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高龄怀孕的姐妹越来越多了,当然备孕的难度也增加了不少。
网上有各种各样的经验,这个时候你就必须学会分辨,到底哪些是真正科学的,哪些可能是智商税。
昨天我分享了退圈演员王冕胎停的分析,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很多伪科学是有市场的。
充足科学的知识储备也是高龄备孕必备的技能,学会分辨处理庞杂的信息很重要。
废话不多说,今天我想谈一个新看到的文献,顺便科普一个任何年龄备孕都需要的,不花一分钱的备孕秘诀!
01日本50岁女性成功自怀的秘诀
这是一篇发表于2003年的病例报告,由多位妇产科与精神科专家联合记录。

在这份病例中,他们不仅回顾了这位女士的医学数据和治疗过程,更深入分析了一个在不孕不育领域长期被忽视的重要变量,那就是情绪对生育的影响。
故事从这位女士的婚姻说起,她45岁结婚,身体健康,希望毫不拖延地生孩子,所以她选择了效率最高的试管婴儿。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她经历了六次促排,四次取卵,仅仅有两次获得可移植胚胎,都没有怀孕。
在试管过程中发现,她的卵巢对药物刺激反应不佳,FSH一度高到41.6IU/L,卵母细胞分级较差.
由于在日本禁止使用供卵,这对夫妇决定在48岁10个月时停止试管治疗。
但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一年半以后,在这位女士50岁3个月的年龄里,她发现自己已经怀孕8周了。
整个孕期虽然一度有轻微先兆流产和妊娠剧吐,但整个孕程进展平稳。
最终在她怀孕38周时,顺产生下了一个2740克的健康男孩,Apgar评分为9和10,母子平安。
在怀孕期间,研究团队对她进行了回顾性心理调查,她详细提供了过去三年心理健康信息,回顾了自己的情绪变化。
在她治疗不孕不育期间,焦虑、抑郁、易怒、疲劳和悲伤与她生孩子的希望共存,终止不孕不育治疗后,这些不良的心理明显减少,她的活力也恢复了。
这让医生们开始思考,是不是所有高龄女性都需要反复试管婴儿治疗,停止不孕不育治疗是不是在心理上受到类似挑战的不孕不育女性怀孕的可替代方案。
也就是说,到底是不停止治疗才是没放弃,还是说放弃治疗本身也是一种不放弃呢?
是不是心理或者说情绪因素,才是生育能够重启的重要密码?
02心理因素和试管结果存在确切关联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就有这样的姐妹,试管反复不成功,没办法放弃试管,结果没多长时间传出怀孕的消息.
和上面的案例如出一辙,顶刊大规模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结果。

2016年一项全国队列的研究,分析了6年的瑞典女性第一次辅助生殖周期数据,结果发现,总体而言4.4%的女性在第一次试管周期前被诊断出抑郁、焦虑或服用抗抑郁药品。
写到这里圈姐不得不说一句,根据我知道的数据,外国人在试管方面的焦虑抑郁情况比我们国内姐妹真是轻了很多。
有心理问题的姐妹在怀孕和活产几率方面是下降的。
被诊断为抑郁焦虑,但是没有服药的女性怀孕成功率降低42%(AOR = 0.58;95% CI,0.41-0.82),活产几率降低了40%(AOR = 0.60;95% CI,0.41-0.89)。
通过这两个数据,我们看到置信区间不包含1,说明心理因素会显著降低怀孕和活产的可能性,且数据可信度较高。
这说明在试管前诊断抑郁、焦虑情绪与怀孕和活产几率降低有关,在没有用药抗抑郁的情况下怀孕几率更明显降低。
有姐妹说了,情绪这东西很多时候是需要填写问卷来展示,这里面主观性比较大,有时候并不能反映客观情况。
相信有这样想法的姐妹不少,所以很多人觉得心理因素的作用有点类似玄学的味道。
那么圈姐就找一份国内的比较客观的检测数据来看情绪对于试管结果的影响吧。
03唾液α-淀粉酶与试管结果的关联
记录这个研究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唾液α-淀粉酶。
唾液α-淀粉酶(SAA)由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浆液性腺泡细胞产生,占总唾液腺产生蛋白的40%~50%。
其生成过程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控制,并被认为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直接的标志物,可在唾液中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中检测到。
SAA已经用于急性应激、慢性压力和疼痛的测评中,在国外已经被用于不孕不育患者心理压力测评,是一个比量表更客观的身体指标。
