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中美两度对话,双方声明高度重合,中方要出手救美?

北斗慧星 2023-05-13 13:59:53

24小时内,中美两度展开对话,不仅商讨了经贸议题,双方声明还高度重合,中方真的要出手救美了吗?这背后又究竟释放了何种信号?

白宫高层接连喊话,要求尽早恢复中美双边沟通渠道之际,中方的回应也终于来了;据多家媒体报道,日前,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进行了会晤;无独有偶,不到24小时,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也应约会见了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就两国关注的经贸议题交换了意见。

考虑到近段时间中美外交往来几近中断的实际情况,不得不说,中美高层24小时内两度对话的举动,的确是相当引人关注了,那么中美双方在这两次对话中都谈及了哪些议题呢?

据新华社消息,王毅主任跟沙利文的会谈重心仍集中在现阶段的中美关系问题上;会晤过程中,双方先就中美关系的排除障碍、止跌企稳交换了意见,而后又对亚太局势、乌克兰危机等共同关注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较于王毅主任同沙利文的会晤,商务部长王文涛与伯恩斯之间的对话则简单的多了;可以说,此次谈话就是围绕着中美经贸关系展开的,双方最关注的议题就是如何推动两国间的商务经贸往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美两国均未对会谈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但在会后发布的声明公告中,双方却以高度重合的用词暗示了两国在会晤中取得的共识。

那么,两国在会后声明中都是怎么说的呢?新华社发文称,双方就“推动中美关系排除障碍、止跌企稳进行了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就“亚太局势、乌克兰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同意继续用好这一战略性沟通渠道。”而白宫新闻通稿中的用词则是,“双方就中美双边关系中的关键问题、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台湾海峡问题以及其他议题进行了坦诚、具实质性和建设性的讨论。”

纵观两份会后声明,不难发现其中最大的相似点就在于“坦诚”、“实质性”、“建设性”这8个字了;从这三个关键词传递的信号中不难猜测,美方很可能是将一些此前避而不谈的话题,比如台湾问题拿到了桌面上。借用《巴黎周刊》的评论来说,双方在声明中将会议描述为“坦诚、实质性和建设性”,反映了两国之间“试探性的和解”。

虽说现在谈“和解”似乎还为时尚早,但中方应邀赴会与美方谈及经贸话题,这也让外界认为,这似乎已经暗含了中方会出手救美这一可能性。毕竟美方寻求对华沟通的重要原因,就是想借中方之手度过债务危机,说服中方停止减持美债,而中方也的确是全球范围内少数几个有能力“救美”的国家。

但中方真的会轻易出手么?答案是否定的。用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话来说,“中美之间保持着沟通”,但“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换言之,只有美方先“端正对华认知,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停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中方相向而行”,中美关系才有重回正轨的可能性,中方才可能出于全球大局的考虑出手“救美”。如若美方继续一意孤行,只想用口头承诺骗取中方的信任和支持,那么中方出手“救美”也就更不可能了。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