桥》
慢慢地,在“盛京八景”之上,又添了“御路神桥”一景,或云“永安秋水”。这讲的便是永安桥上的故事了。
盛京的百姓大多遵循满族的风俗习惯,擅长骑马射猎。城外黄沙扑面处,常能听见烈马嘶鸣,定睛一看,那广阔天地中数马齐进,马背上的人挽弓搭箭,瞄准了天上数行惊恐不定的飞雁。打围射猎的传统影响了整个社会,妇女小儿亦能为之,甚至有妇女的骑射较之男子更胜一筹,“加鞭疾驰,了无畏怯,而姿态更飘逸”。倘若不幸有不会乘马的人,那么必定是要被同伴嘲笑的。
南方来的人瞧见了,只觉新奇,为此写下了不少诗歌颂扬:“旌麾八部蔽霜空,万马奔腾喜逆风。高雁数行惊不定,半天霹雳起雕弓。”“紫塞黄沙扑面飞,红妆小队窄裘衣。月明毳帐弹筝坐,共待戎王夜打围。”
这段都城传奇持续了差不多二十年,如流星般绚烂而短暂。此后由于大清的政治势力向中原推进,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沈阳不得不再次转换一个身份,开始了长达268年的陪都史。
陪都遗梦
崇德八年(1643)的夏夜,一阵骚乱划破了盛京城的平静,皇太极猝死清宁宫中。随后年仅六岁的福临被拥立继位,由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改元顺治。次年(1644)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陷北京,崇祯朱由检登上煤山,遥望城外火光映天,久久徘徊无言,最终自行吊死在歪脖子树上。大明亡了。
天边,山海关的守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派人向清军求援讨伐李自成,献关降清。顺治在大政殿里敕命叔叔多尔衮“代统大军,往定中原”,将计就计趁机入关并占领了北京。随即,多尔衮奏请顺治,应该迁都北京。
▲ 多尔衮与顺治影视形象(图 |《孝庄秘史》©)
算上本次迁都,这将是大清第三次迁都,当时诸王中有人表示不同意。英王阿济格是这样说的:“初得辽东,不行杀戮,故清人多为辽民所杀。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诸王以镇燕都,而大兵则或守沈阳,或退保山海,可无后患。”意思就是割据辽东最保险、最安全,代表了大部分保守派的立场。
多尔衮则严厉批评了阿济格的观点,搬出了先帝的遗言:“先皇帝尝言,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况令人心未定,不可弃而东还。燕京势据形胜,乃自古兴王之地,有明建都之所,今既蒙天畀,皇上迁都于此,以定天下,则宅中图治,宇内朝宗,无不通达,可以慰天下仰望之心,可以赐四方和恒之福。”话里话外都直指北京的地理位置、政治意义等远超沈阳,更适合迈进新阶段的清王朝。
于是,顺治元年(1644)八月初二,清朝自盛京迁都北京,由地方性政权变为全国性政权。
至此,虽然沈阳已经降级为陪都,但是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清统治者来说,盛京是他们的根。毕竟初入中原,立足未稳,而反清复明势头强盛,南明弘光小朝廷活跃,大清随时有被赶回老家的意外和可能,因而这个留根可不单单是象征性的说法。
清朝的陪都制度效仿了明朝。明朝实行两京制,以南京为陪都。清代,满学汉制,清承明制,清朝的统治者也尽力仿照明代的陪京规制对盛京加以经营。尽管清代盛京的宫殿城郭,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都远逊于明朝的南京,但是北京拥有的制度官署,如五部、内务府等,盛京也有。
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治下令在盛京设奉天府,意为“奉天承运”,所以沈阳又名“奉天”。当时全国只有北京设顺天府,奉天府与其并称,可见规格之高。有清一代,沈阳都被冠以“龙兴之地”的头衔,在政治规格上也一直是全国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都市。
▲ 1912年的奉天府(沈阳市) 摄影:阿尔伯特•卡恩
作为陪都,沈阳承担了一些实际性的任务。这里一直都作为八旗兵民的故乡和兵源补充地;这里有大量的庄园、山场等皇室产业,为宫中供应所需的膳食物品、药材、东珠等;盛京也作为皇家后库,许多重要的典籍、珍宝都要被送回盛京备份珍藏,比如《四库全书》七份手抄本中的一份就贮藏在文溯阁。更重要的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的陵墓——福陵和昭陵都在沈阳,后世皇帝祭祖得返回沈阳。
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曾东巡盛京。其中康熙三次东巡,他在告祭列祖列宗时,还顺便以祖先宫殿的俭朴规模(相对于北京紫禁城而言真的很俭朴了)教育自己的皇子不可贪图奢靡。不过,他的孙子乾隆弘历,在爷爷和爸爸的两代积累下,将清王朝进一步推向鼎盛,他本人则日渐贪图享乐。不仅体现为日渐繁复华丽的农家乐审美,还体现在全国各地大搞美丽建设。
乾隆八年(1743),乾隆第一次回故乡盛京祭祀祖陵。他到了盛京皇宫,深情缅怀了一番先皇创业的历史,然后抬头望天,左看右看都觉得祖先的这座宫殿未免太寒酸了一点,实在配不上大清王朝现今的威风。于是他大手一挥,下令对盛京宫殿进行增建扩建。有钱好办事,在很短的时间内,一百多间新建改建的宫殿楼阁拔地而起。如今所见的盛京皇宫建筑群,可以说是乾隆时期积累的面貌。后来由于清王朝日渐衰落,嘉庆、道光东巡,就没钱亦没力装修盛京皇宫了。
乾隆不仅令人装修了盛京皇宫,还亲自写了一大堆书法装点皇宫。大政殿和崇政殿里面的匾额及对联,都是乾隆手书的。此外,他还用满文写了一篇《盛京赋》,并译成汉文,命人以汉满篆文兼行的形式公开发行四海。这篇赋带着乾隆的典型风格,辞藻华丽,热烈歌颂了先世创业之武功,和盛京物产之丰富、人才之鼎盛。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只有乾隆专门为一座城市创作过大赋,足见对盛京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开国先祖的无比尊崇。
盛京的人才主要来自清初被流放来的文化人。这些人要么因为文字狱,要么因为政治原因获罪,流放后顺带把中原和江南的文化带到了这里。他们当中很多人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等,为荒凉而沉寂的东北文化注入了活力。这在历史上被称作“流人文化潮”。
沈阳本土的满族贵族,也有文人,就是他们取得的成就远不上北京及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文人。清代的第一位宗室诗人,爱新觉罗·高塞,他是皇太极的第六子,受封镇国公。他久居沈阳,虽然是皇族,但是经历很平淡,没有随军参战,也几乎没有离开过关外,平时就是读读书,弹弹琴,跟汉族的文人以及僧人道士来往。所以他的诗歌很平淡宁静,没有轰轰烈烈的时代大事,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情感反映。然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沈阳生活平静祥和的一面,并不总是战火纷飞的。
