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近车友普遍反映的异常掉电问题,首先,这个掉电不仅仅是元plus和汉EV,而是整个比亚迪纯电车系都在发生,包括海豚,海豹等等,所以,首先可以推断,这绝对不是前面的车电池出了问题,而是厂家在后台改了电量计算的逻辑。
经过认真观察,电池实际上并未真正的掉电,只是计算变少了。大家可以认真观察一下掉电后的充电时间,是不是出现充电时间变短,高电量突然跳变100%的情况。有个规律就是掉电后的充电时间*充电功率大约就等于掉电前的电池显示消耗的比例。这也从另外一方面验证电池本身没有问题,并没有发生真实的电池掉电。
比亚迪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关键,我推测和Dmi车型自动启动发动机是差不多逻辑,都是在想回避一些它解决不了的问题问题。
那我们的纯电车在回避什么呢?我觉得就是因为磷酸铁锂电池一致性不好和怕低温,这也是磷酸铁锂的最大缺陷:
磷酸铁锂电池的一致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同电芯之间剩余电量一致性差,以及在充放电时部分电量由于内阻不同而消耗,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磷酸铁锂电池的内阻较高,每个电芯的内阻也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内阻的存在,电量的损耗不一致,从而影响了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和寿命。
与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的单体电芯在寿命上有较大优势,可以达到3000—5000次充放电循环,而三元锂电池通常在1000—2000次。然而,由于生产工艺和材料的差异,磷酸铁锂电池的一致性较三元电池差。这种一致性差主要是由于磷酸铁锂材料的特性以及生产过程中难以完全控制每个电池组件的一致性所导致的。
刀片电池整个电池组是有100多个单体(刀片)电池串在一起的,bms系统会检测每个单体(刀片)的电压是否在正常范围。比如说在电量剩30%时,因为一致性差某些单体电压低于下限比如低于2.5v,那bms为了保护电池(单体)会切断动力电池输出,就会突然出现失速趴窝。
冬天磷酸铁锂容量缩水明显,这种不一致性就更加明显。电池的电量是用整个电池组电压来估算的,只是个理论值。要精确计算也可以用已消耗能耗占比来估算。磷酸铁锂要用得好必须经常充满电,也就是让电池组在100%时单体电压尽量都能达到满电电压。会过充吗?当然不会,因为有电池均衡,而且相对来说,磷酸铁锂轻微过充也不会引起安全问题比如燃烧爆炸。
但是呢,不管你怎么使用,经过时间的积累,整个电池组的每个单体一致性越来越差了,你只能保证在满电时电压比较接近,而在电量接近末端时,单体的压差是越来越多了。所以就会有电量低时续航越虚。磷酸铁锂电池还有个坏毛病,就是内阻很大,有时在低电量时,你猛踩油门稍微大功率输出,某个单体电压就会快速下降而低于保护电压,这时动力又要被切断。
另外目前温度低了,停车冷机后,磷酸铁锂电池可放电容量变少,但是比亚迪又没有真正的技术来解决和计算这个电量不准的问题。为了避免大面积出现EV受限导致半路趴窝,比亚迪索性就直接将显示电量扣除,让显示电量降低,这样大家就会尽快去充电,确保不会发生因低电量情况下电量检测不准发生半路趴窝情况。
所以,个人判断,大家的电池都没有问题,也不需要去4S店听那些无聊的解释和官方话术,浪费时间做一些没用的检查。知道了原理后,大家就乖乖的配合比亚迪,在低电量时尽快充电吧,比亚迪修改电池电量计算逻辑也是在提醒大家低电量随时可能趴窝,至少我们可以放心电池没问题,只是不要去挑战磷酸铁锂的续航极限就好。
从这个事情也反应出来:一是磷酸铁锂这个技术路线应该还是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就是一致性和电量计算非常困难,比亚迪现在处理不了,将来可能也处理不了,大概率只能靠猜。
二是比亚迪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防止车辆大面积半路趴窝导致口碑崩塌,牺牲广大车主的利益,不给大家一个真实的电量显示,而是通过小聪明迫使大家在低电量时尽快去充电,买个510的车,实际不到300公里就要迫使你去充电。
接下来介绍两个磷酸铁锂电池的均衡方法,帮助你在家也能解决异常掉电的问题。
方法1:
将车辆电量使用至10%以下,关闭所有额外耗电功能,静置3小时以上,然后将车辆充电至100%,保持电桩连接,然后再静置休息一小时以上,这样会帮助车辆完成电池组自平衡,更准确测算电量。(静置过程需要注意关闭所有可能耗电的功能,移除外接设备,不要尝试远程连接车辆)
方法2:
首先你需要找到一个自己的随车充或者慢充桩都可以。比亚迪自带的慢充桩,或者PDD买的随车充都没有问题
1. ?将电池充电上限设置为98%,电流调到32A,等待电池充至98%后,再将充电上限调到百分之百,把电流调到百分之五,等待电池充满,这步充电过程大概不到一小时。
2. ?重点来了,在手机或者车机上,打开空调,给车释放掉2%的电,再用5A的电流将电池充至100%。
此放电充电步骤重复4次左右,你就会发现你的满电续航里程竟然增长了,其实这是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不均衡特性造成的。
如果以上两个方法解决不了你的问题,那么请不要由于,联系比亚迪4S售后吧。让售后帮你做免费的电池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