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战中,乌克兰总司令扎卢日尼是个风云人物,传说指挥才能了得,打乱了俄罗斯速胜的美梦,迫使普京走马灯似的换将,还放出豪言,要让俄罗斯人的后代不敢看乌克兰的方向。
这样的狠角,俄罗斯肯定得惦记着。
今天看到不少传言,扎卢日内在乌东地区被俄罗斯发射的导弹击中了,和他一同被击中的还有经常出现在巴赫穆特前线的乌克兰陆军司令西尔斯基。碰巧的是,扎卢日尼10号以军务繁忙为由,缺席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军事视频会议。再怎么忙,也不至于忙到连个视频会议的功夫也没有吧,况且北约是乌克兰的香主,怎么能不参加呢?这更增加了人们的猜测。
这个传言一出,人们才猛然想起来,扎卢日尼好久没露面了啊,乌克兰正在准备意义重大的大反攻,目标直指克里米亚,非同小可,怎么能少了总司令呢?遥想去年的大反攻,扎卢日尼可是三天两头露面的,风光无限。如今的大反攻,扎卢日尼好像隐退了一样,不抛头也不露面,实属罕见。
现在回想一下俄罗斯的瓦格纳军团指挥官普里戈津,不时地耍赖撒泼,一会儿骂俄罗斯军队高层不给足弹药,一会儿抱怨乌军的反攻将把瓦格纳打垮,还公开威胁说要撤出阵地。这种公开俄军内部矛盾的做法,更像是战场示弱的谋略,他频繁地散布真真假假的信息,好像在布一个口袋,织一张大网,做一件大事。
两军打仗,靠实力,也靠谋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击杀敌方的指挥官,会对敌方的军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扎卢日尼被击杀的传言影响不小,也传到了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马利亚尔的耳朵里,她对此进行了辟谣,说扎卢日尼被暗杀的新闻是假消息,是俄罗斯的心理战,是为了动摇乌克兰部队的军心。
战场上的消息不少是舆论战的一部分,真假难辨,传言死了后来又活了的也不少,要让传言烟消云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当事人在适当的时候出来走两步,露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