七岭行初尽,千岩宿雾开。
路回青嶂底,寺隐白云隈。
洞口闻清籁,碑文暗绿苔。
莲花天际出,顿觉绝尘埃。
——高塞《游千山祖越寺登莲花峰》
总体来看,清代前中期沈阳都处于发展上升的阶段。前有京城之盛,后有陪都之茂,直到鸦片战争前,沈阳都保持着东北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
▲ 乾隆东巡图
烈火浇愁
大清王朝自努尔哈赤建国起,到1912年宣统帝溥仪退位,共计历经12位皇帝296年,比明朝的276年多了20年。但晚清,和晚明一样,甚至与历代封建王朝的晚期都一样,写满了鲜血与眼泪,战争与死亡。
1911年,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随后很快就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与此同时,张作霖打着“率兵勤王”的名义进入了奉天,逐步夺取了奉天的军政大权,后称“奉系军阀”。因此,沈阳成为了张作霖统治的首府。
▲ 袁世凯
与努尔哈赤走过的路一样,张作霖立足沈阳后也在迅速扩张势力,并以沈阳为据点逐渐把东北三省通通都纳入了奉系的统治版图。
奉系军阀强了以后,当然也不满足于占据沈阳,或者东北三省,便将目光也投向了中原,试图问鼎中央政权。从几千年来的历史轮回中可以窥见,似乎古往今来皆如此,当东北政权强大起来后,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出走东北,热闹与繁华似乎都属于中原,而东北只剩下“荒城废堡、有土无人”的宿命,如今好像也是这样,命运不曾逆转。
▲ 张作霖
不过,张作霖失败了,少了点时运。他在各军阀的角逐中屡屡碰壁,最后被炸身亡。接替者是他的长子——张学良,沈阳也随之开启了张学良时代。
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张学良作为新的掌舵人,却没有继承张作霖的野心,反而选择了和平——他选择了改旗易帜,归附于南京国民政府。东北易帜,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件,使得分裂混乱的中国又暂时恢复了统一。
▲ 张学良
沈阳结束了奉系时代,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而张氏父子的大帅府,可以说“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见证了东北地区的风风雨雨,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浮沉起伏。
张氏父子全力经营下的沈阳,依然保持了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但也因此遭到了隔壁日本帝国的觊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突然袭击沈阳。
然而镇守在这里的张学良,却听从蒋介石之命奉行“不抵抗政策”,以致沈阳不战而败,沈阳沦陷。此后长达14年的沦陷岁月,无疑是沈阳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不久,浓到化不开的黑暗更将从沈阳溢出,遍布全国。因为日本的意图从来不仅仅在沈阳,也不仅仅在东北,而是在全中国。
显然,这就是不顾一切非得内斗的恶果之一,让外国有机可乘,占尽便宜,晚清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失败教训依然没有叫醒装睡的人。
图 | 《国家记忆》 ©
幸好,上天祐助,沈阳终将从冰与火之中破土而出。沈阳的人民不会也不能甘于屈服,他们揭竿而起,奋起抗战,一如千年前血脉里的传承觉醒“驱除鞑虏”,保卫自己的家乡,保卫自己的家人,保卫自己珍视的文化与文明。萤火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聚起来了,虽微小又孱弱,但历史告诉我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沈阳从沦陷中获得了解放,回到了它的人民手中。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作为东北老大哥,成为了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承担了现代工业建设的重任,创造过新中国工业史上数百项第一,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如今沈阳铁西区的很多老厂房都见证过且记录了沈阳最辉煌的时刻。
遗憾的是,90年代后,沈阳没能从经济转型的阵痛中恢复过来。极寒的气候与僵化的体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封印了沈阳。但是近代百年的兴衰都不足以定义这片土地,沈阳也终将从冰与火中再次破土而出,创造新的神话传奇。
图 | 图虫创意 ©
参考资料:
1.[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2年
2.[清]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2020年
3.张树范主编:《沈阳通史 古代卷》,沈阳出版社,2014年
4.高灵灵主编:《沈阳通史 现代卷》,沈阳出版社,2014年
5.金毓黻:《东北通史》,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1944年
6.阎崇年:《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1983年
7.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
8.吴元丰主编:《大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民族出版社,2016年
9.辽宁省档案馆:《满洲实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12年
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老档》,中华书局,1990年
11.梁彦彬、白洪希:《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新探》,《满族研究》,2000年第4期
12.王明琦:《努尔哈赤宫室与沈阳城“九门”——兼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原因》,《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2期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国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