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恋爱综艺:50多岁,正是追爱的好年纪

莫兰说 2025-02-10 10:12:08

老年恋爱综艺:50多岁,正是追爱的好年纪

他们足够浪漫,也足够生猛。

我们能做的,是看见他们、听见他们、知晓他们。

毕竟我们终将成为他们。

年轻人天天醒来嗑CP,牙口好得连“老骨头”也能啃——这没有任何冒犯之意,是说在当前恋爱综艺几乎统治“互联网恋爱脑”的情况下,老年恋爱综艺悄悄崛起,成为年轻人最爱的节目之一。

“中老年相亲节目有多好笑”、“中老年硬核相亲”等话题,在抖音平台的累计播放量迅速破亿次。

“中老年相亲才是社交天花板”等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就像钱锺书说的,“老年人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没得救”,在黄昏恋的野火燎原中,年轻人悟出一个道理:50多岁,正是追爱的好年纪。

2024年,韩国推出了一档名为《终于爱》的老年恋爱真人秀,这部佳作在恋爱综艺市场上不能被忽视。

尽管节目后期情节被吐槽过于套路化,与普通恋爱综艺无异,但《终于爱》在豆瓣上还是拿下7.4分。

对于竞争激烈的恋爱综艺赛道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节目嘉宾是看似30岁但实际上是50岁以上的帅大叔、靓阿姨,单单从外貌来看就是一场高颜值的视觉盛宴。

另外,节目组插入了许多中老年人特有的细节,如人均“社牛”、不扭捏,互相问候身体状况,提醒小心楼梯磕碰。

在第一期的结尾,《终于爱》更是放出了重磅炸弹——东亚家庭最爱的亲情环节。

嘉宾们收到来自儿女们的惊喜来信,鼓励他们做回自己、勇敢追爱,这一环节赚足了屏幕内外观众的眼泪。

“真正的爱情在能理解人生的时候迎来。

”这是《终于爱》节目组在开篇词结尾写下的主旨句,绝美的文案再配上岁月静好的海岛黄昏景象,一语道破了恋爱综艺的核心——比起展露真实,更重要的是营造氛围,为青年群体塑造一种理想的老年情感生活。

相较于韩国恋爱综艺独有的极致浪漫氛围,我们更熟悉的中式恋爱综艺显得生猛得多,不给任何一段恋情留下“文火慢炖”的机会——不搞套路,开篇就讨论住房、社保、养老和身体健康程度。

吉林卫视的中老年相亲节目《缘来不晚》甚至在网络平台上的点击量突破1亿次。

78岁大爷张子富在现场直接开口“想找一个能伺候自己但又不要钱的老伴”,引得女嘉宾当场转身离去。

75岁的大娘刘桂英因为觉得男嘉宾文化水平和身高都不达标,当面输出金句:“不是我的菜,我就这么坦率。

有房有车、年收入20多万的花甲之年男嘉宾王传也逃不过被追问糖尿病是否会影响生理功能,“就像智能手机和老年手机,用不用是我的事,但功能一定要有。

”中老年相亲节目《缘来不晚》的走红并非个例,类似的节目如辽宁卫视的《爱的选择》和黑龙江卫视的《相亲相爱》都因密集出现的段子和金句成为网友爱看的节目。

节目里有一位大叔直接宣称“年收入五六十万,谁要跟我走,我赏钱10万”,而在《相亲相爱》中,甚至还有大叔从袋子里拿出大沓现金,差点把主持人吓坏了。

无论是话糙理不糙的东北“直球”老年爱情,还是韩国恋爱综艺的唯美晚年浪漫,呈现的是打从心底追求真爱的老年人们的爱情观——既有海边散步、畅谈余生的文艺情调,也有明码标价的“合伙过日子”的实在。

人生上下半场的转折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恋爱经久不衰地贯穿了各个生活阶段。

老年恋爱综艺的崛起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爱情不仅仅在于情感需求,更关乎个体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转变和追求。

