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场内卷!护学岗是护学生还是练家长?不护会不会被歧视?

小荞看综合 2024-10-28 03:42:54

护学岗这个东西,每一个当家长的都深有体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支配呢?这是在早晚放学的时候,校园门口保护孩子们上学放学的秩序和安全这么一个岗位。近年来,随着家长护学岗在各地中小学的推行,原本用于保障学生安全的善意举措却悄然引发了家长间的“内卷”风潮:参与的家长一边疲惫不堪,一边暗自较劲;而未参与的家长则面临无形压力,担心孩子在学校“被孤立”。所以这一制度究竟是必要的安全屏障,还是给家长增添了无形负担?这到底还应不应该存在呢?在取消与保留之间,家长护学岗的存在意义值得深思。

根据网易等媒体的报道,这几年有关或学搞这项工作家长的负担和参与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执行过程中,护学岗在部分学校并非完全自愿,甚至存在强制性要求的现象。部分家长反映,学校会默认所有家长参与,如果拒绝则可能面临来自其他家长的压力或老师的委婉劝说,形成“隐性强制”。这种现象引发了对“自愿”性质的质疑。

护学岗的必要性体现在保障学生高峰出行的安全,尤其在交通流量大的学校周边,然而,是否一定要由家长承担护学任务,仍需考量。部分地区已经通过加强学校周边的警力、部署专门的交通协管员来实现这一目的,减少了对家长的依赖。因此,护学岗的设置是否真正必要,仍需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

那么,护学岗的存在在会引发“家长内卷”的现象吗?其实我当时觉得学校里的每一个涉及家长的动作都可能会引发家长内卷的现象。每位家长都希望展示出对孩子和学校的“高度配合”,以免成为少数“没有责任心”的人。确实长此以往,这种制度可能加剧家长的攀比心态。在更为极端的情况下,家长之间的分歧可能会波及孩子的关系,少数不参与的家长的孩子可能遭到部分同学的疏远,或在班级活动中被忽视。这种因家长立场而产生的“学生排斥”问题虽不常见,但确实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从教育角度出发,家长护学岗制度的实施是否合理,还是要学生的年级特点与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安全意识和自理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在上下学期间出现安全隐患,确实需要额外的看护。但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其安全意识、自控能力已较为成熟,家长护学岗的必要性自然下降。

还可以考虑护一些学岗的替代方案。部分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安全护栏、加强校内外联动,甚至可以争取到更多警力支持,替代家长护学岗的角色。这样既能达到安全目的,又能减轻家长负担,让教育工作更具专业性。

家长护学岗从本意上看是对学生安全的保护,但在实践中却引发了诸多现实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在推进护学岗时,也要考虑一下家长的实际需求与负担,避免“被自愿”和“家长内卷”现象。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学校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护学工作交给专业人员或其他资源,以平衡各方利益。

0 阅读:0

小荞看综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