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在很多将帅麾下都打过仗,例如电视剧中的旅长——陈赓,“老师长”——刘伯承。还有淮海战役时,李云龙的新上级——粟裕。
众所周知,李云龙虽然没读过什么书,却无师自通,很会打仗。但另一方面,李云龙为人过于骄傲,喜欢自作主张,因此也没少闯祸,更没少受处分。
虽然处分归处分,但无论是陈赓,还是刘伯承,最终都选择回护他。李云龙虽然屡遭撤职、降职,但最终总会官复原职。
解放战争期间,李云龙被粟裕所看中,专门从中原野战军调到华东野战军,并参加了淮海战役。谁知李云龙刚到华野,就闯下了大祸。
原来李云龙带领2师与楚云飞的89师在赵庄狠狠地打了一仗。由于89师是国军精锐,因此李云龙师损失很大。事实上,这也是华野诸纵队普遍的情况。特别是碾庄圩战斗,整个华野伤亡达到6万人,很多战斗部队几乎被打光。因此粟裕制定了“随俘随补”的方针,上午是国民党军,下午就是解放军了,因此俘虏成为华野各纵最宝贵的资源。
而李云龙的2师呢?打得是最没油水的阻击战,伤亡大,缴获还少,更别说什么俘虏了,不算什么好买卖。
然而李云龙李老板又岂是能吃亏的人?于是他便把“歪心思”打到了兄弟纵队的头上。当时赵刚在华野二纵担任政治部主任,主要负责俘虏工作。通过这门子关系,李云龙找到赵刚,要求这位老搭档借给自己2千俘虏。在打了借条之后,李云龙凭空添了2千生力军。
按照我军纪律,是不能随意跨纵队要俘虏的。李云龙肆意妄为,闯下大祸。2纵司令员听说后,果然气不打一处来。按照历史,韦国清上将是2纵的司令员兼政委,脾气火爆的他哪能受这个气,当即向粟裕告了一状:
“李云龙太不像话了,有本事就自己抓俘虏去,这算什么,这不是生抢吗?司令员,不能开这个头啊!”
按说李云龙是个“外来户”,而韦国清则和粟裕共事许久,粟裕应该站在更在理的韦国清一边。谁知粟裕却劈头盖脸地说:
“开什么头?我看,李云龙没说错,什么你们的我们的,再说那还有借条嘛!”
就这样,粟裕对闯下大祸的李云龙连批评都没批评,直接就放过去了。
如说刘伯承、陈赓回护李云龙还好说,毕竟都是老部下了,李云龙那脾气,他们还不知道?但是粟裕则完全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李云龙是以12军首任军长王近山中将为原型的。红军时期,王近山跟随第四方面军作战;抗战时期,王近山在129师,曾是陈赓旅长手下一员猛将;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仍跟随刘伯承、邓小平作战。
可以说,王近山和粟裕基本没什么交集。王近山转战鄂豫皖、四川以及华北,而粟裕则一直在中央苏区、淮南、江浙、山东一带作战。而在电视剧中,李云龙和粟裕在淮海战役前,也没表现出任何交往
也就是说,李云龙不是粟裕的同僚,也不是他的故旧。粟裕为何偏偏对李云龙“另眼相看”呢?
首先,这自然是因为人情。李云龙本就是刘、邓两位首长的大将,2师也是中野的部队。既然李云龙和2师远道来助战,粟裕自然会对他们更有优容、优待一些。
更何况,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做出了巨大的战略牺牲。由我军之中最顶尖的部队之一,沦为一群没有任何重武器的轻步兵;原本有12万大军,出了大别山后只剩6万人。
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原野战军的牵制、掩护和牺牲,又哪有华野战绩的辉煌。因此在战斗中,粟裕对中野相当照顾。例如围攻双堆积的战斗中,粟裕专门告诫前去助战的陈士榘:“所有缴获的装备,全部交给中野的同志”。
因此粟裕没理由不照顾来自中野的李云龙以及他的2师。
其次,李云龙确实会打仗。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错误,粟裕根本不可能拿掉李云龙。粟裕非常清楚赵庄阻击战有多么艰苦,伤亡有多么大,李云龙的“出格”行为其实情有可原。
也就是说,战争年代,一切都是虚的,会打仗才是实实在在的。现在正是用人之时,粟裕并不可能自断手指、臂膀。
最后,粟裕特别喜欢用“刺头”,善于用“刺头”,非常青睐像李云龙这样敢于打没命令的仗的将领。
战场是瞬息万变的,有时候司令部的命令并不一定反映战场的实情,因此前线将领非常需要自主性,要在领域上级命令的基础上,发散性、灵活性地调整方案,最终达到最优解。
众所周知,华东野战军由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而来,抗战时期两者分属于八路军和新四军两个系统,军中山头林立,资历深的“大佬”很多,“性格将领”也非常多。