蔡艳娜等的研究采用了两种压力测试方式,一个是唾液α-淀粉酶,一个是生育压力量表。
结果发现,唾液α-淀粉酶和生育压力密切相关,两者结合能更客观地检测到不孕症女性的心理压力。
本研究中不孕症女性的生育压力总得分为(155.86±24.54)分,显著高于其他国家,说明我国不孕女性心理压力很大。
这可能是因为不孕原因、传统观念等因素造成的。
受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将“传宗接代”看作是女性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这种传统观念易于把过错归咎于女性,社会的舆论和偏见对女性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篇文章没有涉及心理压力与生殖结果,但他们团队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文章涉及到了生殖结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是一项前瞻性的队列研究,47对首次接受试管婴儿治疗的不孕不育夫妇参与了这项研究。
他们在第一个治疗周期开始的前一天早上收集了唾液样本,以测量SAA。
研究者发现,夫妻双方的SAA水平显著影响了体外受精的结果。
预测妊娠失败的SAA截断水平分别为女性伴侣136微摩尔/升,男性伴侣149微摩尔/升,以及夫妻双方288微摩尔/升。
与SAA水平低的夫妇相比,SAA水平高的女性伴侣、男性伴侣和夫妇怀孕失败的风险增加。
SAA水平与FSH水平直接相关,与AMH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成反比。
男性伴侣的精液参数,如密度、生存率、精子快速渐进运动性和渐进运动性,在高SAA组明显低于低SAA组。
因此,高SAA水平会增加试管婴儿妊娠失败的风险,应激生物标志物唾液α-淀粉酶(SAA)水平测量的压力与接受体外受精的不孕不育夫妇的怀孕结果之间显著相关。
04情绪影响生育的机制
具体是怎么影响的我们可以查到很多学术的说法,圈姐觉得大家看了也未必看得懂,毕竟姐妹们并不是大夫,也不是专业科研人员。
所以我就用大家都能听得懂,但从科研角度并不那么严谨的大白话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情绪如何影响生育的机制。
想象我们身体里有两个团队在互相影响。
一个是压力反应团队(HPA轴),主要负责应对压力,释放激素(如皮质醇),让身体进入战斗模式。
另外一个是生殖调控团队(HPG轴),负责调节性激素(如雌激素、睾酮等),控制排卵、精子生成等。
当我们面临焦虑、抑郁时,压力团队可能面临失控,或者慢性失控,大脑中压力指挥官下丘脑不断发出警报。
这会导致皮质醇(压力激素)长期过高,这就像身体一直踩着油门,无法放松。
压力激素还会直接压制生殖启动器(GnRH神经元),导致关键生殖信号被干扰,生殖激素分泌减少,卵泡发育受阻,精子质量下降。
长期高皮质醇会杀死卵母细胞,导致女性卵子质量下降,胚胎染色体异常概率增高,容易流产。
皮质醇的攻击是无差别的,对男性来讲,可以损害精子DNA,导致男性精子畸形率升高,受精能力降低。
还可以破坏血睾屏障,导致精子生成环境恶化,导致不育。
压力激素皮质醇就像慢性毒药,长期损害生殖器官和信号传递,最终导致育龄人群生育困难。
动物试验发现,在卵母细胞成熟早期,暴露于心理应激可通过影响卵母细胞质量从而影响胚胎发育.
小鼠研究发现慢性压力暴露导致胚胎的非整倍体增加,胚胎发育到四细胞期及囊胚期的比例下降。
05如何进行心态调整?
心态调整是一个说起来简单,但是调整起来非常难的事情,但是有研究发现,采用正确方法调整对生育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
首先,认知行为疗法是普遍的一种减压方案。
这是一种医生以交谈方式教授患者如何缓解紧张状态的心理治疗方法,但这在目前国情下有些困难,我们可以把医生变成爱人,这可能是目前最佳的变通方案。
有研究将16名年龄在20-35岁因紧张引起的月经不调的女性分为两组,一组进行观察,不接受治疗,另一组接受20个星期的认知行为疗法。
结果发现,接受治疗的女性中,80%的患者开始再次排卵,而那些接受观察的女性只有25%的人开始排卵。
其次,拒绝内耗,适当发疯真的有用
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心理学临床中心的研究团队,在Psychotherapy Research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为情绪聚焦疗法(EFT)提供了实证支持。

该研究首次用实验证明:情绪转化顺序比情绪类型更关键!
