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而神秘的苗家山寨,有一位聪慧绝伦且容颜倾城的姑娘,名叫黛香。一日,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黛香如往常一般,带着衣物来到寨外那条波光粼粼的河边洗衣。然而,命运的漩涡却在此刻悄然展开,一条潜藏许久的蟒蛇精张牙舞爪地窜出,不由分说地将黛香掳进了阴森恐怖的山洞。
消息瞬间在苗家山寨炸开了锅,男女老少心急如焚,纷纷争着涌出寨子,只为拯救深陷魔窟的黛香。在这浩浩荡荡的救援队伍中,有两位年轻英勇的后生,一个名叫巴良,另一个唤作巴贵。他们紧握着斧头和马刀,毫不畏惧地踏上追寻之路。一路上,他们跨越了数十条潺潺流淌的小溪,脚上的草鞋磨破了一双又一双。不知历经多少艰辛,他们来到了一个冷冷清清的寨子,一踏入,便听见一片悲恸的哭声。巴良心怀关切,向寨子里的人询问:“你们哭得如此哀伤,究竟所为何事?” 寨上的男女老幼纷纷凄然回应:“那蟒蛇精凶残无比,每年都要强求我们苗家供奉一个年轻健壮的人供它吞食,若不答应,便要将全寨人屠戮殆尽。”

巴良听闻,心中暗暗思忖:这蟒蛇精实在是一方大害,若不将其铲除,此地百姓永无宁日,黛香也绝无获救之可能。于是,他向着寨上众人坚定说道:“父老兄弟姊妹们,我和弟弟巴贵愿为大家斩杀此蛇……” 而后,他细细询问蟒蛇害人的种种情形,脑海中暗自思索着除害的妙计。众人听闻,纷纷嘱咐他们务必万分小心,随后,巴良和巴贵继续踏上寻觅蟒精的征程。
二人一路寻觅,终于来到一株古老的板栗树下。据此前寨上人所言,此处便是苗家每年供奉蟒蛇的地方。巴良当机立断,让弟弟巴贵爬上大树,自己则静静躺在树下,等候蟒蛇的出现。
巴良躺了很久很久,周围一片死寂,唯有偶尔传来的风吹树叶声。突然,一阵沙沙的声响由远及近。他瞬间握紧斧头,侧身躺在地上,纹丝不动。只见那蟒蛇拖着长长的身躯,高昂着头颅,气势汹汹地朝着巴良蜿蜒盘来。就在蟒蛇靠近的那一刹那,巴良猛地起身,用尽全身力气,对着蟒蛇的脑壳狠狠地劈下斧头。这一斧头不偏不倚,正中蟒蛇脑门。蟒蛇见状不妙,顾不得伤痛,一溜烟般地逃回了山洞,而那把斧头,依旧牢牢地嵌在蟒蛇的头顶上。
巴贵见状,迅速从树上跳下,与巴良一同紧追至蛇洞洞口。巴贵却让巴良先行下洞,自己只肯守在洞口,拿着一捆绳子。巴良一心只为除害救人,也不与他计较,拿起一把马刀,用绳子紧紧捆住自己的腰身,沿着蜿蜒的蛇路缓缓下入洞中。洞子一头昏暗如墨,一头却隐隐透着光亮。巴良没走几步,就瞧见一个女子的身影,定睛一看,正是朝思暮想的黛香。
巴良满心欢喜,激动地喊了一声:“黛香!” 黛香吓了一跳,眼中满是惊奇,愣愣地望着巴良。她焦急万分地问道:“巴良哥,你是怎么进来的?快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 巴良赶忙将前来营救的缘由告知了黛香。黛香听完后说道:“蟒蛇的脑壳被你砍伤了,那斧头刚从它头上取下来,现在就放在后屋……” 巴良听闻,便欲往后院与蟒蛇精拼个你死我活。黛香赶忙拉住他,忧心忡忡地说:“你一定要小心啊!那把取下来的斧头就放在后屋正堂间门后的屋角。蟒蛇闭上眼睛的时候,你千万别进去,那是在假睡;只有等它眼睛高高鼓起,瞪得圆圆的时候,你再进去……” 巴良认真地点了点头,转身如疾风一般向后院奔去。

