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徐迟:妻子患癌去世后再婚,他晚年为何跳楼自杀?

细品名人 2024-09-17 06:54:07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晚年徐迟)

徐迟是享誉海内外的作家、诗人、评论家。他创作的《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生命之树常绿》《祁连山下》等报告文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2002年,相关部门设立“徐迟报告文学奖”,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学会奖,专门用于关注和奖励中国报告文学创作中的优秀作家作品。

徐迟还翻译了《巴黎的陷落》《巴黎!巴黎》《第7名逃犯》《托尔斯泰散文集》等众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

徐迟婚姻坎坷,发妻陈松去世后,他在78岁那年与小他20岁的陈彬彬再婚。然而徐迟的再婚生活一地鸡毛。1996年一个寒冷的冬夜,徐迟从医院的6楼纵身跳下,当场身亡。

徐迟是著名作家,德高望重,还有3名亲生子女,为何要在82岁高龄选择悲情离世?

01

(儿时徐迟(中立者)在南浔与兄弟姐妹合影)

徐迟1914年10月15日出生于浙江吴兴南浔镇,下面有个弟弟叫徐舜寿。徐舜寿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总设计师,1968年遭受迫害致死。

徐迟的父亲徐一冰早年在日本留学,加入过同盟会。民国期间,徐一冰变卖家产创办了我国体操学校,是中国近代体育界很有影响的人物。

徐迟天资聪颖,从南浔中学毕业后考入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后在燕京大学借读。

年轻时的徐迟身材挺拔,长相帅气,又才华横溢,深得异性青睐。

1936年春天,徐迟回母校南浔中学拜访一位老师,邂逅了该校的女学生陈松。

(徐迟在家乡南浔中学门前的留影)

陈松比徐迟小7岁,也是南浔人,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淡雅秀气。

当时陈松穿着蓝色的学生装,留着干净利落的学生头,怀里抱着书籍,走在暖暖的阳光下。只一眼,徐迟就爱上了陈松。

徐迟正处爱情勃发的年龄,一个星期就写了40多篇日记,字字句句都是对陈松的思念和爱慕。

1936年3月,徐迟勇敢找到陈松,将日记本交给她:你回去看看,如果喜欢我,就把日记本还给我。如果讨厌我,就一把火烧掉它。

3天过后,陈松将日记本还给徐迟,脸羞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徐迟盯着她的眼睛问:你愿意嫁给我吗?陈松点了点头。

(徐迟第一本诗集)

不久,徐迟与陈松正式订婚,并在《南浔周报》刊登了《订婚启事》。

1936年夏天,徐迟大学毕业了,带着陈松去上海发展。

爱情给徐迟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活激情,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二十岁人》,由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

1937年1月,徐迟与陈松在上海正式结婚。

02

(1936年,在戴望舒、穆丽娟的婚礼上,徐迟第一次当伴郎)

在上海,徐迟结识了施蛰存、戴望舒等文人。1936年,戴望舒与穆时英之妹穆丽娟在上海新亚大酒店举行婚礼时,徐迟担任伴郎。

婚后,徐迟创作了《三大都市的毁灭》《武装的农村》等小说,还翻译了《世界之名音乐家》《音乐家和乐曲的故事》等国外著作。

上海沦陷后,徐迟带着妻子与戴望舒一家流亡到香港。

徐迟与陈松共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由于家里孩子多,陈松一直在家相夫教子,徐迟努力工作养家。

(1938年,徐迟、陈松夫妇与大女儿徐律)

徐迟是一个思想进步的爱国作家,曾冒着炮火去广西昆仑关抗日前线采访。

1941年,徐迟一家在桂林生活,他相继出版了诗集《最强音》、散文集《美文集》。徐迟还翻译了雪莱的诗歌《明天》,及《托尔斯泰传》《巴黎的陷落》的外国名著。

抗战胜利后,徐迟于1946年带着家人回到家乡南浔任教。他在南浔中学教英文、国文,并担任教导主任。

期间,徐迟结识了孙慎、蒋振鸣、杨光波等名家。那时的徐迟精力充沛,瘦高的个子,穿着淡色西装,经常边走路边吹口哨。

他英语流利,能与教堂里的英国牧师自如交流。徐迟还喜欢晨跑、打羽毛球、篮球、游泳,是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1949年7月全国文代会,中南海合影,左起:楚图南、徐迟、臧克家、王辛笛、朱维基、卞之琳、戴望舒)

