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舒服的甩手掌柜,既不是嘉靖,也不是万历

历史超有料 2024-07-14 23:15:17

公元1572年7月5日,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大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载坖驾崩。时年三十六岁,死后被上庙号“穆宗”。

穆宗的意思一般指在位时间短并且作为少的帝王。

他的前面是不上朝的父亲嘉靖皇帝,他的后面是不上朝的儿子万历皇帝。他们祖孙三代确实是一脉相承的有样学样了。

朱载坖在历史中的存在感极低,主要也是因为他爹和儿子太“出名”了,以至于他在位期间虽然干了“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两件大事,并且在位期间还给大明转了3.2亿两白银,从而为万历中兴的局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历史上他的知名度仍然很低。

可能是遗传了他爹的优良基因,朱载坖实际上也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并且他同样把用人玩到了极致。

阁臣互撕的时候,他在旁边吃瓜还充当裁判。

边患侵扰的时候,他又能善用谭纶、戚继光、王崇古等帅才带兵镇边。

总之,一切的手段,都为了使他可以高枕无忧的去宠幸自己庞大的后宫。

朱载坖是嘉靖帝的第三子,本来这个皇位和他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的,可能是因为他的命太硬吧,他因为活成了嘉靖帝去世后唯一存世的儿子,所以,皇位反而倒逼着他来坐。

嘉靖皇帝一共生了有8个儿子,活到20岁的却只有两个。

其中长子朱载基出生后两个月就夭折挂了,封为哀冲太子。

次子朱载壡活了13年,可是刚被封为太子没几天就去世了,封为庄敬太子。

朱载坖是老三,他下面还有个老四是朱载圳,再往后的4个儿子,全部没有活过1岁就死了。

我发现,这明朝皇子夭折的概率比别的朝代要大很多啊,回头好好研究一下资料,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隐情。

言归正传,按照长幼有续的原则,这次终于轮到朱载坖作太子了。但朱厚熜却突然顿悟了天机,他认为两个儿子早夭的原因是因为被立为太子太早的缘故。

并且,被他宠幸的道士陶仲文也说这是因为“二龙不能相见”的缘故。写到这里不得不吐糟一下,难道他们说这些的时候都没有想过为什么别的皇帝早早封了太子却没事吗?

反正,就因为这个原因,嘉靖帝整整一朝就再也没有立过太子,甚至为了“使两个儿子能健康的活下去”还尽量避免与两个皇子相见。只是封朱载坖为裕王,封老四朱载圳为景王。

《世庙识余录》卷十二:庄敬初冠而薨,上批陶仲文奏慰疏,有“早从卿劝,岂便有此”语,不知所谓劝者竟作何语也。后来上处二王于外府,人传仲文有二龙不相见之说,宜本于此。

封了裕王和景王之后,这二人在礼仪、供给方面也是等量对待,不偏不倚。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四:时裕景二王并居外邸,礼服无异,外论汹汹,谓莫知适从。

可是,因为朱载坖的母亲早就死了,但是朱载圳却能从他的母妃那得到额外的支持,不仅生活条件要高于哥哥,就连政治资源都要比朱载坖优越。

并且,嘉靖帝这种一视同仁的做法,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结果就是让朝臣们分为了两派。

以徐阶、高拱、张居正为首的清流派支持裕王朱载坖。

以严嵩父子为首的严党们支持景王朱载圳。

按照这个剧情发展,最后继承嘉靖大统的还不一定是谁呢。毕竟人家还有个妈一直活到了万历年间呢,大家都懂吧。

可是,朱载坖仿佛是拥有“真命”护身,到了公元1565年,也就是嘉靖四十四年,朱载圳竟然病死了。

于是,朱载坖成为嘉靖帝活着的,唯一的儿子。

这才确保了朱载坖的储君地位,尽管如此,直到嘉靖去世,朱载坖也没有被正式册立为太子。

因为朱载坖没有做过太子,在礼法上继承皇位就有点瑕疵,为了表述自己继位法统的正当性,徐阶带领文武百官、军民耆老还搞了三次劝谏,朱载坖才最终“迫不得已”登上了皇位,改元隆庆。