早在老年恋爱综艺大热之前,这种生猛的老年爱情观早已在很多城市角落存在。

在北京的菖蒲河公园、重庆的洪崖洞,还有上海人民公园的中老年相亲角,这些地方都成为中老年人相亲的热门地点。

而上海的宜家徐汇店更是知名的中老年人“相亲圣地”,每逢周二、周四,老人们都会在宜家餐厅喝个免费的咖啡,相亲活动时报时。

或许因这个配套相亲的“额外服务”过于火爆,宜家被迫出台了“先购餐后入座”的规定。

纪录片《前浪》的第一集《不老爱神》,就将镜头对准了宜家徐汇店。

这一集也被观众普遍认为像是在看老年恋爱综艺。

剧中三位主要人物各自上演了不同的“爱情故事续篇”。

仨婚姻不算愉快的宝叔虽然嘴上说着“我们没有好结果”,但实际还是热切追求网恋对象“山口百惠”;玲玲和老张是上海相亲角里的佳话,但在80岁选择分手,又各自开始新情缘;少女心满满的金阿姨,钟情旗袍、种花、喝可乐,和心仪对象爬山时还穿小皮鞋,愉快时更会共舞。

对于《前浪》创作团队来说,这些老年爱情故事远比狗血恋爱剧情更有戏剧张力。

宝叔一直积极追求“山口百惠”,同时现实中的相亲也没有停下。

即使分手后的老张开始相亲,他也会先去玲玲家吃饭,甚至分手不久就参加了在玲玲家举行的相亲。

创作团队说,“老年人不会管叙事逻辑,复杂、混乱就是生活本身,我们想尽可能展现生活最真实的一面。

这些故事可能不符合我们对浪漫与爱的普遍认知,但这才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爱。

谈到老年人的风流韵事,不能不提及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

该节目曾访问北京菖蒲河公园相亲角的大爷大妈们,他们的处对象方式堪称豪放高效。

在公园里看对眼了就直接请对方吃饭,聊得投机的当天马上同居,不合适的即刻散伙,另谋“生路”。

访谈中的李经理,打扮时尚如同网红,是公园里的风云人物,55岁的他直言“这里鱼龙混杂,有人要找长期伴侣,有人只要一夜情,但都可以敞开说,各取所需。

我们这个岁数的,时间不多了,说话不需要拐弯。

”显然,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9亿,占总人口的21.1%。

专家预测,未来这一数据还将继续增长。

未来,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和文娱内容也需要跟上节奏。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特别提到要发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学、广播、影视、音乐、短视频等内容行业。

60年代出生的“银发族”不再是现代社会脱节的一代,而是具有鲜明个性和情感需求的一代,内容行业必须相应变化。

2024年5月,爱奇艺CEO龚宇在“爱奇艺世界大会”上表示,“夕阳红产业即将成为朝阳产业”,未来将更加重视“一老一小”人群的服务。

优酷也将“长辈模式”升级为“银发剧场”,为银发网民开辟绿色通道以消费文化作品。

《前浪》创作团队留下最深刻的评论是观众的反馈——老年群体在她心中具象化了,不再是“那个爷爷”“这个奶奶”,她认真记下了节目中每一个具体的人。

“看见是真正的尊重的开始”,这是《前浪》制片人谢琳的话,让人印象深刻。

“看见真实的人,而不是被各种刻板印象和浪漫化粉饰后的样子。

无论是悲凉的、残酷的,还是热忱的、有力量的,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和陌生人说话》里有一段主持人问胡大爷“做过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鸳鸯浴,这还不够浪漫吗?

”胡大爷的回答语惊四座。

最终,不论是多热辣的老年爱情故事,还原的都是生活本身。

观众们所见的不是虚构的情节,而是那些偶然分享出他们生活世界一角的真实的人们。

他们足够浪漫,也足够生猛。

我们能做的,是看见他们、听见他们、知晓他们。

这些就像是我们未来的一面镜子。

再热辣的老年爱情故事,还原的也是生活本身。

观众所见的老年生活不是被想象,而是真实生活着的,偶然分享他们世界一角的人。

我们终将成为他们,去听见、看见并知晓他们的故事,也许就是在听见、看见和知晓我们的未来。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