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晨曦,和丈夫刘浩结婚已经六年了。我们的生活本来是简单又平静的,日子像流水一样,过得一刻不急不缓。我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照顾丈夫、照顾家里,也有时会在小区的图书馆做些志愿工作。浩是个普通的白领,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压力不小,却从不怨言。我们的感情不错,至少,我一直以为是这样。
直到那天,我的小姑子刘琳带着她的一大家子,出现在了我家的门口。
“姐,我和妈还有爸要在你家住几天,没地方住。”刘琳站在门口,背后一大群人,五十多岁的公公婆婆,还有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一下子把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啥?住几天?”我愣住了,心里那种不太好的预感一闪而过,“可是家里也不大啊,我们就两室一厅,没地方接待你们。”
“姐,你放心,我们会不麻烦你的。”她一脸真诚地笑着,眼睛却偷偷地扫过屋内,似乎在打量这个并不豪华的家。
我无奈地点了点头,“好吧,你们先进来吧。”
刘琳和她的家人就这样“突然”住进了我的家,从那天开始,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他们搬进来的第一天起,我就意识到,所谓的“住几天”,不过是一个虚假的借口。刘琳总是找各种理由让我去买菜、做饭,还时不时拉着我婆婆坐在客厅聊家常。她老公则趁机借着“家里地方不够”的理由,把所有工作上的琐事都带到我家来。有时候我忙着做饭,刘浩还会对我说:“你看,琳琳带着孩子也挺不容易的,她也没办法。”
我当然知道他们“不容易”,可是我自己呢?我的日常生活开始被打乱,甚至连我早晨的十分钟独处时间也没了。最让人愤怒的是,他们在家里毫不客气,像是住进了自己的家一样。刘琳随便把我的私人物品搬到一边,孩子们的玩具丢得满地都是,我哪有时间整理?
“姐,你的床上为什么没有多放一个枕头?这不是太硬了吗?”刘琳一边翻我的床一边说,“你不如去买个新床吧,反正你们也不缺这几个钱。”
我有些火了,“琳琳,我和浩的床够用,你为什么要管?”
她摆了摆手,“姐,我不是管你,只是觉得你们家床小,睡着不舒服。”她嘴上是这么说,眼神里却是审视的眼光,似乎我家所有的一切都不对劲。
一天晚上,刘浩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吃过晚饭后,他轻声对我说:“晨曦,琳琳一家住我们这里的时间有点长了,咱们得跟他们说清楚,不然以后怎么开口?”
我没好气地回应:“你也知道,他们住进来,不就是一点点‘住几天’的借口吗?现在连我自己想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
刘浩犹豫了一下,“要不,我去跟他们说清楚?”
我点点头:“希望你能帮忙。”
但是,第二天,刘浩回来了,脸色有些不太好。“晨曦,我说了他们几次,琳琳说她和爸妈带着孩子来就是为了聚聚,现在家里地方不够,不能打扰你们,她也不想麻烦你。”
“那怎么才叫‘不麻烦’?”我几乎想要喊出来,却只好压抑着心中的怒火。
刘琳的回答简直让我气得火冒三丈:“姐,你就别为难浩了嘛。你也知道,他爸妈年纪大了,腿脚不好,我这带着孩子也真是不容易。再说了,你这不是有空闲嘛,去外面跑跑步做点运动,能不能不要一天天待在家里了?”
我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她竟然告诉我,带孩子是“我”应该做的事,而她“照顾”我丈夫年迈的父母是理所当然的。我哪里能忍受这种话?我深吸一口气,转身进了厨房,连个回复都懒得给她。
可我心里明白,我们的婚姻已经出现了裂痕。浩并没有站在我这边,一次又一次的妥协,让我对他的失望不断累积。
最终,刘琳和她的一家没有“几天”离开,而是留了整整三个月。期间,我和浩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几乎每次我们交流的内容都围绕着“他们”展开。而每一次我想提出要求或抱怨,浩总是以“琳琳一家实在太困难了”为借口,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我。
最后,刘琳一家终于搬走了,然而,我和浩之间的裂痕已经无法修复。几个月的生活挤压,已经让我们之间的感情从热络变得冰冷。我提出了离婚,浩也没有什么反应,他只是低声说:“我知道,晨曦,对不起。”
离婚后的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终于意识到,原来一直以来我的牺牲并没有得到任何回报,反而让我失去了自己。那段痛苦的时光,仿佛让我重新找回了独立的自我,也让我明白,婚姻并不是为了消耗自己,而是为了彼此扶持。
至于刘琳,那些带着婆家人住进我家的日子成了她的“甜美回忆”,而我的生活重新开始了。
我知道,这一切无法改变,但至少,我学会了保护自己,学会了在婚姻里找到真正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