新中国成立后,徐迟被调往北京工作,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下面的《人民中国》期刊当记者。

1957年,徐迟担任新创刊的《诗刊》杂志副主编。由于工作需要,1961年,徐迟离开北京,被调往武汉工作,任湖北文联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他深入长江水利工程工地采访,写出了深受欢迎的报告文学作品。

03

(1950年代三剑客。左起乔冠华、徐迟、冯亦代)

1966年特殊年代开始了,徐迟受到冲击,被关进了牛棚。他还经常接受批斗,被逼写各种检查。

徐迟是硬骨头,不说一句违心的话,不诬陷一个好人,因此他遭受的折磨也最厉害。

有人揪住徐迟的头发,将他的脑袋往墙上撞,撞得他眼冒金星。

还有人冲到徐迟的家里,要求陈松与徐迟离婚。陈松就是一个家庭妇女,没有工作,丈夫、孩子是她生活的全部,坚决不愿意离婚。

她带着儿女去探望徐迟,看管人员不让他们见面,只让他们隔着窗户说话。3个孩子在外面喊“爸爸”,个个眼里都是泪水。

(徐迟与家人合影)

陈松对丈夫说:你一定要好好的,我和孩子们在家等你回来。亲情的力量让徐迟变得更坚强。

漫长的10年里,徐迟遭受各种非人待遇。妻子陈松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她整天提心吊胆,晚上失眠,加上物质生活匮乏,陈松的健康状况恶化。

1976年,徐迟终于迎来人生的春天,恢复了正常待遇,一家人的生活也恢复正常。

1977年10月,徐迟创作的报告文学《地质之光》在《人民文学》发表后,引起巨大的反响。

(徐迟)

(1978年,徐迟在昆明采访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即《生命之树常绿》主人公)

不久,《人民文学》筹划一篇写科学家的报告文学,为知识分子恢复名誉。

当时陈景润写出了关于求证出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学术论文,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而国内对这项科研成果却毫无所知。

《人民文学》编辑部决定请徐迟采写陈景润,因为徐迟写过《地质之光》《祁连山下》等报告文学,影响很大。

随后,徐迟在《人民文学》编辑部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北京西郊科学城中关村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找到了陈景润。

(1970年代末,徐迟(前右)与数学家陈景润(前左)在一起。同行作家有黄宗英、周明、秦牧)

陈景润在中学时代读过徐迟创作的诗歌,两人倍感亲切,第一次见面就聊得很投机。

徐迟在中关村住了下来,相继采访陈景润,及其老师、同学、同事,还去陈景润的办公室、家里了解生活细节。

仅用半个多月,徐迟就创作出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刊发在1978年1月号《人民文学》的头条。

04

一时间,《人民文学》洛阳纸贵。《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主流大报,及全国各省市的报纸,都全文转载《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唤醒科学的春天)

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也全文播出。因此徐迟、陈景润连同《哥德巴赫猜想》,家喻户晓。

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徐迟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深受读者欢迎。

198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徐迟的报告文学集《结晶》,同样引起轰动。

就在这年,徐迟的妻子陈松被查出癌症。几十年来,陈松任劳任怨地为家庭付出,徐迟过惯了依赖妻子的生活。

(徐迟)

