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和江苏以14.1万亿、13.7万亿的GDP稳居“10万亿俱乐部”,成为无可争议的“经济双雄”。
而我国第三个“10万亿省份”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山东以9.85万亿的成绩位列第三,浙江则以9.01万亿紧随其后,两者差距仅8000多亿,这场“鲁浙争霸”不仅是数字的较量,更是产业模式、发展动能与区域战略的全面比拼。

山东:离10万亿仅“临门一脚”
山东作为北方经济的“顶梁柱”,2024年GDP增速5.7%,距离10万亿仅差1434亿元,按当前增速推算,2025年突破毫无悬念。
山东的底气来自三大支柱!
一是工业体系的“全”与“强”,41个工业大类覆盖197个中类,化工、机械、能源等传统产业根基深厚,万华化学、山东重工等龙头企业贡献极大。
二是新兴产业的崛起,青岛的新能源汽车、烟台的高端装备制造、济南的量子科技等加速布局,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就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34%。
三是区域协同的深化,青岛(1.6万亿)、济南(1.3万亿)、烟台(1.08万亿)组成的“三核”城市群,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全球第四,济南科创走廊联动京津冀,烟台海洋经济占全省三成。
不过,山东也面临挑战!据悉,山东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万元,仅为浙江的63%,新旧动能转换仍需时间,传统重工业占比过高导致能耗压力大。

浙江:民营经济+数字经济
浙江虽总量略逊,但增长质量更胜一筹。
2024年,浙江的GDP增速5.5%,民营经济贡献超67%,106家民企入围全国500强,连续26年居首。
当地学者坦言,浙江冲刺10万亿的杀手锏在于“双轮驱动”!
一是数字经济领跑全国,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达29%,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深度求索的AI大模型等“杭州六小龙”企业崭露头角,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带动外贸增长11.3%。
二是县域经济“多点开花”,义乌小商品、慈溪小家电、海宁皮革、温州电气、绍兴纺织等产业集群活力十足。
过去这一年,金华凭借电商爆发实现15.2%的名义增速,温州逼近万亿大关,11个地市人均GDP全部超1万美元,舟山、宁波、杭州更是突破2万美元。
但浙江短板同样明显!浙江的山区面积占七成,丽水、衢州GDP仅2000亿级,与杭州、宁波差距悬殊。此外,浙江的高端服务业和国际化水平目前较弱,影响力和辐射力不可避免被上海虹吸。

未来悬念:10万亿后的新赛道
无论山东还是浙江率先撞线,10万亿仅是起点。
山东若成功,将成为北方首个10万亿省,肩负振兴“山河四省”、平衡南北差距的重任。
浙江若逆袭,则标志着“小省大经济”模式的全面胜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范式。
但两省均需直面深层挑战!山东需摆脱“大而不强”的标签,破解人均收入低、环境压力大的困局。浙江则要避免“中等城市陷阱”,在高端产业和国际化上对标苏州、深圳。
这场10万亿GDP的经济竞赛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中国区域经济从“量增”到“质变”的缩影!
山东就算了吧,给浙江提鞋的资格都没有,落后十五年!
第三个山东,第四个福建,第五个安徽……第33个澳门,第34个浙江
山东省没有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大城市。浙江省有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牛逼哄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