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前任老总突发心梗离世,年仅57岁!关于心梗,牢记6点可救命

益弘评健康 2025-04-23 15:52:22

据媒体报道,57岁双汇前任老总游牧,因突发心肌梗死4月20日不幸离世。这位曾在双汇、雨润等多家大型食品集团担任总裁职务的商业精英,生命戛然而止。

他的老同事追忆时说到:"这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个警醒。"这位与游牧共事五年的前同事透露,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频繁出差是他们共同的工作状态,而游牧离职后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模式,未能得到充分休息。

说起心梗,我们更需要注意到,目前它正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长期高压工作、不规律作息、缺乏运动等现代生活方式,正在将越来越多中年人也推向心梗的危险边缘。

如何及早识别心梗,如何预防心梗,以下6点大家一定要牢记,关键时刻能救命

1.识别心梗,关键是判断以下高危症状

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是持续性胸痛,约70%的患者表现为胸痛伴随大汗。这种疼痛具有以下特征:紧缩感、压榨感或烧灼感;常伴有胸闷或窒息感;持续时间通常超过5-15分钟且无法自行缓解。疼痛可能向左肩、背部、上肢放射,并伴随恶心、呕吐、极度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心梗症状有时不典型,临床上约有30%属于非典型症状,极易被忽视或误诊,如以下症状:

1)上消化道症状: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被误认为胃病)

2)呼吸道症状:突发气喘、呼吸困难(易被当作哮喘发作)

3)神经系统症状:突发晕厥、意识模糊

4)其他部位疼痛:牙痛、下颌痛、颈部紧缩感、左肩背疼痛

5)特别需要警惕的是,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可能出现"无痛性心梗",仅表现为虚弱、出汗或轻微不适。

心梗发作前数小时至数天,约50%患者会出现先兆症状,如不明原因的疲劳、轻微胸痛、睡眠障碍等,这是身体发出的最后警报。

2.发生心梗,自救的要点

当疑似心梗症状出现时:

1) 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平卧休息

2)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自行就医风险极高)

3)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血压不低者可每5分钟重复一次,最多3次)

4)保持冷静,等待专业救治

预防心梗:从管理危险因素开始

3.预防心梗,关键是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是心梗的三大"帮凶"。建议:

1)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老年人可适当放宽)

2)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3) 血脂管理要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危人群应控制在<2.6或1.8mmol/L

4.科学饮食

控制摄入总量,避免大鱼大肉,少碰高盐高脂高糖食物,

1) 用全谷物、杂豆替代1/3精制主食

2)每日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占一半)

3) 水果200-350g(避免果汁)

4) 每周至少2次鱼类

5) 严格限制反式脂肪酸(如植脂末、代可可脂)

5. 合理运动

推荐"3-5-7"原则:每天步行≥3000米;每周运动≥5次; 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左右;避免"周末战士"式突击运动,冬季晨练不宜过早,建议等日出后气温回升再进行户外活动。

6.避免过度劳累

保证每天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23点前入睡最佳), 午间小憩20-30分钟可降低心梗风险。同时注意调整心态,避免压力过大。

结语

游牧先生的离世,给我们敲响了预防心梗的警钟,心梗发生前会发出求救信号,及时识别这些信号,采取正确急救措施,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同时控制高危因素,改善生活方式,积极远离心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