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男生从清华研究生毕业,满怀信心出身社会。谁料,找工作却屡屡碰壁,最后,无奈的他只能去当了1名中学老师,哪知,结局令人意外。
一 天生学霸
男生名叫李永乐,1983年出生于吉林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中学物理老师, 母亲是体育老师,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从小成绩优异,特别对物理有浓厚的兴趣。
高二时,他在全国物理竞赛中拿到全省第一, 还因此获得北大的保送资格,后来又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清华的研究生,真学霸无疑。
在学校里,他还有一个“小老师” 的称号,因为他不光成绩好,还特别爱帮助同学,给他们讲题通俗易懂,大家都喜欢向他请教。
2009年,李永乐以双学士学历的优异成绩毕业。
这期间,他放弃了别人求之不来的保研资格,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放弃时,他轻描淡写地回答:“研究生考试对我而言,几乎手到擒来,没什么意思。”
按说,像他这样的高材生,找工作应该是顺风顺水。然而,事实却相反,李永乐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碰壁。
二 名校毕业,却找不到工作
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说话太直。
他信心满满的拿着简历,前往索尼公司面试,前面都很好,可等到最后一轮,面试官问他:“你对这份工作有什么要求?”
李永乐耿直回道:“不加班。”
面试官当场变了脸色,自然也就没了下文。随后,李永乐又前往几家大公司应聘,但无一例外,都败在了他的耿直上。
历经这么多失败,李永乐泄气了,把自己关在家里闷闷不乐。
父亲见状,忙安慰儿子:“其实,你不一定非得去大公司啊,既然你不愿意违心去学人情世故,而你又那么喜欢物理,完全可以去做一名物理老师,在讲台上发光发热,也能达成一番成就。”
父亲的话点醒了李永乐,他带着简历,来到人大附中应聘物理老师。
当校长一页一页翻过他的简历时,表情震惊,半晌,他才摘下眼镜,看着李永乐,语气感慨:“你是个人才呀,你这么好的条件,真愿意在我们这里当老师么,我们每月工资只有4000,怕留不住你呀!”
李永乐立刻给校长保证:“校长,您放心,我既然来,就是抱着长期做下去的决心,工资不重要,够我吃喝就行。”
就这样,李永乐成了人大附中的一名中学物理老师。
三 当老师,成千万网红
为了让学生们爱上物理,他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把物理讲的生动有趣。他花大量时间备课,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生身上,经常晚上12点才休息。
在他的教导下,学生们发现物理并不枯燥,也没有那么难,他们慢慢对物理充满兴趣,每天盼着上李老师的课。
即便是再晦涩难懂的原理,李永乐也能用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讲给同学们听,被学生们称之为“打怪高手”、“差生救星”! 还有好多成绩优异的同学去参加物理竞赛。
2019年,人大附中的学生拿了20多个全国物理竞赛的北京市一等奖,其中理论第一、实验第一和总成绩第一的孩子都是李永乐的学生。
后来,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有人建议李永乐把讲课视频录下来,发到短视频平台上,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学好物理。
李永乐想了想,便录了一节名为《闰年是什么时候》的课,他用数学集合的方式计算公元1 年到10000年之间有多少个闰年,并以回归年的知识解释了闰年的设置规则。
发到网上后,他没有特别在意,毕竟,看短视频都是为了轻松玩乐,有几个人会愿意学习呢!
可没想到,这条视频竟然在短时间内爆火,不仅被央视、人 民日报、科普中国等主流媒体点赞转载,更获得网友们的高度认可,很多家长反应,孩子对视频里讲的东西十分痴迷,要反复看好几遍。
李永乐惊喜之余,也很感慨,没想到,还能以这样的方式教学,既然孩子们喜欢,那他就多录一些,不光为教室里的孩子上课,也为全国的孩子们讲课。
如今,李永乐的账号已经有了百万粉丝,他仍然坚持初心,给孩子们输出科普教学视频,一个三角架、一个黑板、一根粉笔,他将繁琐的物理知识,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传授给每一个渴望学习的孩子。
也许,这就是学习和教育的意义吧!顶级人才不一定非要去赚钱多厉害的地方,做一名老师,育一方人才,这是赚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成就感!
祝李老师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從狀元到廢物。害人不淺。
[赞][赞][赞]
这就是用狗眼低头来看人的品性结果,!!!
清華大學什麼高校,你的水平只能做教師。