他们发现,将羞耻、恐惧等负面情绪精准转化为自我同情、保护性愤怒等解药情绪,才能真正治愈内心伤痛。
本研究共纳入19名高自我批判水平的个体,其中女性占比68.4%,平均年龄37.6岁,随机分配至6名接受过情绪聚焦治疗(EFT)系统培训的治疗师处接受10-12次治疗。
自我批评与抑郁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期分别进行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研究者使用了“情感意义状态分类系统”(CAMS)来记录受试者的情绪变化。简单来说,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治疗前阶段:记录受试者的情绪状态和自责程度。
治疗阶段:在治疗的前10分钟,治疗师通过共情回应引导受试者进入情绪状态。随后,在“空椅子技术”环节中,受试者被鼓励充分表达情绪。
治疗后阶段:分别在治疗结束时和3个月后随访,测量受试者的抑郁和自责水平。
研究发现,受试者在治疗中经历“初级不适应情绪(如羞耻、恐惧)—初级适应情绪(如自我关怀、愤怒)”的转换序列,能够显著降低自责和抑郁水平。
具体来说:
初级不适应情绪:这些情绪是受试者内心深处未解决的痛苦,比如羞耻感或恐惧。它们往往是受试者长期压抑的“情绪黑洞”。
初级适应情绪:这些情绪是受试者在面对痛苦时的自然反应,比如愤怒(为自己争取权利)或悲伤(释放失去的痛苦)。它们为受试者提供了疗愈的资源。
当受试者先充分体验不适应情绪,再过渡到适应情绪时,情绪的“转换序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情绪疗愈的大门。
数据显示,这种转换序列在治疗后和随访中均能显著预测自责和抑郁的减少。
这就像伤口必须经过“清创—上药—包扎”这一完整流程才能更好愈合一样。
研究者指出,允许自己崩溃并不意味着沉溺于消极情绪。
特别是对于高自我批评个体来说,若前期忽略伤痛情绪体验和情绪铺垫,而单纯增加适应情绪(如直接引导自我安抚),则无法预测到症状改善。
其内在原因可能与自我批判具有“痛觉调节”的双重功能及过早引导积极情绪可能强化情绪回避等有关。
所以,下一次当你被焦虑抑郁委屈压得透不过气的时候,不要视而不见,不要假装坚强,给自己30秒到1分钟,关上房门放肆大哭,甚至可以破口大骂。
等到时间一到,擦干眼泪深呼吸,对自己说,好了,发泄够了,我现在要重新收拾自己,无论多难,我要以全新的自己再次出发。
姐妹们可以试一试,真的很管用,反正这也不花钱,哈哈哈!

其实,情绪影响生育并不是空洞的,玄学的,而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治疗方式,情绪的紧绷本身就会导致对生育的抑制。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尽量规避一些压力源,同时圈姐也呼吁社会对不孕不育群体多一些理解和关爱,社交平台少一些戾气,生育是私事也是国是,社会理应多一些包容。
家人、朋友,尤其是老人更是如此,你们的干预和过问,会无意中给她们增加思想负担,造成精神压力,更加影响生育,我想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1]Spontaneous conception in a 50-year old woman after giving up in-vitro-fertilization (IVF) treatments: involve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relief in successful pregnancy. Tokai J Exp Clin Med. 2003 Apr;28(1):9-15.
[2]Depression, anxiety, and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in women: association with in vitro fertilization outcome. Fertil Steril. 2016 Jun;105(6):1594-1602.e3. doi: 10.1016/j.fertnstert.2016.01.036. Epub 2016 Feb 23.
[3]蔡艳娜,董悦芝,白睿敏,等. 不孕症女性唾液α-淀粉酶和生育压力的关系研究[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0,40(11):921-926. DOI:10.3760/cma.j.cn101441-20191019-00472.
[4]Stress increases the risk of pregnancy failure in couples undergoing IVF. Stress. 2019 Jul;22(4):414-420. doi: 10.1080/10253890.2019.1584181. Epub 2019 Apr 26.
[5]钱璋,孙晓莉. 抑郁症影响生育力的研究进展[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4,44(12):1298-1303. DOI:10.3760/cma.j.cn101441-20240823-00310.
[6]Emotion cascade: Harnessing emotional sequences to enhance chair work interventions and reduce self-criticism. Psychother Res. 2025 Feb 11:1-15. doi: 10.1080/10503307.2025.2460535. Epub ahead of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