如果说李云龙是一位性格将领,那么粟裕麾下的许世友、王建安、陈士榘、叶飞、宋时轮也不遑多让。在战斗中,这些性格将领经常跟粟裕讨价还价,甚至还会直言不讳地批评。
例如许世友在孟良崮战役时,曾向粟裕抱怨伤亡太大,攻不上去。结果陈毅一把夺过电话,将许世友大骂一顿。
还有叶飞,鲁南突围时,叶飞的一纵和王必成的六纵伤亡很大。事后,叶飞毫不留情地批评粟裕:“这都是粟司令指挥的问题。”无独有偶在月浦战斗中,叶飞部伤亡不小,叶飞也是直言不讳地批评粟裕指挥的失误。
除了许、叶二人,宋时轮也曾不给粟裕“面子”。例如攻打济南前的曲阜战役,原定由宋时轮负责主攻。谁知会开到半途,宋时轮突然因为之前的批评而发怒,直接撂担子不干,气得毛主席要撤他的职。
面对这些“刺头”,粟裕不仅不恼,反而均予以重用。“刺头”将领虽然难管,但也往往意味着他们确实有主见、有想法。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绝不是机械地服从命令。
就以叶飞为例,他便是灵活指挥的典范。宿北战役时,陈士榘在前指要求叶飞撤出战场,结果叶飞却顶住压力,不仅不撤还向敌军反攻,为宿北战役的全胜做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莱芜战役时,粟裕原定由五个纵队围歼敌军,谁知仅有叶飞的一纵赶了过来。叶飞当机立断,没有选择苦等兄弟部队,而是就地展开围歼,创下了战场上的奇迹。战后粟裕对叶飞大为夸奖:“在各纵的配合上说,一纵最吃力,虽然缴获不大,但在整个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其后的战斗中,叶飞虽然只是一个纵队司令,但是粟裕常常要他统领好几个纵队。叶飞就像是粟裕另一个大脑。
再如许世友,他资历深、性格火爆,有时候很难相处。但是粟裕不仅没给他穿小鞋,反而向主席力荐他担任山东兵团的司令员。正是由于粟裕的关照,才让许世友成为华野第一个由纵队司令升格为兵团司令的战将。
再如宋时轮。宋时轮在曲阜会议中犯错后,粟裕没有听从主席的建议,不仅没有撤宋时轮的职,反而将其委以重任。淮海战役时,粟裕又命宋时轮带领3个纵队,阻击徐州东援之敌,并参加围歼杜聿明集团。
粟裕对于这些性格将领的包容,也赢得了他们衷心的爱戴。例如许世友,据说他授衔上将时,感到有些不满。但当他听说粟裕是大将时,立马就不闹了。
新中国建立后,粟裕每到南京或广州,担任南京或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必定倾力接待。粟裕的老母亲因行动不便,有不适应北京的气候,只能留在南京养老。在九大开会期间,粟裕给许世友打来一个电话。许世友一听电话就知道是粟裕,他豪爽地说:“粟总长吗?我是许世友。”
在电话中,粟裕说自己的母亲在南京,希望许世友关照一下。许世友拍着胸脯说:“就交给我吧!请粟总长放心。”要知道粟裕担任总参谋长已经是11年前的事了,许世友仍以总长相称,由此可见他对粟裕的敬重。
叶飞,1958年粟裕挨了批评,成了众矢之的,叶飞本是重点攻关对象。然而往日对粟裕向来直言不讳的叶飞却啥都不说,守口如瓶。
再说宋时轮,粟裕蒙受委屈后,宋时轮不顾年老体弱,一直为粟裕的彻底平反而奔走……
这就是粟裕的用人之道、这就是粟裕的大将之风。若说犯错,李云龙的那点错误和上文提到的那几位根本不值一提。然而粟裕却照样信任、照样重用,在战争年代,会打仗就是第一位,谈别的就是虚的。
从性格来安,粟裕本身就是一个闻战则喜,好打没命令仗的名将。他戎马一生,曾多次顶掉上级的命令。甚至连毛泽东亲自下达的命令,粟裕都敢于“斗胆直陈”,最终确定了决战于江北的方针。
粟裕表面上的性格与李云龙不同,似乎更加温文尔雅。但从本质上看,粟裕和李云龙非常相似,可谓英雄之剑惺惺相惜。试问粟裕又如何不照顾李云龙呢?
虽然《亮剑》是一部文艺作品,但作者都梁本是军门后代,其内容根植于人民军队深厚的历史,并非完全虚构。粟裕对李云龙的回护,是符合历史,符合实际情况的。
李云龙集合了好多人的故事,从后面表述来看,李云龙中原突围然后有加入了华野,这适合的只有一个皮定均旅。
李云龙的原型有好几个
粟裕战神
这只是作者和朋友吹牛打屁下写的小说,东拼西凑的产物。十多年前看的大概情况就是作者说现在小说没法看,写的不好。杠友:写的不好你写。作者:写就写。然后亮剑问世了
[得瑟]李云龙在历史上有这个人么?你谈历史谈锤子吧
一代战神
借条这段是电视剧原创。小说原著只说补充了俘虏成了满员师
一个八路一个新四军,都不是一个建制。
李云龙叫粟裕老首长
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并转发
亮剑不是抗战剧,是一部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