巴良在曲折蜿蜒的洞中不知绕了多少弯,穿过了多少狭窄的门,终于来到了后院。他透过门缝向内望去,只见蟒蛇正躺在床上,两只突兀的眼睛紧闭着。巴良静静地等待着,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蟒蛇那紧闭的双眼才缓缓张开,鼓得如同两个大大的饭篓子。巴良瞅准时机,快步走进蟒蛇的床铺,高高举起斧头,奋力一劈。刹那间,蟒蛇的头被一分为二。此时,四周突然传来一阵小孩子的哭声。巴良赶忙环顾四周,发现对面墙壁上有个小孩被牢牢钉在那里。他急忙上前将小孩解救下来,而后一刻也不敢耽误,迅速跑回洞口脚下。此时,黛香早已在那里翘首以盼。
黛香见到巴良平安归来,欣喜万分,她从自己心爱的花带上割下两截,将其中一截留给自己,另一截递给巴良,深情地说:“你拿着这半截花带到我家去求婚吧……” 说罢,巴良坚持让黛香先上洞口,自己则主动垫后。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心怀不轨的巴贵竟在此时现出丑恶嘴脸。他把黛香拉到洞口后,竟随手将绳子丢进洞中,全然不顾巴良的死活。他暗自得意,心想巴良这次必死无疑,黛香就该属于自己了。于是,他连拉带拽地把黛香往寨上拖去。
被困在又黑又深蟒洞中的巴良,一时间不知所措。就在绝望之际,一条小白蛇缓缓向他爬来,口吐人言:“巴良,你救的那个孩子就是我,我乃是龙王三太子。” 说罢,小白蛇弓起身子,示意巴良坐在它的头上,随后,小白蛇的身体不断变长变大,稳稳地将巴良从洞底顶到了洞口。巴良成功获救,他心中满怀感激,谢过小白蛇后,紧紧握着半截花带,一路朝着家中狂奔而去。
另一边,巴贵夹着黛香跑了一段路,渐渐体力不支,便将她背在背上,气喘吁吁地跑回自己的寨子,并向所有人大声宣称:“黛香是我救回来的,巴良在路上被蟒蛇给吃掉了。” 黛香听闻,心中悲愤交加,她泪流满面地对父亲说:“我的救命恩人根本不是他!救我的人被他扔在了洞里,到现在都没能上来。” 父亲听了女儿的话,起初十分气愤,但转念一想:就算女儿说的是实话,那个后生被困在洞里,不是饿死,也肯定会被野物吃掉。况且,自己亲眼看到女儿是被巴贵背着回来的,于是便想着不如把黛香嫁给巴贵。
黛香见父亲如此违背良心行事,伤心欲绝。但她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来说服父亲,只好哭哭啼啼地说道:“阿爸要女儿嫁给谁都行,但有一件事必须依我,谁的半截花带能与我的这半截完美合上,他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就嫁给谁。” 父亲无奈之下,只好对外张贴告白红榜,限期某月某日,让所有求亲的人都来对花带。

对花带的日子终于来临,来自九百九十九寨的后生们纷纷慕名而来,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半截花带。巴贵第一个上前对花带,结果却怎么也对不上。后生们一个接一个地尝试,场面十分热闹又紧张。就在大家都有些失望的时候,巴良终于匆匆赶到。他二话不说,掏出黛香送给他的半截花带,往黛香那半截一靠,竟然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黛香见此,顿时喜上眉梢,她兴奋地拉着巴良跑到父亲跟前,大声说道:“阿爸,救命恩人来了,他的半截花带正好能对上我的这半截。”
黛香的父亲见此情景,也满心欢喜,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他们的婚事。从此以后,黛香与巴良喜结连理,过上了甜蜜美满的生活。两年后,他们迎来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一男一女,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欢笑与幸福。夫妻俩相濡以沫,携手共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