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俱全还管饱的外卖,应该卖多少钱?——水月雨“竹”评测

耳机林sir 2022-04-19 16:22:07

你点外卖的时候,是否有过这样的心理活动:

“这个看起来就不太想吃,这个上次吃过了一般般,这家味道不错但是有点贵,这家味道也不错但是配送慢服务差,哎呦我去到底吃啥啊好麻烦啊!要是有个又不贵又看起来合胃口然后配送也快也干净卫生的就好了!”

当然,也可以叉着腰说“你就点个外卖填个肚子,挑这挑那的至于么?啥都想好还希望便宜,你咋不去买彩票呢?”,问题是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常态啊——我们的确是希望有东西可以又便宜又好吃又面面俱到,而如果有做外卖的/做产品的真的做到这些的话,我们也真的会用钱包投票的。

本文要写的这条小塞子,售价很便宜,区区99元。这点钱拿来吃外卖都吃不几顿,在这个价位买耳机的话,本来不应该指望太多,能响且不坏,不就行了?

但就像点外卖一样,消费者想要的总是更多的,他们会希望99元的塞子样子也不要太差,这不难,好些年前索尼铁三角都出过百元以下样子不差的塞子;他们同时希望这塞子音质不能太渣,单说这个也不难,国产在百元塞价位内卷颇有些年头了;他们还会希望这个塞子佩戴舒适,最好是后绕式那样更牢固更没有听诊器效应、还希望质量要牢靠别用着用着忽然就坏了,还希望最好能送个收纳包,不要是那种软塌塌的布袋子……

所以这就很难了,尤其是把以上需求都满足,就很难。样子+音质+质量+佩戴+配件,都做好是很费功夫的,光一个好的样子就不少费钱,完后都做好再卖个百元内,这是很难挣钱的,除非像当年的苹果小白一样全世界天量出货,否则轻则微利,重则赔钱——这得有做慈善的觉悟才行。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有请业内著名过劳肥慈善家:水月雨先生。

水月雨这个人,以及这个同名品牌,好像就很乐意做这种未必能挣钱,但是也许挣得了吆喝的事儿,很吃力,却也的确能积攒路人缘——我们那批人,很多都是先买了百八十块的MX400、索尼818这种东西上的路,所以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就是要做,要不断的做。所以这条水月雨“竹”寄到我手上的时候,我还挺感慨的……

看看这个包装吧——毕竟是刚开公司就跑去雇画师的人,他的产品从一开始就很受二次元群体的喜欢不是没有道理的。而抛开这层因素不说,对于一个99元的产品来说,这个包装也十分讲究十分牌面了。

包装内的配件包括一个翻毛质感具备一定保型效果的名片夹式耳塞收纳包(软的叫收纳袋、硬的叫收纳包,这个玩意儿介于软硬之间,所以喊收纳袋也可以,作为99元耳塞的收纳设备来说,绝对算高配);三对硅胶套也长得一看就不是大路货的样子;以及一对绕耳佩戴用的耳挂——要知道,99元的塞子多,但正经厂商出品的99元塞子里,适合绕耳佩戴的就很少了,何况这条“竹”实际上我在不用这对耳挂的情况下绕耳佩戴都很牢固。

这个开箱感,就好像说我点了份明明不贵的外卖,图片看着不错,送到一看这包装也太规矩了吧?附送的一次性筷子和餐巾纸给的都是挺下成本那种,甚至还送了两个包装妥当的小鹿妈妈牌牙线?就这种感觉,真的,光这个开箱感就超出预期了。

耳塞本体的颜值也令人印象深刻,首先这不是什么公模产品,属于原创模具,这模具本来完全够格拿去做定价大几百的塞子;其次这塞子的佩戴感很成熟很妥帖,这也是我之前说不用耳挂就很顺畅就绕耳佩戴的原因;然后表面的竹子图案设计感不错,同时呼应了名字;以及做工很好,手感摸上去够细了,合缝也没有任何溢胶现象,一个字:整!

另外大家看下这个线材和分线器,包括插头,真的,哪儿哪儿都不糊弄。

声音方面,这塞子其实我最担心的是没有低频,因为水月雨这个人的听音观我还是知道一些的,跟我基本上大相径庭,当然这不代表我们聊不到一起,就像某个音乐家的作品,你更喜欢A演奏的这一版,他更喜欢B演奏的那一版,这种个人喜好的差异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我害怕他把他那一屋子静电耳机的审美带到低端定位产品上来,搞到脱离群众。

结果是,这条“竹”,它的三频,在我看来是属于略偏中低频走向的,也可以说是三频均衡向(因为低端塞如果高频能适当打开就已经算是比较均衡了)。它的低频拥有足够的量感和丰满程度,听起来属于那种给出鼓点力度和量感之余,还能有些肉味儿的、偏松弛的走向;中频方面这个塞子具备不错的厚度和良好的鲜活劲头,听起来不呆板不木讷,人声会表现出相当不错的活力,与此同时也不乱不糊;高频来说,除非你拿非入耳的K314P之类的东西做跨界对比,否则它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不闷不暗,提供了相对较佳的延伸以及适当而不抢镜的亮度。

等于,这其实就是个典型的泛流行的调音走向(所以还是很实事求是的,快餐总不能按日料的做法来),而在这个前提上,这塞子至少有三件事做到了超出价位:

1、横向声场,说起来,这么大的横向声场,百元附近的塞子里,可能也就是威泽BS1能略胜一筹,但是大家腔体构造和佩戴形式也不一样,这已经是个十分令人惊讶的横向宽度了,乐器定位嘛——说真的这价位能大概定住位都很了不起了,“竹”的定位不算准,但是有层次有大约,乐器数量不多的话是可以的。

2、信息量——这条塞子能赋予的分离度很超值,而且这些信息不光多,还有着不错的饱满度,绝不是有数量没密度的搞法,有骨头有肉还小有嚼头,听感舒适,相当值。

3、鲜活,氛围很鲜活,包括低频也走的是弹性强于量感的路子,这导致这条塞子听起来不会觉得乏味,尤其是流行人声,在工位上听着听着跟着节奏点头晃脑就很正常(是的你没猜错我这会儿正在点头晃脑、点啊点、晃啊晃~~~~)

其余更多的,乐器的定位层次这些,大体都工整,都给到位了。不是不能挑毛病,但是放在这个价位,再挑就有点得理不饶人了——咋了,15块一份的盖饭里给铺了满满一层肉+一堆素菜,味道又好,你还想要人再送你瓶可乐?那咋不去抢?做人不能,至少不应该……

想起来多年前,我在中关村百元出头买过一条OVC的T10,当时低端价位基本是MX500的天下,这条T10提供了比MX500更细密的细节,以及作为入耳更加管饱的低频,算是国产百元性价比塞的早期案例。但是那条塞子我记得它等于是没啥横向声场的,高频也基本欠奉,配件是一个软塌塌的袋子,而且没听多久线就裂开了害的我一圈一圈缠绝缘胶……

时光一晃,十好几年过去了,虽然物价整体是在往上走的,如今却能以99元买到“竹”这种从里到外都又有色又有香又有味的好塞子,而且三频声场细节都管饱——我还是感谢这个时代的,真的。

也感谢在时光里认识或不认识的每个人,尤其是,愿意抽时间看我文章的你们(鞠躬~)

0 阅读:8

耳机林sir

简介:音频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