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赵顼,励精图治,最终却郁郁而终

星河世界笔记 2023-06-10 08:46:07

本文以赵顼宋神宗与赵煦宋哲宗为主要研究对象。

神宗为六世,哲宗为七世。

宋神宗登基之后,北宋、辽、西夏三大王朝,组成了一个“小三国”的格局,新崛起的西夏,气焰很盛,宋辽与宋辽签订了很久的《谭远条约》,别说是北宋了,就算是辽,也是一副虎视眈眈的样子。

自建立之初,北宋就一直秉承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原则。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提出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宋太宗赵光义就曾经提出要以金钱换取契丹的支持,当时就有了进攻高梁河的想法,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结束。

宋真宗赵恒性格懦弱,如果不是迫于寇准的压力,不得不出战,他根本不会与孟奇签下“澶渊之盟”。

宋仁宗和赵祯虽然各方面都很优秀,但要说到治理国家,他还是要退居幕后,宋英宗和赵曙虽然想要治理国家,但他的寿命并不长,在位四年,三年多来一直卧床不起,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司马光修订《资治通鉴》,其他的一概不知。

一百多年过去了,北宋帝国内部,早就是腐朽不堪,出了不少的问题。

那座古老的王宫在夕阳的照耀下,看上去金碧辉煌,威风凛凛,但实际上,它已经开始摇摇欲坠。

读书人不求上进,只求安逸,而将军则无所事事,整日无所事事,以至兵荒马乱。

一百多年来,先人留下的体制早已与东京汴梁这座高速发展的城市产生了极大的落差,粮食作物无法增产,工商贸易无序,军队缺乏,朝廷也陷入了一团乱麻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宋神宗一上任,他第一时间就开始搞事情的原因。

君王有心改造北宋,但问题在于,世事人情,仰望而不可得,拾者可得,这就是所谓的“道”。

你们宋神宗要变革,就别瞎琢磨了,必须要动手。

皇帝陛下三下五除二,就给他带来了一个不错的助力。

这位左膀右臂,叫做王安石。

宋神宗在见到王安石的那一刻,就已经忘不了他的面容。

王安石很久以前就有过变法的念头,甚至比宋神宗的想法还要强烈,仁宗还活着的时候,王安石就曾经上过一次奏章,叫嚣着要改革,只是那一次,他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仁宗也就懒得理会了。

而如今,宋神宗却是一步登天,将王安石从一个小小的县令,变成了一个大学士。

诸位,也许你们对这份工作并不了解,但你们要明白,这份工作的权利,丝毫不逊色于首相。

王安石一上位,就立即着手进行改革。

王安石的变革有很多目标,但最终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用一整套的办法。不断的壮大国家,最终彻底的扭转了以往衰败的局面。

不过,改革的倡导者王安石的梦想是美好的,但是对执行改革的官员来说,事实就是如此。

王安石的“变法”,其实行过程中也有不少问题。

比如,王安石就曾经建议,可以借钱给那些没有本事耕作的农夫,帮助贫困的农夫开办企业,但是,在官方看来,这是一笔正常的借贷,在基层官员手中却变成了很高的利息。

再比如王安石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军队,增强国家的军队实力,可问题是,如果让一个农民在深夜里不睡觉,去充当护卫,而且还不付薪水,他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不止是无能,还有不少人,因为不想被卷入其中,自废武功,哥就算废了,也不会站在王安石这一边。

我已将一颗心倾注在了那轮明月上,可是那滴水却不愿倾注在那朵落英缤纷的花朵上。

王安石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一头雾水。

他越是心急,反而会惹来更多的麻烦。

当初,秦始皇为了革新,秦始皇可是出了不少力,后来秦始皇为了改革,六国都不敢攻韩。

别人能做到,为什么我王安石就做不到?

现在看来,王安石的确是有点无力了。

他在朝堂上的同行,他想拯救的人民,他的宗室,他的挚友司马光,都与他为敌。司马光不敲坛子,只敲王安石的墙角。

到了现在,不止是王安石懵逼了,就算是一直大力拥护王安石改革的宋神宗也懵逼了。

宋神宗心想,小王,你好歹也是个人物,可千万不要搞错了,如果你能变身,那就变身,如果做不到,那就退回去,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而就在改革遇到重重困难的时候,宋神宗却在与西夏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宋神宗心胸狭隘,一怒之下,竟然被判了死刑。

1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