这哥们登上皇位之后,不知道是为了嘲讽他爹嘉庆还是啥原因,立刻就把儿子朱翊钧封为太子。

一副老子才不吃什么“二龙不能相见”那一套呢。

朱载坖上位第一件事就是释放海瑞,给嘉靖朝关押的那些言官平反。

第二件事就是逮捕那些宫中的道士,拆毁道观神坛,禁止斋醮,逮治方士王金等人,追夺邵元节、陶仲文等方士的官爵。

估计是真的恨透这帮方士了。

然后,甚至为了迎合文官集团的礼教,还把嘉靖帝奋斗17年才胜出的大礼仪推翻,把亲爷爷睿宗朱祐杬配天的资格给取消。

这件事说实话做的有点不地道,先不说是自己的亲爷爷,最起码亲爹斗了十几年才斗来的胜利果实,说不要就不要了。

但是,在用人方面,这裕王还是没有太多被人诟病的地方,也许是嘉靖帝当时给他配备的团队太牛了,隆庆朝的主事大臣大多都是裕王府的旧部。

文有徐阶、高拱、张居正、陈以勤、赵贞吉等人。

武有谭纶、戚继光、王崇古等人。

朱载坖表示,大家都这么熟了,你们办事儿我放心,然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摆烂生涯,上朝的时候也经常是一言不发。哪怕徐阶和高拱、张居正的斗争已经白热化,朱载坖也不过问。

朱载坖就喜欢坐山观虎斗,大臣们政见不同就开始互撕,谁赢谁升官,输的下台后皇帝还给发银子,发奴仆给你养老。

妥妥的一个大导演的做派。

而大臣们眼见怎么互撕都没有后顾之忧,于是撕得更悍、骂的更厉害了。

但是,任何一件事见多了也就没有兴趣了,朱载坖也是,朝堂之争看得多了也就没有什么趣味了,朱载坖干脆连早朝也不上了。

朱载坖表达给达成们的意思就是,反正后路我都给你们想好了,你们慢慢玩,我自己也要去玩了。

朱载坖喜欢玩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吃好的、穿好的以及选秀,此时的他,在裕王府时的谨小慎微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他开始大刀阔斧的享受生活,光明正大的从国库拿银子到内廷供自己花销。

他把这些钱用来豢养太监,享用山珍海味,做各种龙袍,以及朱载坖最被人诟病的选秀。

据记载,朱载坖登基两年半就封了13名妃子,嫔以下的被他临幸过的女子更是不计其数。他还经常选美,他每次增选宫人,都在三百人左右,年岁在十一至十六岁之间的民间女子。为此,曾在江南地区引发过一场“拉郎配”的风潮——家中女儿稍有姿色,一旦成人立刻嫁出去。

明代文人叶权编纂的《贤博编》记载:隆庆元年十二月,江南一带讹言选宫人,女子十二三以上,婚嫁殆尽。虽宦家往往摇动,途中轿相接,贫不能赁轿,则徒步投婿,未聘者无暇采择。且云,每一宫人,令一寡妇伴之。奸民缘以诱惑,官愈禁愈为实,次年二月始息。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女人,朱载坖宠幸的过来吗?那些没有被宠幸过的女人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们算是多虑了。朱载坖在继承了老爹嘉靖帝的遗产中,拥有大量的男性专用药物,这些药物,朱载坖整整服用了6年。

在药物的加持下,他的身体几乎时刻都处于兴奋异常的状态,每晚都会挑选几个美人陪着他,而且不是玩一下就完事,经常通宵达旦,直到精疲力竭。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嘉靖间,诸佞幸进方最多……至穆宗以壮龄御宇,亦为内官所蛊,循用此等药物,致损圣体,阳物昼夜不仆,遂不能视朝。

很快身体就抗不住了。公元1572年,隆庆六年,过度纵欲的朱载坖身体轰然崩溃,终年36岁。

朱载坖虽然是明朝的甩手掌柜,但他用人真的用到了极致。他调和徐阶、高拱、张居正等阁臣的矛盾,却不亲自下水,用谭纶、戚继光、王崇古等帅才加强边防,他重用太监敛财,却不给太监实权,开通海上贸易,给大明朝带来3亿多白银的收入,他选美供自己娱乐,却禁止后宫干政,当了6年甩手掌柜,落下个不好也不坏的名声,这种成就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1 阅读: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