如今妻子突然患癌,徐迟感觉天塌了。他与子女倾力救治妻子,但当时医学水平有限,1985年春天,陈松因癌症不幸离世。

这时徐迟已经71岁了,送别老伴,他沉浸在悲痛和孤独中。他的儿女经常过来照顾他的生活,帮助他化解悲伤,徐迟的情绪有所好转。

1989年,徐迟在中国作协组织的联谊活动中,认识了四川大学中文系的老师陈彬彬。她比徐迟小20岁,曾是部队文工团的舞蹈演员。

转业后,陈彬彬进入四川大学进修,后留校任教。陈彬彬也有过失败的婚姻,与前夫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她最小的女儿是知名演员。

(年轻时的陈彬彬)

陈彬彬年轻、气质好,崇拜徐迟的名气和才华,经常在信里向徐迟请教写作。

经过一年多的书信来往,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1992年,徐迟突然向3个儿女宣布,说自己要再婚了。3个儿女都表示反对,因为父亲已经78岁了,这么大年纪再婚,会引来种种意想不到的麻烦。

而且,3个儿女也质疑陈彬彬与父亲再婚的动机。

(陈彬彬与最小的女儿)

但徐迟一生浪漫多情,觉得自己创作需要激情和灵感,而婚姻能够给他带来活力。因此徐迟不顾子女的反对,不久与陈彬彬在武汉再婚了。

陈彬彬离开四川来到武汉生活。为此徐迟的小女儿与父亲关系紧张,父女俩多次发生磕绊,小女儿也不与徐迟来往。

05

徐迟是带着美好憧憬走进再婚生活的,然而现实却是那样残酷。婚后,徐迟发现陈彬彬有感情方面的事瞒着他。

原来,就在徐迟与陈彬彬恋爱后,陈彬彬又与《文艺报》的副主编唐因谈恋爱,并与他结了婚。

(徐迟与巴金合影)

当徐迟答应与她再婚后,陈彬彬就与唐因离婚,这让徐迟非常气愤,觉得陈彬彬对感情不专一。

而且陈彬彬爱慕虚荣,徐迟带她出去参加笔会,因主办方没写陈彬彬的名字,她当场发飙,将工作人员手中的名单扔到地下。

徐迟这才发现,陈彬彬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婚后两人经常发生争吵,陈彬彬伶牙俐齿,几句话就将徐迟怼到了死胡同,徐迟经常在家落泪,心力交瘁。

儿女们知道徐迟的婚姻状况后,果断支持父亲离婚。

(1990年代初,徐迟终于来到了瓦尔登湖,当年他翻译的《瓦尔登湖》是文青的标配)

1994年,徐迟与陈彬彬离婚了。这场短暂的再婚生活,对徐迟的伤害和打击很大,他经常做噩梦,梦到陈彬彬与自己吵架。

醒来后,徐迟眼里满是泪水。重回单身后,徐迟内心很孤独,加上上世纪90年代纯文学的地位大不如从前,徐迟出书越来越难,稿酬越来越低,这让他非常失落。

此后徐迟开始研究宇宙、死亡、安乐死等抽象话题。晚年他孤独寂寞,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产生人类即将毁灭的绝望。

1996年12月,徐迟因老年病住进了武汉同济医院。他内心痛苦,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病房里没有暖气,冬天很冷,徐迟觉得自己成了孩子们的累赘,不愿意再拖累他们。

1996年12月12日深夜12点,徐迟从病房6层的阳台上,推开窗户跳了下去,当场身亡。

(晚年徐迟)

(《生命之树常绿》徐迟(1914年10月15日-1996年12月13日))

徐迟跳楼自杀轰动全国,新华社作了报道。一代著名作家徐迟,就在1996年那个寒冬的夜里结束了宝贵生命,终年82岁。

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人不明白徐迟何以会自杀,一直在探寻他自杀的原由。

“细品名人”通过采访徐迟生前的同事、朋友和家人,还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真实还原了徐迟去世的前前后后。

在文章中,我们能够找到他自杀的原由。徐迟非正常死亡让人扼腕痛心,更是将悲痛留给了子女。

-END-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

2 阅读:529
评论列表
  • 2024-09-17 17:50

    再婚没有好结局,都是利益关系。

细品名人

简介:介绍名人明星台前幕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